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早教,從家庭開始

時下,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以下簡稱“早教”),但是部分家長在孩子早期教育理念、認識、方法上存在偏差,在教育中出現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盲目從眾等問題。寶寶一出生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孩子往這個班、那個班送,生怕趕不上時代潮流、落後於同齡孩子,甚至想超越當前年齡段的發展水平。其實幼兒早期教育的主要陣地是在“家庭”而不是那些“早教班”!

早教,從家庭開始

什麼是真正的早教?

兒童早期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CE)是指從出生到8歲,根據其生長髮育規律及其神經心理發育特點,利用客觀外界環境和某些教育、訓練方法,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給予兒童某些器官(如感知覺器官、大腦等)以豐富的刺激,進行略微超前的教育和訓練,培養兒童感覺、動作、語言、認知、行為和習慣,發揮最大潛能。不難看出,遺傳、環境和教育是兒童發展的重要因素:遺傳為兒童發展提供生物前提,環境和教育起決定作用。

早教,從家庭開始

早教有那麼重要嗎?

早教,從家庭開始

提到早教,其與大腦發育的密切關係不言而喻。人類大腦發育成熟所需時間是所有器官最長的,中樞神經系統更是優先發育。遺傳提供大腦結構和功能差異的基礎,而後天環境決定大腦的實際構造和功能,嬰幼兒大腦的發育,有賴於早期給予刺激,進行“使用”,這也正是所謂的“用進廢退”原理,器官功能並非先以完善才被加以利用,相反,它們要在不斷使用中才得以正常發育並完善。

早教教些什麼?

早教,從家庭開始

v 早教應注重良好生活習慣和能力的培養。

v 運動能力的發展。

v 動手和操作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v 感知覺、動作和語言能力的發展。

v 認知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v 積極情緒、良好道德行為和人際交往能力關係的培養。

早教,從家庭開始

當然,每個(月)年齡段的培養內容和重心是不同的。如:嬰兒期以感知和動作訓練為主,及早進行語言訓練,通過生活小環節輔以認知能力和親子關係的培養;幼兒早期教育的重點應為接觸生活實際,瞭解周圍環境,發展認知事物、獨立行走和語言的主動表達;2歲以上的小兒,大腦結構基本形成,神經細胞纖維髓鞘化過程加速,此期應鼓勵小兒獨自上下樓梯、搭積木等來鍛鍊孩子協調能力,通過生活環境培養思維能力、想象創造能力、交往能力及生活能力和良好習慣等。

走出早教的六大誤區

1 禁盲目寵溺 要愛得合理

2 重成績及智力 輕情緒及行為

3 家庭氛圍不和諧 需營造良好環境

4 物質獎勵多 需精神鼓勵

5 望子成龍 過於心急

6.強硬專制 感情隔閡

早教,從家庭開始

早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早教主陣地應在“家庭”,而非“早教班”,所以家長們應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家庭教育觀,不可盲目進行“指導”,應尊重兒童自身、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以身作則,多用引導性語言,寓教於樂,及時鼓勵。畢竟早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正規”教育,它不在於知識量的累積,而是根據嬰幼兒得到生理和心理特點,讓其多接受外界刺激,挖掘潛能,智力與非智力因素並重,使身體、情感、智力和意志等獲得全面、充分的發展,儘可能更好地去適應社會,這才是早教的最終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