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腐敗官場中,山濤是怎樣生存的?

山濤生活的社會,是一個賄賂公行、貪汙成風的時代。不良的社會風氣是自上而下逐年形成的。此時的山濤處於官場的漩渦中間,不可能出汙泥而不染。

在腐敗官場中,山濤是怎樣生存的?

西晉建國初期山濤即被捲入一樁佔田案件,不得不由皇帝身邊的侍從官——奉車都尉改任為地方官,在仕途上受到一次沉重打擊。西晉王朝功臣集團中多數成員人格卑下、貪圖享受、生活奢侈,使得西晉王朝在開國之初就難以用嚴厲的法令來懲治貪汙腐敗和制裁、拆散朋黨。

司馬昭在鹹熙元年正月率兵西征,在誅殺了鍾會後,拜羊祜為相國從事中郎,遷中領軍,入直殿中,執兵之要,加快了建立西晉王朝的步伐。在司馬炎登基不久的泰始三年,山濤、裴秀、司馬睦、武陔、劉友、劉尚等人就因勾結地方官侵佔官田受到司隸校尉、祁侯李熹的彈劾。《晉書》記載,李熹上言:

在腐敗官場中,山濤是怎樣生存的?

故立進令劉友、前尚書山濤、中山王睦、故尚書僕射武陔各佔官三更稻田,請免濤、睦等官。陔已亡,請貶諡。《晉書》卷三十五《裴秀傳》曰:

時安遠護軍郝詡與故人書雲:"與尚書令裴秀相知,望其為益。"有司奏免秀官。司隸校尉李熹覆上言,騎都尉劉尚為尚書令裴秀佔官稻田,求禁止秀。事發之後,立進令劉友、騎都尉劉尚受到嚴懲,武陔已死不再過問,其餘諸人在武帝"有勳績於王室"的名義下被寬大處理。裴秀與山濤在佔田案中雖不併案,但無疑是有過錯的。"及羊祜執政,時人慾危裴秀,濤正色保持之。"武帝在平衡關係的同時,下詔褒獎了李熹,同時也"申敕群僚,各慎所司,寬宥之恩,不可數遇也。對山濤、裴秀等人提出了警告。

在腐敗官場中,山濤是怎樣生存的?

泰始四年,裴秀由尚書令升為品級雖高、但權利減少的司空。山濤在西晉腐敗官場中,也很難獨善其身,最終在泰始四年離開中樞任冀州刺史,泰始六年轉任北中郎將鎮鄴,泰始七年67歲時才被召回京城,入為侍中,遷尚書。山濤在汙濁的官場中,或許想獨善其身,"中立於朝",但又不敢鶴立雞群,得罪同僚。

陳郡袁毅嘗為鬲令,貪濁而賂遺公卿,以求虛譽,亦遺濤絲百斤,濤不欲異於時,受而藏於閣上。後毅事露,檻車送廷尉,凡所受賂,皆見推檢。濤乃取絲付吏,積年塵埃,印封如初。不同的是山濤把袁毅的賄賂"受而藏於閣上", 甚至在取絲付吏時,仍"積年塵埃,印封如初",可見他在朝為官時內心的糾結與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