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上根本不存在“魏碑”吗?《爨宝子碑》算什么

今天,我读到一篇文章《误读爨宝子碑》,说的是对《爨宝子碑》的认识都不对,到底不对在什么地方?感觉这篇文章太假大空了。他到底想说什么?有一句自己的论点吗?其实他真的什么正确的观点也没有!就是瞎糊弄人,明显就是一个标题党。

《爨宝子碑》是晋代书法多样性之一。因为晋代还是隶书时代,对于这个问题,中国书法史上的认识确实是有问题的。

例如,我们一般都认为晋代已经是一个楷书的时代了,这样的认识几乎已经一千多年了,直到1962年在南京出土了《郭琨墓志》和《王兴之夫妇墓志》这两个墓志以后,才发生了重大的书法讨论,这次大讨论,也叫做《兰亭论辩》。

中国书法史上根本不存在“魏碑”吗?《爨宝子碑》算什么

首先发现问题的是郭沫若,他认为王羲之时代,为什么还是隶书?然后怀疑《兰亭序》之真伪。

为什么由两个并不起眼的墓志,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怀疑晋代的书法体系呢?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中国书法史上,从来没有理论探讨过隶书演变为楷书的实际情况。因为唐代以后,我们主要承传的是王羲之的书法体系,至于不是王羲之的书法后来怎么发展的,从来没有研究。

中国书法史上根本不存在“魏碑”吗?《爨宝子碑》算什么

所以,《爨宝子碑》在清代发现以后,中国的学者大书法家阮元,亲自访问以后,对《爨宝子碑》感觉非常不可思议的,因为,它既不像一个隶书,也不像个楷书,真是有点“不伦不类”太不可思议了。这倒反而引起阮元怀疑王羲之的《兰亭序》还是不是真的。

相隔200 多年之后,郭沫若再次发起了对《兰亭序》的怀疑。

郭沫若连续十余年一直坚持自己对《兰亭序》判伪的观点,最后的一个结论是:晋代是一个隶书时代!王羲之也是写隶书的,《兰亭序》就是一个伪造的书法。不但墨迹(不含临摹因素》是假的,就是《兰亭序》的文章也是假的!

郭沫若的这个说法在中国学书历史上引起巨大的反响,也形成了对《兰亭序》看真看假的两大对立的意见。

中国书法史上根本不存在“魏碑”吗?《爨宝子碑》算什么

现在,考古发现也好,理论论证也好,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晋代确实还是一个隶书时代。也据说是,对于,绝大多数晋代读书人来说,他们当时的书法,主流是隶书。

但是,晋代像王羲之这样的书法家,在写《兰亭序》这样的书法,也可以肯定是一个事实。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李柏文书》在新疆的发现。

李柏是西晋时代的人,他的一封亲笔信被新疆的黄沙给保存下来了。他的书法就是《兰亭序》一类的书法,这就说明,《兰亭序》这种书法在王羲之时代当然是存在的。

同时,近些年在湖南长沙还发现了三国时代的木牍墨迹书法,这些书法,楷书的笔意已经明确了,这也证明了钟繇书法的流传是真实的。

中国书法史上根本不存在“魏碑”吗?《爨宝子碑》算什么

  • 湖南长沙走马楼发现的三国东吴木牍书法,楷书书法明显。

这样,我们就重新恢复了对《兰亭序》看真的肯定。

那么,为什么会有《爨宝子碑》和“魏碑”这样的书法呢?

这是因为,隶书的书法风格,是中国书法史上艺术风格最多的一种书法,不同风格之间差别也是很大的。所以晋代的书法就有多样性和多样的艺术风格。隶书在晋代虽然还是主流,但是隶书本身也在演变。这就会产生出像《兰亭序》、《爨宝子碑》、《郭琨墓志》和《王兴之夫妇墓志》这些差别很大的书法来。

中国书法史上根本不存在“魏碑”吗?《爨宝子碑》算什么

事实上,王羲之的书法,魏碑的书法基础都是隶书,都是在不同的隶书风格基础上承传而来的

隶书时代一直延续到东魏(约公元500)时代仍然占据主流地位。

东魏以后,中国书法的发展趋势是,楷书的地位上升,隶书的演变加速。

东晋到隋代是中国书法最多样性的时代,中国所有的书法字体都产生了。但是,书法也是有规律地在发展,这就是隶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楷书逐渐浮出历史水面。

中国书法史上的“魏碑”就是书法史上一个最大误读。

中国书法史上根本不存在“魏碑”吗?《爨宝子碑》算什么

  • 东魏兴和三年(540)的书法《敬使君碑》

魏碑是隶书,也是楷书。说隶书是因为还没有脱尽隶书的尾巴,说楷书是有别于标准的隶书范式了。

所以,说《爨宝子碑》是隶书是“魏碑”有什么不对呢!非得,是北朝的书法才叫“魏碑”吗?

那北朝的《郑文公碑》、《敬使君碑》、《董美人墓志》呢?

由于唐代书法的统一,所谓的“魏碑”基本上被淘汰。所谓,清代学者以为中国书法史上有一种书法叫“魏碑”,这是对中国书法发展史最大的误读,他抹杀了隶书以多样化的形式向楷书演化的正常痕迹。

中国书法史上根本不存在“魏碑”吗?《爨宝子碑》算什么

严格说,中国书法史上根本不存在“魏碑”这个书法。只因为北魏时代留下了大量的碑刻,而这种碑刻书法,还处于隶书最后的演化阶段,所以,隶书的尾巴还在,但是,已经与楷书非常接近了。

而这些没有演变过来的尾巴,在唐代就全部被唐楷的强大推进给“割”掉了,以至于唐代以后因为统一为楷书了,那些“魏碑”当然就被淘汰了。

中国书法史上根本不存在“魏碑”吗?《爨宝子碑》算什么

  • 三国时代钟繇的书法《宣示表》

如果因为“魏碑”出现在北朝,就认为是北朝的创造和特产,那才是清代学者对中国书法发展史的严重误读。

《爨宝子碑》就是在隶书仍然是主流,楷书还没有完全到来的最好见证。那些误猜什么云南文化落后,就、连隶书也模仿不像,所以写成这样的说法,那就更可笑了。明明《爨宝子碑》写得这么好,都不是一般书法家能赶上的,怎么成了模仿不像?

难道模仿《兰亭序》不像,也会写出一个旷世的书法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