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史上最大一次军阀混战:中原大战,张学良东北军入关是转折点

蒋介石在国民党军队占领北京之后就想模仿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和日本讨幕废藩的先例,进行裁军,目的是削弱其他军事集团的力量,加强自己的地位。1929年1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国军编遣会议。蒋介石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强调“统一”和“集中”,要求各集团军“奉还大政”,“归命中央”。这是各军事首领所不能接受的,他们都想利用这个机会多裁减别人的军队,扩大自己的地盘。

在预备会上,冯玉祥提出了一个有利于第二集团军多编的方案,蒋介石就暗示阎锡山提出另一个方案与之唱反调。正式会议上,冯玉祥的方案遭到否定,冯一怒之下就称病不再出席。结果,编遣会议不仅加剧了各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激化了蒋介石同其他各实力派之间的矛盾,最后弄得个不欢而散。

谈判不能解决问题,就诉之于战争,小战争不能解决问题,就打大战争。

民国史上最大一次军阀混战:中原大战,张学良东北军入关是转折点

蒋桂战争

1929年3月,首先爆发了蒋介石同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争夺湖南、湖北的战争。在蒋的收买下,桂军一部在前线倒戈,使桂军从武汉地区仓皇后退。随后,蒋派军队由湘、粵、滇3路进攻广西。6月下旬,受到蒋支持的粤军打败桂军,白崇禧、黄绍竑败走龙州,后与李宗仁相偕逃往香港。蒋桂战争结束。

冯玉祥第一次反蒋—韩复榘叛冯投蒋

冯玉祥预感到蒋介石打败桂系之后,必将向西北开刀,于是积极调配兵力,准备讨蒋。他密令韩复榘率本部人马进驻信阳,暗中准备10个师的兵力归韩指挥,摆出向湖北进攻的姿态。4月1日,韩复榘夺取武胜关。4月5日,蒋介石飞抵武汉,乘势邀韩到汉口会晤。蒋介石和宋美龄盛情款待韩复榘,极尽拉拢之能事。韩盘桓数日,于14日离汉。临行之际,蒋手捧一个精雕细刻的楠木盒子,上刻“总理遗教”4个字,送给韩复榘。

韩返信阳后,随手将此盒交与心腹刘某,并未在意。刘某回到内室打开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盒子内《三民主义》一书中夹着中国银行的两张存款支票,每张银洋200万元。刘慌忙将盒子封好,送还韩复榘,说:“这是蒋总司令送给主席的,主席还是自己保存吧。”就这样,在蒋的收买下,5月22日,韩复榘叛冯投蒋,使冯的讨蒋军事行动未能发动。蒋闻之大喜,对侍从亲信说:“我拿40个师不见得能打败冯玉祥,现在我的一个木盒子就胜过40个师的力量。”

民国史上最大一次军阀混战:中原大战,张学良东北军入关是转折点

冯玉祥第二次反蒋—阎锡山附蒋反冯

第一次反蒋未成,冯玉祥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并撤销职务,冯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便与阎锡山取得联系,图谋再次反蒋。10月10日,冯军将领宋哲元等27人通电反蒋,接着,兵分3路,直指河南。11日,蒋介石下令讨伐。从10月下旬到11月,蒋冯两军在洛阳东南和豫西一带展开激战。正当战事处于紧要关头,阎锡山违背诺言,附蒋反冯。在蒋军的强大攻势下,西北军孤立无援,内部又缺乏统一指挥,只得退回陕西。

就在冯举兵反蒋的同时,11月,在湖北宜昌的张发奎与广西的俞作柏、李明瑞联合,组成“护党救国军”,通电反蒋。这是第二次蒋桂战争,以桂军的再次失败而告终。12月,唐生智和石友三也举兵反蒋,不久亦被蒋打败。

民国史上最大一次军阀混战:中原大战,张学良东北军入关是转折点

中原大战

1929年的几次战争,均以蒋军的胜利告终,反蒋各派难解心头之恨,终于决定联合起来与蒋对抗此时,在历次战争中均以两面派手法保存实力的阎锡山,深知蒋介石在打败其他各派系之后,会整到他头上来,于是先发制人,作出一副反蒋姿态。随后,反蒋各派便纷纷集中到他的旗下。

1930年春,阎、冯、桂三派军阀势力与国民党改组派(汪精卫、陈公博)、西山会议派(邹鲁、谢持)两个政客集团结成反蒋同盟。3月中旬,原第三、第四集团军将领鹿钟麟、商震、黄绍竑等57人联名通电逼蒋下野,推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李宗仁、冯玉祥、张学良为副总司令。4月1日,阎锡山在太原宣誓就职,冯、李分别在陕西潼关和广西桂平就职(张学良没有就任,并向中央表示对此事毫无所知)这时,讨蒋联军已经集中了70万大军,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民国史上最大一次军阀混战:中原大战,张学良东北军入关是转折点

在讨蒋联军调兵遣将的同时,蒋介石也在作迎战的准备。4月5日,他以国民政府的名义下令免去阎锡山所有职务,并予以通缉。在军事上,蒋安排了4个集团军分守津浦路、陇海路、平汉路沿线,自己带领庞大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坐镇徐州指挥。5月11日,蒋介石下达总攻击令,蒋、冯、阎、桂各派军阀的大混战爆发。因战争主要在豫东、鲁西和皖北交界的中原地区进行,故称中原大战。

战争前期,冯、阎得胜,蒋军失利。陇海线方面,蒋军退至山东西南曹县、定陶一带;平汉线方面,进攻许昌的蒋军被冯军击退到漯河以南;津浦线方面,蒋军韩复榘部被晋军傅作义部逼退至黄河南岸军占领济南。同时,桂军北上攻占长沙等地。在战况有利的情况下,反蒋各派发动政治攻势。8月,汪精卫在北平主持召开“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决定组织政府、筹备召开国民会议、起草约法。9月9日,又在北平成立以阎锡山为主席的“国民政府”,与蒋介石的南京政府相对抗。

民国史上最大一次军阀混战:中原大战,张学良东北军入关是转折点

为了扭转被动局面,蒋介石策划了新的攻势。

首先,蒋命广东陈济棠部北上截断桂军后路,迫使桂军急速退回广西,使蒋军在平汉线上稳住了阵脚。接着,蒋又抽调主力向津浦线和胶济线增援,猛烈冲击晋军。晋军军心大乱,望风而逃,于8月中旬放弃济南。同时,冯玉祥在陇海线发动的“八月攻势”也未能奏效。济南的丢失和八月攻势的受挫,使冯、阎军由主动转为被动,蒋军则由被动转为主动。此时,一直在东北作壁上观的张学良,在蒋介石的争取下,于9月18日发表拥蒋通电,旋即派兵入关,占领天津和北平,使整个战局发生急剧变化。10月,在蒋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冯玉祥的西北军很快全线崩溃,大部分被蒋军收编,小部分被东北军收编,冯宣告下野,后隐居山西乡下。阎锡山见大势已去,命晋军退回山西,自己通电下野,由天津化装躲往大连。

民国史上最大一次军阀混战:中原大战,张学良东北军入关是转折点

中原大战是民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历时近7个月,战线绵延数千里,双方投入兵力上百万,死伤三四十万,耗资无数,给人民造成极大灾难,使国家元气大伤。

战争中,蒋介石依靠英美帝国主义和江浙财阀的支持,利用反蒋各派间的矛盾,使用金钱收买、分化瓦解等政治策略,打败了所有与之抗衡的对手,实现了暂时的、形式上的统一。此后,反蒋势力虽然存在,但失去了问鼎中原、与蒋一决雌雄的实力,使蒋介石得以集中兵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