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谋兵,谋人,谋天下

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刘基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朱元璋曾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也”。

刘伯温:谋兵,谋人,谋天下


年少好学,天资聪颖

刘基从小聪慧过人,喜爱学习,由父亲启蒙识字。他的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他为“神童”。于17岁时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

刘伯温:谋兵,谋人,谋天下


严明法纪,以民为本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刘基上奏制定了军卫法。简而言之,军卫法就类似唐代的府兵制。打仗的时候打仗,安稳时则去耕田,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仅解决了生产问题,更为边防的安全提供了巨大保障。明初确定处州税粮时,仿照宋制每亩加五合,唯独青田县除外,太祖说道“要让刘伯温家乡世代把此事传为美谈。”太祖巡幸汴梁时,刘基与左丞相李善长一起留守京城。刘基认为宋,元两朝都是因为过于宽纵而失天下,所以应该整肃纲纪,于是便下令御史检举弹劾,不要有任何顾虑,宿卫,宦官,侍从中,凡是犯有过错的,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惩治,因此人人都畏惧刘基的威严。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图私利,纵容下属而被治罪,李善长一向私宠李彬,故请求从宽发落,刘基不听,并派人骑马速报太祖,得到批准,刘基便在祈雨时将李彬斩首。同时,刘基也有深沉的爱民之心。刘基主张,“国不自富,民足而富”,“国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本。”他还主张,“生民之道,在于宽仁。”山东藤县有一位老人非常善于养蜂,他成功的秘诀在于精心管理。他每次取蜜的时候只拿走多余的蜂蜜,而不把蜂蜜全部取光。这样,原来养的蜜蜂安心定居,新来的蜜蜂也愿意在这里繁殖,家道越来越兴旺。后来,他的儿子继承家业,但对养蜂的管理却截然不同。夏天不管烈日暴晒,冬天任凭风雪覆盖,甚至蝼蛄,蚂蚁钻进蜂箱也不管,结果蜜蜂举族而去,其家道也因此败落。刘基借此感慨“为国有民者可以鉴矣。”刘基的民本思想,不仅表现在极力主张官员廉洁从政,轻徭薄赋,而且针对“厚利入私家”的现象,主张均平,“推余补不足,兹实王政始。”

刘伯温:谋兵,谋人,谋天下


不徇私情,以德服众

刘基也制定了立相的标准。即使李善长多次在皇帝面前弹劾刘基,但在立相时刘基说李善长能协调诸将,是宰相之选。太祖因事要责罚李善长,刘基劝说道:“他虽有过失,但功劳很大,威望颇高,能协调诸将。”后来,李善长辞官回居,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平时待刘基很好,可刘基却极力反对,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当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而不能掺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就不到。”太祖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他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太祖接着问胡惟庸,刘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太祖于是说道:“我的丞相,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刘基谢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因事获罪。百姓们都心知肚明,刘伯温是一位清官,廉直恤民,秉公执法,以高尚的官德和人格魅力流传后世。刘基的官德最突出的是刚正,诚信。他一生最鄙视,最痛恶的,是之中那些弄虚作假,阿谀奉承,摇尾乞怜和尸位素餐的人。刘伯温为官口碑甚好,不肯结党私营。刘伯温死后,朱元璋对他的儿子说:“刘伯温在时,满朝都是党,只有他一个不从。”明初朝廷中结党营私之风盛行,彼此明争暗斗,争夺权力,刘伯温洁身自好,不结党,不营私,这集中反映了他的人生境界和高尚品德。

刘伯温:谋兵,谋人,谋天下


助明开国,殚精竭虑

关于刘基的特点,我们称他是一个智慧的化身,聪明过人,但是因为他对于原则问题没有半点让步,他所有持政,罢官等等都和这个有关。刘基帮助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在建立之初就碰到了些困难。其中最重要的首先是定都。历史上南京做都城的王朝都很短,这是刘基的一块心病,他心里一直放不下这个顾虑,但是当时别无他法。如果另选新址,财力人力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在南京建立都城是最佳之选。但另有一个问题

,南京做都城有一种说法,叫“中山有王气。”本来的南京城是靠在江边,离中山有十几里地,刘基便叫人去卜吉,于是在中山之阳选择了都城的地址,即现在明故宫所在位置。至正二十年,刘基被朱元璋请至南京,委任他为谋臣,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助朱元璋集中兵力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基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此时,陈友谅攻陷太平,意欲东向,气势甚为嚣张。朱元璋帐下各位大将,有的劝朱元璋投降,有的认为必须必须避其锋芒,再据守南京。朱元璋意犹未决,刘基也沉默不言。朱元璋知其自有见地,遂召入内室与之决策,刘基以为凡言

刘伯温:谋兵,谋人,谋天下


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刘基认为,陈友谅骄气冲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应利用其骄傲自满,听不进不同意见的时机,诱敌入伏,一举重创之,灭其锐气。刘基说:“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正是吴国初创,百事待兴,又突临强敌,内部看法不一的危难紧急关头,刘基以寥寥数语,拨开迷雾,点破形式,议定决策,团结人心,去为完成王业而进取。至正二十七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另一方面刘基一直秉承“以道事君”的态度。刘基说:“以道事君者,忠之大也。”这里所说的道,主要是指治国理政应该遵循的理念和原则,也包括社会正常运行必须服从的真理和规律。在皇权高于一切封建统治专制下,刘基在看待君臣关系上能提出“以道事君”的理念,需要莫大的政治勇气。他是这样说的,自然,也是这样做的。在凤阳建都,平定王保保和选任宰相等重大问题上,刘基都敢于在朱元璋面前直言,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主张。明代文化制度的建立和元王朝是截然不同的。明代以后一直延续下来到清代满清入关以后,康熙皇帝至明孝陵,他在明孝陵前立了个碑,碑上写了四个字为“治隆唐宋”,这也意味着清王朝认同明王朝,即清承明治。由此可见,在明代制度的建设中,刘基起了巨大的作用。当时,明初定都何处,有争议。朱元璋有意在凤阳建中都,因为他是农民出身,此举实际上是想将首都迁到老家去,尝尝荣归故里的风光。刘基犯颜直谏说:“凤阳虽帝乡,非建度都地”。刘基之所以反对,理由有两条:一是营建中都工程十分浩大,而天下初定,百姓尚为得到休养生息。再说,金陵与临濠相距并不遥远,在临濠营造中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二是元代著名统帅王保保仍握有重兵,对新生的明政权威胁甚大,需集中精力认真对付。但是,朱元璋对刘基的正确建议置之不理,于洪武二年命令开工在临濠营建城池宫阙,前后六年,耗费极大。加上朱元璋在同王保保的战争中又吃了败仗,死伤无数。在这种形势下,洪武八年四月,刘基离世。朱元璋最终不得不亲自撰写罪己文告,到中都祭告天地,罢建中都。刘基的逆耳忠言终被验证,也彰显了这位开国功臣的高尚人格。

刘伯温:谋兵,谋人,谋天下


关于刘基对后世的影响,人们不言而喻。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