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抗击疫情英雄谱十八:句向平 我先上!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

3月7日,星期六。


早上七点,48岁的朔州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长句向平疾步走向朔州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


朔州抗击疫情英雄谱十八:句向平 我先上!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


看见记者,她不好意思地说:“我们这儿也危险,电话采访就行了,您还专门跑一趟。”


从1月21号开始,句向平已经连续工作45天了。虽然朔州已经清零,但发热门诊作为第一道防线,她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记者问她还能坚持吗?


她毫不犹豫地说:“疫情警报不解除,我就不能撤下去。”


朔州抗击疫情英雄谱十八:句向平 我先上!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


“我先上 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


新冠肺炎来势汹汹,是一场急战,也是一场硬战。


抗击新冠肺炎的警报一拉响,句向平就找到朔州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李玉兰说:“我先上,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比娃娃们占优势。”李玉兰考虑到她年龄大,怕顶不住:“看这架势,一时半会儿了结不了,要不你缓缓?”句向平脖子一梗说:“好钢用在刀刃上,除非你觉得我不能胜任!”


李玉兰见她求战心切,只好依了她。


说起抗击非典,句向平轻描淡写地说:“那时候虽然才31岁,但是已经工作10年了。我当时也是第一个报的名。老公和公公婆婆都特别支持我,他们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让我放心工作。现在孩子们大了,我更是轻松上阵。”


因为发热门诊的特殊性,采访只能是见缝插针。

护士张淑桃说,句向平护士长就是个“大总管”。发热门诊启动后,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她每天忙里忙外,在发热门诊来回穿梭。“为了能让值班人员脱下防护服多休息一会儿,所有的清洁消毒工作她都大包大揽了下来。为了减少人员进入发热门诊,卫生间的卫生都是她在做,外出给隔离医学观察病人采集鼻咽拭子,脏活、累活、危险活抢着干,处处做到了身先士卒。”


采访中,句向平不时出入清洁区和隔离区,几乎是一路小跑。额头上的汗珠密密麻麻。护士赵亚琴说:“护士长太操心,只怕我们做不好。只要她能动,就不想让我们往前冲。她就像是一台永动机,永远充满活力,指导穿脱防护服、教导如何准确采集鼻咽拭子和血标本、传授学习新冠肺炎防控指南......”


她像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几乎没有完整的几分钟时间接受采访。


代表朔州市人民医院工会给她们送节日鲜花的护理部主任李玉兰说:“句向平做事情认真。她和她的姐妹们,为朔州市疾控中心提供了300多份准确的标本,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无一差错。”


朔州抗击疫情英雄谱十八:句向平 我先上!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


“爸爸,我对不起您,您一路走好!”


作为朔州市人民医院护士们的“头儿”,李玉兰对她们特别了解。她说,句向平从医28年,越是遇到特殊的战斗,就越觉得对不住家人,但是她总是以大局为重,以责任为先。


原来,这次报名请战,句向平是可以选择不往前冲的。公公在去年检查出脑恶性胶质瘤,在北京检查完住进市人民医院。如果她上了一线,就要隔离,绝对没有时间再陪护老人。但是,她的丈夫说:“你上吧,我照顾!”


公公的病房和发热门诊距离仅仅几十米远,但她却不能靠近一步。“别说床前尽孝,就是看一眼也不能啊。”说起这件事,句向平的眼睛湿润了,“我每天只能抽空在电话里问问病情。2月14日晚上9点多了,我还通过视频教丈夫给公公吸痰,好减轻老爷子的痛苦。可是没想到,尽管使出浑身解数,老爷子还是在2月15日凌晨一点三十分走了......”句向平泪如雨下,遗憾不能去送老爷子最后一程。


护士王丽说:“我好几回看见护士长一个人看着手机里的聊天记录发呆,暗地里抹眼泪。可是,一有任务,她又立马往前冲。”


句向平的父母都在农村。听说她在危险的发热门诊,三天两头给她打电话,叮嘱她:“小心些哇,把人家娃娃们(指护士)照顾好,可不敢惹上那病啊。”每次接电话,句向平不管多累多苦,她都要装出一副轻松自在的样子,用欢快的声音安慰父母:“这两天可清闲呢,人们都在家过年,不来医院,我们都睡大觉呢。”


记者问句向平,你亏欠家人这么多,你后悔不?


她毫不犹豫地说:“我确实愧对我的家人,但在汹涌的疫情前面责无旁贷,不能有半点退缩,对家人的愧疚可以弥补,疫情防控工作没有彩排。”


2月27日,句向平获得朔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面对这份荣誉,句向平的话很实在:“在这个岗位上,特别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做到知责、担责、尽责,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这份工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朔州抗击疫情英雄谱十八:句向平 我先上!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