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中國12大名酒,但知道名稱的由來嗎?

關注:雅愉品酒一級品酒師,您身邊的酒文化傳播者!

常喝酒的酒友基本知道中國有12大名酒,不管是品酒會上定下來的,還是之前晚間檔,酒企在各大衛視投放的廣告,這12大酒名,酒友也是耳熟能詳。熟悉知道其名,但知道其中的由來嗎?雅愉品酒和酒友們一起了解。

都知道中國12大名酒,但知道名稱的由來嗎?

茅臺

茅臺早年間,赤水河東岸長滿了馬桑樹,被稱為馬桑灣,世代居住於此的居民,在河東岸砌了一口四方水井,而將此地更名為四方井。到了宋代,殘陽之下,古道之中,四方井之上茅草萋萋,後來,這裡逐漸成為當地人祭祖的聖地。於是,人們就將此地稱為茅草臺,簡稱茅臺。“茅臺”一名由此得來,並開始進入歷史文獻的明確記載。

然而,此時的茅臺還只是一個地名。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茅臺酒”。黔北一帶自古以來水質優良,氣候宜人,當地人善於釀酒,人們習慣稱之為酒鄉。而酒鄉中又以仁懷縣茅臺村釀成的酒最為甘冽,謂之“茅臺燒”或“茅臺春”。由於酒質絕佳,聞名遐邇,世人皆知茅臺村出產美酒,他處難以仿製,故只要提及酒就必說茅臺村的酒最好,久而久之,就以茅臺地名簡稱“茅臺酒”或“茅酒”,所以,我們現今喝的茅臺酒是以產地而得名的。


都知道中國12大名酒,但知道名稱的由來嗎?


五糧液

公元960年-1279年,宜賓戎州紳士姚君玉家族創制的窖酒,成為“五糧液”最早的雛形。這種利用玉米、大米、高粱、糯米、蕎子五種糧食釀造出來的白酒就是“五糧液”的前身,在當時一舉成名,成為了達官貴人與文儒雅士聚會必備的酒品。民間百姓顧名思義稱其為“雜糧酒”。但簡單、白話的“雜糧酒”實在不符合文人雅士的“口味”,於是他們給了“五糧液”另一個十分唯美的名字——“姚子雪曲”,不僅念出了色香味,還融入了聽覺享受。1909年,宜賓眾多社會名流、文人墨客匯聚一堂。席間,“雜糧酒”一開,頓時滿屋噴香,令人陶醉。席間,晚清舉人楊惠泉忽然間問道:“這酒叫什麼名字?”“俗稱雜糧酒。”鄧子均回答。“為何取此名?”楊惠泉又問。“因為它由五種糧食之精華釀造。”鄧子均說。“如此佳釀,名為雜糧酒,似嫌似俗。此酒既然集五糧之精華而成玉液,何不更名為五糧液?”楊惠泉胸有成竹地說。“好,這個名字取得好。”眾人紛紛拍案叫絕,“五糧液”就此誕生。

洋河

洋河酒的名字是根據一個美麗的傳說而來。相傳八仙中的呂洞賓,一天騎著一隻白山羊,駕著彩雲路過洋河鎮,老遠聞到了一股酒香,呂洞賓是個嗜酒如命的神仙,他降下雲頭,偷偷溜進釀酒糟房大喝起來(他使了個法術使工人呼呼大睡),臨走還灌了兩葫蘆,樂不可支,可他儘想快樂了,走時卻忘記了帶走山羊,白山羊就在洋河鎮落戶了,由於白山羊給洋河鎮帶來年年豐收的好運,人們便以洋河二字為記,白山羊為標,稱其為“洋河酒”了。

劍南春

綿竹劍南春酒,產於四川省綿竹市,因綿竹在唐代屬劍南道,故稱“劍南春”。劍南春酒的前身綿竹大麴,創始於清朝康熙年間,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綿竹大麴改為“劍南春”,這要得力於著名詩人龐石帚。20世紀50年代,龐石帚在四川大學任教。龐先生邀請幾位忘年交朋友到家裡一聚。其中有位朋友在喝綿竹大麴時建議將其改為劍南春,美酒配美名,龐先生聽後特別讚賞。三天後,龐先生將寫好的“劍南春”三個大字交給了綿竹酒廠。龐石帚說:“‘劍南’二字,點出美酒產自劍門雄關之南的綿竹,令人聯想起沃野阡陌的天府平原;一個‘春’字,乃是古為今用,蘇東坡曾經說過‘唐人酒多以春名’,此字催入領略美酒的魅力,給人以春天的啟示。”

國窖1573

1996年11月,國務院將瀘州老窖具有400年以上窖齡的釀酒窖池群明令頒佈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予以保護。該窖池群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公元1573年),是我國唯一建造最早、保存最完好、連續使用至今的釀酒窖池群,被譽為“活文物”,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具有不可估量的文物價值、社會價值和獨特的生產價值。其釀造之酒已成為中國白酒鑑賞標準級酒品,故名“國窖1573”。


都知道中國12大名酒,但知道名稱的由來嗎?


衡水老白乾

衡水有很長的釀酒歷史。相傳早在漢朝時,滏陽河兩岸就已經有不少的酒店開始自己釀酒了;到了唐代,衡水城裡的釀酒作坊更是星羅棋佈,一個挨著一個,此時的滏陽河不僅釀酒的量良多,而且開始天下著名;到了明代,衡水酒有“隔牆三家醉,開壇十里香”的美譽,也是在明代,衡水酒開始使用“衡水老白乾”的名字了。關於老白乾的來歷,有一個典故,說是明嘉靖年間建造衡水木橋時,城內有家“德源湧”的酒家,非常有名。建橋的民工放工時,都喜歡到那裡去喝上幾大碗酒。一次一個工匠飲後讚道:“真潔,好乾!”,於是後來就用“老白乾”來命名衡水產的酒了。所謂“老”是指歷史悠久,“白”指酒質清澈,“幹”是指酒度高,達到了67度。

汾酒

杏花村汾酒也稱"老白汾酒",因產于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故得名。杏花村是中國著名的酒都,位於汾陽市城北15公里的太汾公路北側,距省會太原市區90公里。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於何時,尚待進一步考證,但早在140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這個酒名。當然,1400多年前我國尚沒有蒸餾酒,史料所載的"汾清"、"幹釀"等均系黃酒類,我國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優白酒在內,都是由黃酒演變和發展起來的。明清以後,北方的白酒發展很快,逐步代替了黃酒生產,此時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餾酒,並蜚聲於世。自1916六年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一等優勝金質獎後,其聲譽更是宇內交馳,名聲大噪。

名優白酒,它們的名字或源於地名,或源原料等等,能作為名優白酒,不單單是其歷史和打的廣告,更需要立足於品質以及跟隨時代步伐的創新。好了,本期話題雅愉品酒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雅愉品酒不僅僅是酒知識的分享者,更是好酒的發現者,


都知道中國12大名酒,但知道名稱的由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