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中說教育


早上起來的第1件事情,習慣於打開疫情地圖,看看實時更新的數據。今天早晨7:45的數據是這樣的:確診病例36,854人比昨天增加了2256人,疑似病例達到了2657例,較昨日增加了4214例,死亡達到了805例,較昨日增加了82例,治癒達到了2600例,較昨日增加了548例。疫情的發展是令人心憂的,雖然情況開始向好,但疫情的拐點還沒有真正出現,而治癒病例的增加還是讓人感到欣慰。

國家的各個部門和各級機構早己運轉起來以應對當下的疫情,全國人民團結一致,上下同心,共同抗疫,出現了久以難見的同仇敵愾的局面。在這樣的情形下,工廠不能開工,公司不能上班,學校不能開學等等,並由此帶來了社會各界人士對於當前情況的憂慮。出於應激反應,遠程辦公、網絡遊戲和在線教育等行業被激發起來。如果說疫情的發展對於經濟還有所貢獻的話,那麼就是它與網絡技術的結合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激發了遠程辦公、網絡遊戲和在線教育,它使這些行業變成值得令人期待的5G應用場景的真實展示。

在所有這些真實的應用場景中,在線教育領域顯得尤為突出。各大網絡平臺、各種在線教育機構推出了各式各樣各別各類的在線軟件,為老師與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在線互動情景,且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與速度收羅了各類使用用戶的信息以及潛在的消費群體。這是網絡的勝利,這是教育方式的革新。可以預見,網絡教育這種方式將會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與速度開花結果。

我在年前的文章中曾經提到過這個問題,彼時,疫情的發展沒有這樣出乎意料,在線教育市場的需求也沒有這樣的迫切,但隨著疫情的發展,在線教育作為5G技術的先導產業已經呼之欲出了。這將深刻地改變著教育的思想、教育的內容和教育的組織形式、管理方式,並且挑戰著現行的學校教育的既有模式。

挑戰之一就是學校管理思想的轉變。面對著新形勢新問題,就要提出新的解決辦法,這就需要新的教育管理思想。

挑戰之二就是現行學校的這種垂直的層層管理的組織形式。而網絡的扁平化、鬆散的組織形式,將是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大的課研究課題。

挑戰之三就是傳統教育理念的需要轉變。那種集中辦學訓導式的教學理念必定是會被拋棄的,代之以培養興趣的感動式的教學理念。

四是對學校這種集成式的辦學方式的挑戰,學生對於學習內容的選擇具有空前的自主性,自覺性。

五是公民教育應該成為學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並且衝擊著傳統的被某些人津津樂道的倫理觀念。在現代社會里,學生有效地參與國家和社會公共生活,對國家歷史政體結構和政治生活過程的理解等各個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目的是使學生在未來的成人生活中能夠真正行使公民的職責。

六是老師課堂教學組織學習方式的轉變。它一定會衝擊著老師的授課方式,學生的自學方式以及課後的作業佈置的方式。眼下,學生在家無法入校上學,實際上教育組織者已經產生各種憂慮了。當然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評估要有新的認識和新的辦法了。

七是與上面所有問題相關的教育的國際化的問題。如何對待其他國家,如何對待其他民族的文化,如何處理周邊的關係,應當納入我們的學校教育,而這一點恰恰是目前我們學校所嚴重缺乏的。

實際上在線教育這種教學的模式和目前的教育改革思路是一脈相承的。換句話說,網絡教育的教學模式更好地詮釋了目前教育改革的思想。而當前以學生的高考成績作為衡量辦學水平及教育質量的現象必定被徹底拋棄。

讓教育回到教育的本質,讓受教育者真正的發現自己發展自己豐富自己,才是教育的皈依與方向。

是為記!


疫情之中說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