高拱向左,張居正向右:曾經志同道合、患難與共,卻為何反目成仇

高拱向左,張居正向右:曾經志同道合、患難與共,卻為何反目成仇


1.同舟共濟:共事翰林,協助裕王

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十三歲的張居正考中進士,位列二甲第九名,他的考官是徐階。由於年輕而又才華出眾,張居正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成為帝國的高級儲備人才。在翰林院,張居正受到翰林院學士徐階的大力提攜。

高拱比張居正年紀大,他是嘉靖二十年(1541年)的進士,比張居正早六年步入官場,高拱同樣是以庶吉士的身份步入官場。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高拱授任翰林編修。

徐階、高拱、張居正,堪稱是明朝後期的最強組合,他們的相遇與合作,除了在翰林院共事,主要還是裕王朱載垕的撮合。原來,他們先後成為裕王府的講師。

裕王朱載垕(即後來的明穆宗,隆慶皇帝)是嘉靖皇帝的第三子,非嫡非長,加之生母不受寵,所以嘉靖皇帝(明世宗)並不怎麼喜歡他,對他長期冷落。後來嘉靖的次子和長子先後夭折,按照長幼秩序本該將朱載垕冊立為太子,可嘉靖就是拖著不辦。可見朱載垕的失落和苦悶。

但朱載垕是個意志堅定的人,他外柔內剛,頗有想法,能夠堅持自己的主張。在裕王府輔臣們的幫助下,他常常在朝堂中暗暗發力,與嚴嵩等奸臣鬥智鬥勇。


高拱向左,張居正向右:曾經志同道合、患難與共,卻為何反目成仇


2. 同仇敵愾:智鬥嚴嵩,撥亂反正

在嘉靖朝廷內閣,曾進行過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一方是向來耿直高冷的內閣首輔夏言,另一方是大奸似忠的內閣次輔嚴嵩。夏言想鞏固首輔的權威,而嚴嵩想把夏言拉下馬,自己好上位。嚴嵩曲意逢迎嘉靖皇帝,投其所好,自然恩寵日盛;夏言卻老是實話實說,跟嘉靖皇帝唱反調,就越來越不受待見。嚴嵩經過精密的籌劃,羅織罪名構陷夏言,使夏言斷頭棄市。之後嚴嵩成為內閣首輔,繼續諂媚上,他的內閣首輔也越坐越穩。

徐階是在嚴嵩之後進入內閣的,深知先前的風波,也瞭解嘉靖皇帝喜怒無常的性格。他擔任內閣次輔,地位僅次於嚴嵩。這時候奸臣嚴嵩權勢滔天,他與兒子嚴世蕃欺上瞞下,黨同伐異,許多忠臣都遭到打壓,一些奸吝小人卻得到火線提拔。嚴氏父子大肆斂財,欺壓百姓,以致天怒人怨。

最初徐階自身難保,他所能做的只有明哲保身,唯唯諾諾,隱忍不發,暗中積蓄力量。他也將這些為官之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得意門生張居正,張居正心領神會,依計行事。

高拱向左,張居正向右:曾經志同道合、患難與共,卻為何反目成仇


而高拱呢,他向來大大咧咧,正氣凜然,他做事講究公道,盡心盡力,毫無破綻,嚴嵩對他毫無辦法。

通過多年的經營,有楊繼盛、海瑞等猛士勇往直前,有慘痛的血的教訓,終於等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時機成熟,御史鄒應龍奮筆疾書彈劾嚴嵩,裕王和徐階順勢而為,終將嚴嵩父子及其黨羽一網打盡,撥亂反正,革除弊政。

在這場智鬥嚴嵩的持久戰中,徐階的老成圓滑,高拱的剛正耿直,張居正的精明幹練,都得到完美的詮釋,他們齊心協力,同仇敵愾,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高拱向左,張居正向右:曾經志同道合、患難與共,卻為何反目成仇


3.同床異夢:亦師亦友的徐階

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奸臣嚴嵩倒臺,嚴世蕃被處斬,他的鷹犬爪牙相繼落網,百姓都額手相慶。另一方面,嘉靖皇帝垂垂老矣,朝廷的局勢愈加明朗,裕王繼位是遲早的事情;徐階順利取代嚴嵩成為內閣首輔,高拱和張居正都獲得重用,相繼進入內閣。

嘉靖四十五年(可參考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明世宗駕崩,裕王繼位,是為明穆宗(隆慶皇帝)。在政權交替的階段,徐高張三人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以嘉靖皇帝遺詔的名義,首先是進行自我反省的“罪己詔”,然後是給多年前“大禮議”事件中獲罪的大臣全部平反,錄用存者,撫卹亡者,又以新皇帝隆慶的名義大赦天下,時人無不稱讚。

這是三人的政治蜜月期。由於高拱與張居正年紀相近,政見有諸多共識,胸懷天下,因此他們特別親密,如兄弟知己,常常一起針砭時弊,研究對策。


高拱向左,張居正向右:曾經志同道合、患難與共,卻為何反目成仇


掌權後的徐階也有些權臣的做派,大事都由自己說了算,甚至多次與皇帝爭論,這讓高拱十分不快,大發牢騷,於是,高拱被彈劾而解甲歸田。徐階排斥高拱的做法,更引起明穆宗的不滿。

隆慶二年,徐階與明穆宗的矛盾加深,他就以自己年老為理由申請退休,明穆宗趁機批准了他的請求。此後,高拱得到重用,再次起復,升任內閣首輔。

隆慶三年以後,雖然有其他的成員進進出出,但內閣基本是高拱和張居正的“二人轉”。由於徐階和張居正的師徒關係,高拱與張居正略生嫌隙,他們雖然在大事上仍然能夠和衷共濟,可內心已經產生微妙的變化。

高拱此人同樣性格強勢,脾氣火爆,固執己見,不能容人,雖有治國才能,受皇帝器重,但是在朝廷和宮廷裡的口碑並不算太好,往往遭人嫉恨。張居正則不同,他翩翩有禮,待人和善,大受歡迎。

高拱向左,張居正向右:曾經志同道合、患難與共,卻為何反目成仇


4.同室操戈:打破平衡的太監馮保

隆慶皇帝從沒得到過父親嘉靖的愛,自始至終,他都是一個備胎,承受著高強度的心理壓力,熬死了所有的競爭者,他才以“裕王”的身份繼位。在父親猜疑不定、形勢最為惡劣的那幾年,他甚至一度想上書給老爹,乞求派自己回故鄉安陸府,給爺爺興獻帝守陵以避禍。

上位以後的隆慶皇帝,一方面充分授權,讓徐階、高拱、張居正這些大臣處理國事,撥亂反正,撫卹百姓,鞏固邊防,打通海運,恢復國力的措施頗有成效;另一方面,他開始貪圖享樂,沉迷女色,放縱自己,身體日漸憔悴。他於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因病去世。

年僅十歲的太子朱翊鈞繼位(明神宗,萬曆皇帝),高拱是排名第一的顧命大臣,又是內閣首輔,所以朝廷的事情他說一不二。

高拱向左,張居正向右:曾經志同道合、患難與共,卻為何反目成仇


小皇帝朱翊鈞和他的母親李太后對此深感不安,他們想借用宦官來制衡高拱這個權臣,就想提拔太監馮保擔任司禮監掌印(宮廷裡面的一把手,號稱“內相”)。高拱素來看不起馮保,與馮保矛盾很深,所以對皇帝的要求置之不理,司禮監掌印幾次換人,卻就是不肯用馮保,只讓他當個副手司禮監秉燭筆。高拱甚至還大放厥詞:“十歲的孩子,哪裡懂得治理國家!

高拱為自己的口不擇言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馮保此人雖是太監,但是知書達理,辦事得體,很受隆慶皇帝的喜愛,他還是朱翊鈞的大伴(相當於他的貼身僕人兼玩伴)。馮保通過自己的手腕還是當上司禮監掌印,與高拱公開決裂,勢同水火。

高拱向左,張居正向右:曾經志同道合、患難與共,卻為何反目成仇


馮保要找個強有力的幫手,他將目光投向了內閣次輔張居正。張居正此時在內閣裡的地位僅次於高拱,但由於高拱的強勢性格,他也感到憋屈,有勁無處使,這麼下去,很難實現自己的抱負。馮保與張居正一拍即合

於是,李太后(代表皇帝勢力),張居正(代表文臣勢力),馮保(代表宦官勢力),三股勢力強強聯合,整倒了首輔高拱,勒令他立即去職回鄉。

就這樣,高拱告別了政治舞臺,張居正改革(萬曆新政)的時代來臨。

高拱向左,張居正向右:曾經志同道合、患難與共,卻為何反目成仇


5.殊途同歸: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

嘉靖、隆慶兩朝,朝廷人事更迭頻繁,沒有穩定的國策,政事廢弛,國庫空虛,加上內憂外患,大明王朝的頹勢越來越明顯。

張居正的出現,極大程度地改善了這個狀況。持續十年的張居正改革,即萬曆新政,有效地緩解了社會矛盾,淘汰冗官,解決邊患,清除內亂,丈量土地,更重要的是,“一條鞭法”給中國的財政稅收制度帶來了飛躍式的進步。這些舉措,延續了大明帝國的國祚。

然而,張居正死後遭到萬曆皇帝的清算,新政廢除,朝廷惡濁的勢力死灰復燃。萬曆皇帝學著他爺爺嘉靖,與群臣搞對抗,二十幾年不上朝,徹底拖垮了大明帝國。

高拱向左,張居正向右:曾經志同道合、患難與共,卻為何反目成仇

萬曆五年,張居正歸家葬父,途徑高拱家鄉,就去拜訪高拱,亦敵亦友的兩人追憶往事,抱頭痛哭。本以為兩人的恩怨就此終結,然而,萬曆六年,高拱在老家新鄭孤獨死去,臨死之前,他仍對過往憤憤不平,揮筆寫下《病榻遺言》,詳細描述此前張居正與馮保聯合奪權的過程,將張居正刻畫成一個萬惡小人。此文後來成為萬曆皇帝清算張居正的重要依據。

終萬曆一朝,無人敢為張居正辯解。明熹宗時代,稍稍追述了一下張居正的功績,但沒有恢復他的名譽和地位。直到崇禎十三年,國家將要傾覆之際,朝廷內部還在黨爭不斷、相互攻訐,崇禎皇帝終於感念到張居正的好,決定為他平反。

《明史》:

尚書李日宣等言:“故輔居正,受遺輔政,事皇祖者十年,肩勞任怨,舉廢飭弛,弼成萬曆初年之治。其時中外乂安,海內殷阜,紀綱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論定,人益追思。”帝可其奏。


高拱向左,張居正向右:曾經志同道合、患難與共,卻為何反目成仇

徐階可以算是命最好的一個,退休後的他回到老家松江府,讓子孫們大量購置田地,成為當地富豪,為此他不惜欺壓百姓,聲名受損。徐階安享晚年,八十餘歲去世。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裡寫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徐階、高拱、張居正,他們曾經齊心協力,也曾經勢同水火,但綜合來講,他們的

出發點都是為國為民,實現自己的抱負,所以他們都配得上“能臣”這個稱謂。關於他們的故事,就以《明史》來評價吧:

《明史》:

徐階以恭勤結主知,器量深沉。雖任智數,要為不失其正。高拱才略自許,負氣凌人。及為馮保所逐,柴車即路。傾輒相尋,有自來已。張居正通識時變,勇於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謂非幹濟才。而威柄之操,幾於震主,卒致禍發身後。


高拱向左,張居正向右:曾經志同道合、患難與共,卻為何反目成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