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渣效應:“贏在起跑線”是騙局?那什麼才是真正的早教?

學渣效應:“贏在起跑線”是騙局?那什麼才是真正的早教?

研究發現,在小學最初階段,接受早教的孩子,確實比沒有早教過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

但是,領跑的優勢並不能持續太長時間,甚至會出現“學得越多知道得越少”的“衰退效應”。而早教帶來的危害,更可能讓孩子容易與他人發生摩擦,犯罪,甚至更不容易結婚。這是怎麼回事?

英國的牛津大學裡,有一個石像鬼,可稱網紅界的鼻祖——它雙手抱頭,一副苦苦思索的樣子,算是石像鬼裡的“思想者”吧。

牛津大學的很多紀念品上,都有這個石像鬼的圖案,在圖案旁邊往往還寫著一段話,翻譯過來就是:

我學的越多,我知道的就越多;

我知道的越多,我忘記的就越多;

我忘記的越多,我知道的就越少……所以,為什麼要學習?

這個抱著腦袋的石像鬼,彷彿成百上千年來都在那裡苦苦思索這一句明顯是偷換了概念的詭論。

一、

我第一次在牛津見到那個石像鬼,是二十多年前,一直不理解,為什麼這句話會這麼紅。

直到一年前,我讀到了美國教育經濟學家格雷格·鄧肯領導下的一個大規模研究的成果,鄧肯稱之為“Fadeout Effect”,可以直譯為“衰退效應”,而我根據個人的解讀,更願意把它譯為“學渣效應”。

這個效應指的是:所有以考試成績為導向的、以效率為重的灌輸型教學,培養出來的學生,相對那些沒有接受過類似教育的學生來說,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成績上的提升,獲得一些領先優勢,但是,學習成績的領先優勢和知識的掌握程度都會迅速的消退——在兩三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全面衰退。

學的越多,知道的就越少!而那些後發的、沒有贏在起跑線上的學生,則會呈現一種整體性的超越趨勢。

學渣效應:“贏在起跑線”是騙局?那什麼才是真正的早教?

上世紀70年代,德國政府曾計劃在全國幼兒園內推行早教。在政策推出之前,政府先資助了一項關於早教的大型研究,希望從科學角度獲得一些對早教政策的支持。

在這項研究裡,研究人員分別選擇了50個進行早教(教識字和算術)的幼兒園,以及50個不進行早教、只帶著孩子游戲玩耍的幼兒園,對他們進行對照研究。

1992年,這項研究的帶頭人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研究結果顯示:

在小學的最初階段,接受過早教的孩子確實比沒有早教過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也更自信——畢竟很多知識孩子已經提前學習過了,自然學的更容易,心理也更有優勢。

但這個優勢,並不能保持太長時間,在四年級的時候,接受過早教的孩子的學習成績,就要“顯著低於”對照組的孩子。而且在社交和情感能力的上,接受過早教的孩子也比對照組的孩子表現差。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就接受了早教,那麼在小學初期,他的學習成績確實會比沒接受早教的孩子要好一些。

但如果他沒有花時間參加早教,而是把同樣的時間用在了遊戲玩耍上,那從長遠來看,他的成績有很大的概率會比現在更好,並且,在社交和情感表達方面,也更有優勢。

早教確實可以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但贏不了多久,這種領先優勢會在兩三年之內就被完全沖刷掉,然而早教帶來的副作用,卻很難消除。

類似的研究,在美國也做過,心理學家Rebecca Marcon在343名學生樣本中進行了有關早教的對比研究,那些經歷過早教的孩子,在剛上小學時,比沒有接受過早教的孩子更具有學業優勢,但是這個優勢只能維持三年,到四年級結束時,優勢被徹底逆轉:沒有經歷過早教的孩子,學習成績顯著高於早教組的孩子。

美國的另外一項研究則更為徹底,研究者把68個家庭的孩子隨機分配到“早教型”幼兒園和“遊戲型”幼兒園裡,然後對他們進行跟蹤研究,每兩週家訪一次,一直持續到孩子年滿23歲。

這項研究的結果,和前面介紹的兩個研究結果高度一致:早教組初期有領先優勢,但兩三年之後就被迅速反超。

可是,早教帶來的危害,卻潛伏在了方方面面:15歲時,早教組的孩子違反學校紀律的次數,是對照組孩子的兩倍。甚至到成年之後,早教組的孩子都更容易與他人發生摩擦,更容易犯罪,甚至,更不容易結婚。

總之,他們不擅長與世界相處。

這就是為什麼儘管現在發達國家的好高中、好大學比中國的高中和大學的學習強度高,但是他們的幼兒園不搞中國家長趨之若鶩的那種早教,因為對孩子有害無益。

二、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現象?

一種解釋是,在孩子身體條件還沒有發育好的情況下,強迫孩子學習超過他心智水平的知識,會增加學習的難度和痛苦程度。而這種痛苦的記憶,會帶給孩子關於學習的負面情緒,更容易讓孩子在未來的學習中產生厭學情緒。

另外,最初的學習經歷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孩子的行為基礎。那些與他人一起玩耍、一起討論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團隊合作模式以及親社會行為模式,這些模式有助於他們順利度過童年和青年。

而強調學習成績的課堂教學,可能造就了學生追求成功和搶先一步的零和博弈行為模式,這導致孩子未來更容易與他人產生摩擦。

提出了“學渣效應”的格雷格·鄧肯則認為:那些灌輸型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之所以學習成績的領先優勢和知識的掌握程度會迅速的消退,是因為凡是灌輸型的知識,就一定是“封閉”式的,這種知識包教包會,但是不能與別的知識產生連接,也不能跟學習者所處的世界發生關聯。這種知識,一脫離學習環境,就失去了意義。

進化帶給我們的生存技能之一,就是讓我們的大腦一直傾向於忘掉那些冗餘的、無意義的信息。我們需要的是“開放型”的技能,需要有意義的知識,這種知識可以產生複利效應——儘管它需要慢慢建構。

如果無法搭建出開放的學習模式,參與到有意義的教育過程裡,我們的學習生涯,就會是一個永遠與學渣效應作鬥爭的過程,而且,這種鬥爭,我們最終會輸,或早或晚。

三、

在《Range》那本書裡,舉了一個美國空軍學院的例子:

經濟學家對美國空軍學院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度研究,在空軍學院裡,學生要學習非常正規的高等數學以及科學和工程等方面的課程。所有這些課程的基礎是兩個學期的微積分,一個叫“微積分I”,一個叫“微積分II”。

空軍學院把學員隨機分成幾個班,每個班的老師不同,各有各的授課方式,但是學校考核學生的考試題目和評分標準是完全一樣的。

學渣效應:“贏在起跑線”是騙局?那什麼才是真正的早教?

學校的老師大致可以分成兩類:

第一類老師特別善於讓學生考出好成績:在課堂上把知識點講的通俗易懂,帶學生進行反覆解題練習,課後佈置針對性的習題,這些學生每一課都清楚自己學到了什麼,考試的時候也是信心滿滿,成績自然也就非常好。

第二類老師不給學生講解題套路:不帶學生做題型練習,反而經常給學生們講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東西,比如把微積分和物理學的知識聯繫起來,甚至給學生講數學和哲學的關係,講理解世界的角度。

所有這些,都不能直接用在考試上。可想而知,相比之下,這些學生的考試成績也就不怎麼好。

但是,研究者關心的不是學生們的考試成績,而是他們是不是真的掌握了微積分,比如學生在後續的微積分II、以及會用到微積分的科學和工程課程中的表現。

對比結果非常明顯,第一類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在後續課程中遭遇了不少困難,而第二類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在後續課程中則表現很好。

也就是說,第二類老師,教的是真正有價值的知識。

然而最值得反思的是,即便知道這樣的研究結果,學生依然更願意選擇那個能迅速提高考試成績的老師,他們給第二類老師的評分,也要遠遠低於第一類老師。

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都忘記了:考試,只是學習的工具,而不是學習的目的。

學渣效應:“贏在起跑線”是騙局?那什麼才是真正的早教?

四、

從各種研究數據綜合來看,如果存在一個真正有效的早教的話,那麼唯一可以成功的模式,就是引領孩子掌握開放型的知識和學習方式。而在我們目前所知的範圍內,能達到這個目地的最佳方法就是——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最好的早教,就是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

我們曾經拜訪過某知名電商的創始人,他講了自己孩子的情況——他的女兒沒有上過早教班,沒有學習過幼小銜接課程,在上小學之前,除了玩耍就是看繪本——總共閱讀了超過兩千本的繪本和童話書。

剛上小學的時候,這個孩子確實各個方面都跟不上,沒學過拼音,沒學過四則運算,學習成績全班墊底。

然後小學三年級之後,這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就始終保持著全校領先,用她爸爸的話說,這是一種學習方法和思考模式上的降維打擊。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

我們常說的“成年人的生活裡沒有“容易“二字”,其實何止是成年人,孩子的世界也並非那麼“容易”,面對這個以詭異見長的世界,那種包學包會、一問一答的知識,往往是不起作用的。

上午學到的解題套路,下午的考試就可以用上,這種事情也只會發生在學校裡,真正的生活裡,很多時候,我們連面對的問題是什麼都不知道,連有什麼選項都不清楚,我們只能不斷學習,不斷積累。

我們能夠教給孩子的,也就是以開放的學習態度面對世界,在一次次的抉擇中尋找“我是誰”。

畢竟,真實的世界,不僅沒有容易二字,也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

如果你對留學申請有疑問,歡迎聯繫海聚留學的老師哦。海聚醬,微信:hedgexch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