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謹防有些職場心機人士的“假忠誠”


老闆謹防有些職場心機人士的“假忠誠”


人生在世,全靠演技。

此話雖略有一絲戲謔的味道,但細細想來,也不全無道理。

在職場中,關於能力 OR 忠誠,一直熱議不斷,有的老闆覺得忠誠大於能力,沒有忠誠,能力再強也無濟於事,而有些老闆則認為,能力更重要,畢竟企業是要做事的,只有一腔忠誠,企業發展無從談起。

我們這裡暫不去討論忠誠和能力哪個更為重要,因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或許這本身就不是一件非此即彼的事情,不同時間段、不同老闆的認知相去甚遠,無孰對孰錯之分。

作為老闆,由於特定的身份所致,其經常看到的信息,有很多是霧裡看花,真假難辨,而一線員工感受到的往往是真實的信息,這種信息不對稱,是一種客觀存在。

比如有些人在老闆跟前是一個樣子,私底下又是另外一副面孔,在老闆跟前,愛崗敬業,認真負責,肝腦塗地,但轉過身,在實際工作崗位上,推諉扯皮,圓滑狡詐,典型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因此老闆眼裡的忠誠,往往是注了很大的水分的,甚至是虛假的,而相反,老闆眼裡的有些抱怨鬼、愣頭青、死腦筋,卻才是真正的忠誠員工。

老闆謹防有些職場心機人士的“假忠誠”


那麼到底什麼是真的忠誠,假的忠誠,標準又是什麼?

1. 真的忠誠:必定是對事不對人,面對大是大非,選擇“正直”,而非“利己”。

小胡是一家公司採購部主管,脾氣耿直,即使面對老闆的親侄子,也絲毫不會手軟。

有一次,小胡發現老闆的侄子做錯了一件事情,當其他人都默契地“裝聾作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有小胡不依不饒,沒完沒了地找老闆侄子的麻煩,還跟其他人總是提起這件事,唯恐別人不知道。

這件事情,估計大多數人都覺得小胡是個死腦筋,不看僧面看佛面,即使老闆的侄子有天大的錯誤,也不適合到處宣揚,更不適合多管閒事,畢竟,即使老闆知道此事,對其侄子頂多也就是訓誡一番,侄子也並沒有什麼損失。

而接下來,反倒是小胡會不痛快了,不僅老闆侄子會找機會報復,別人也會覺得小胡有些尖酸刻薄,不近人情,小胡的人際關係可想而知。

這便是大部分人遇到此事的反應,先會考慮此事跟自己的關係,利弊權衡,選擇最佳利己策略,而不是就此事,我們應該秉持什麼樣的正確態度,全然不顧他人的感受。古代的“諍士”大抵就是如此,為了追求真理,寧可拋棄所有。

那麼作為老闆來說,是喜歡那種“正直”之人,還是“圓融”之人?

2. 假的忠誠:奉行“老闆開心就好”,信奉“弱點營銷”

清朝乾隆年間,和坤可謂是“忠誠”至極,乾隆爺喜歡的,就是和坤重點研究的對象,這就包括像乾隆喜歡詩文,和坤就去認真琢磨細品,怪不得有人說,和坤就是乾隆肚子裡的“蛔蟲”。

乾隆喜歡奢華鋪張,大搞排場,比如乾隆幾次南巡,大辦千叟宴,和坤為了不從國庫支出,令乾隆開心,就讓各地方想辦法進獻資金,當然後面各地官員的貪汙腐敗就是自然的了。

老闆謹防有些職場心機人士的“假忠誠”


這便是和坤的官場哲學,老闆開心就好。其實放在當下職場,道理亦然。

有些老闆具有很強的控制慾,也不喜歡別人忤逆,挑戰其權威,因此很多主管便事事都要請示老闆,老闆說一不二,即使老闆做出了很可笑的決策,主管也裝作一臉崇拜和天真。

因為,即使最終結果出來了,證明老闆決策有誤,老闆也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

從營銷角度看,這是在對老闆實施“弱點營銷”,老闆也是人,自然有缺點,比如有些好面子,有些太主動細節,有些太節儉等,凡此種種,皆可以被用來做弱點營銷。

如果從忠誠角度而論,這種對老闆言聽計從,萬般討好的人,特別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的那種,可以稱作是百分百的假忠誠,而那種凡事以公司利益至上的,以事情對錯為方向的,才是真正的忠誠。

3. 作為員工來說,如何應對?(是要真忠誠,還是假忠誠)

這的確是考驗一個人的三觀的問題了,到底如何抉擇,要考慮到很多因素,比如老闆是怎樣的,職場環境如何,自己的職業規劃等。

如果老闆是開明的,正直的,同時具備很高超的洞察力與分辨力,而且此時此刻的外部環境還不是那麼的糟糕,比如周圍大部分人還都善良可信,內部明爭暗鬥還未形成氣候,自己也計劃在本單位長期幹下去,那麼此時是可以選擇真忠誠的。

反之,即使老闆人不錯,但是企業內部爾虞我詐,老闆也被矇蔽了雙眼,而自己暫時還不願意跳槽,此時如果選擇真忠誠,揭發某些事情和人,肯定對自身不利,不如先選擇假忠誠,扮演一個優秀的臥底,穩住局面是首要的。

大千世界,虛虛實實,真假難辨,唯有用心去體悟。

小職場,大社會,更多分享,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職場紅與黑(zhichanghongyuhe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