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之变的时候,明朝在皮岛的军队为什么不出兵捣虚?

一德格天1


首先,群龙无首。

皮岛总兵毛文龙在1629年三月被袁崇焕所杀,由陈继盛代管,但凝聚力远不如前,十月皇太极有恃无恐,绕道南下。

其次,皮岛兵变,战斗力下降。

毛文龙被杀后,皮岛发生三次兵变,第一次,刘兴治假借孙承宗命令,处决了袁崇焕派来的副将陈继盛。第二次,刘兴治割据皮岛,脱离大明,后兵变死于乱军之中。第三次毛文龙的岳父沈世魁赶跑了袁崇焕派来的黄龙,独掌了军权。兵变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东江缺粮,难以出兵

东江饥荒。袁崇焕于二年八月才下令登莱发粮十万以“济冬春”,结果买发迟了——只能发二三万,仅有数千到!这种情况下,东江有的岛屿在这一年(1629年)九月就开始缺粮了,只有皮岛通过与朝鲜交易,尚能支撑到来年。这些都是在崇祯三年二月时,孙承宗奏报给崇祯的内容。饭都吃不饱,何谈去打仗?

第三,信息传达慢,军队集结慢。

当皇太极大军入关逼进北京的时候,袁崇焕的关宁军才知道消息,但尚不知是不是皇太极主力出洞,所以不敢冒然进军沈阳。退一步说,就算下令皮岛军进攻,军令到达到军队集结会很长时间,而这时北京已经危险了,所以袁崇焕先以北京勤王为重。


金乌木木


导语:“边关益无人,明亡征决矣”这是《明史》对“己巳之变”的战争后果的评价。官方吐槽最为致命,关于明究竟亡在谁手,嘉靖?万历?甚至有人拉出来太祖朱元璋来背锅,但肯定绕不开崇祯,绕不开这一次的“北京保卫战”。

(己巳之变)

己巳之变始末

己巳之变又称之为后金攻明京畿之战。顾名思义,这又是大明为后人啧啧称赞的“天子守国门”的终明一朝屡见不鲜的“北京保卫战”。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至1630年正月,在明朝和后金两位都刚刚登基不久的当家人之间的战争,不过一个是战战兢兢被动防御,另一个是如狼似虎来“打家劫舍”的。

(广渠门之战)

1629年十)月,皇太极率领号称十万的虎狼之师,避开明军重兵防御的宁远、锦州(之前宁锦之战吃过亏),分兵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迂回突入关内,像“空降兵”一样“惊喜”的出现在离京师不远的遵化,直逼京师。这个大惊喜可一下变成了朝廷的大惊吓,朝廷急令各路兵马勤王驰援。而其中的积极分子督师袁崇焕也不负众望的成功阻后金于广渠、德胜门外。而当时的后金把《三国演义》看成他们的战争宝典,几乎统兵打仗的将领人人熟读,而且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在武力蛮横进攻受挫的情况下动起了脑子,用起了再简单不过的“反间计”,中伤“积极分子”袁崇焕,而从小就没有安全感的崇祯皇帝无法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最终中了敌人奸计,导致援军军心动摇,上下猜疑。总兵祖大寿(就是那个后来坟墓都被不肖子孙卖到海外的大神)愤而撂挑子,还师宁远。皇太极也趁机像后世的日本鬼子一样趁机夜袭卢沟桥,斩了明军申甫以下7000人,继而一鼓作气击败军心涣散的明援军40000于永定门外,明总兵满桂、孙祖寿战死。1630年初,皇太极乘胜东进,连克数城,分兵驻守遵化、滦州、永平、迁安,后来觉得玩够了,也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再咯着牙,就自率主力班师返回都城沈阳。

(袁崇焕)

而这次建奴的倾巢而出,客场作战势必导致大本营的空虚,作为明末遏制满清辽东战略要地的皮岛为何无所作为,后来甚至直接导致朝鲜的丙子胡乱,没有像题主疑惑的那般“围魏救赵”,出兵捣虚呢?

乱成一锅粥的皮岛,早就成了“皮蛋”

皮岛在明末的战略地位意义重大,尤其是狠人辽东原总兵毛文龙驻扎在这里后:

联络盟邦、巩固岛链封锁;吸引逃人,积极渗透,不断蚕食。不久这里就成了野心勃勃的皇太极问鼎中原的一颗钉子,是如鲠在喉。可后来毛帅由于对此地的军政一把抓,权力的“春药”让其变得居功自傲,飞扬跋扈。自然而然就引起了各方的不满和嫉妒。

(毛文龙)

后来得到崇祯重用的袁崇焕趁机提出“五年复辽”的豪言壮语,把志大才疏的崇祯忽悠的热血沸腾。而在袁崇焕认为自己宏图大业的路上必须清除在辽东一手遮天的毛文龙,这与敌人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了。在其赴任后手持尚方宝剑用计将毛文龙杀害。而这也为自己后来的凌迟处死的悲剧命运埋下了祸根。

(明末辽东形势图)

皮岛作为战略要地,毛帅在此地的意义居功至伟,而其一死,手下一批骄兵悍将,义子亲信就群龙无首,难以控制了。这和北洋时期,袁世凯一死后的情况差不多。甚至很多人对朝廷产生了二心,后朝廷的政令在此也变成了“废纸一张”。各路将领只想着保存实力,不愿成为“炮灰”。而且新任当家人袁崇焕是空降此地,踩着别人上位的,其对此地的控制力不会变成铁桶。既然在皇太极后来绕过宁远、锦州直逼京城,袁崇焕带军勤王,他们在后方也是隔岸观火。即使想到可以趁虚而入,把建奴的老家给端了,也无将领“多此一举”。更恐怖的是后来皮岛东江军发生了吴桥兵变,原毛文龙手下将领孔有德投降后金。未来的松锦决战,明将洪承畴就是败于孔有德等贰臣之手。

己巳之变虽然没有让建奴攻破北京城,却敲响了明朝的丧钟,成为了亡国序曲。整个辽东,整个明帝国由此变得更加被动,更加回天无力。就像《明史》官方吐槽的那样,边关无人,任你在中枢怎么折腾,也是纸上谈兵罢了!而皮岛的混乱不堪,群龙无首也成了建奴崛起的催化剂,同是更是大明的催命符!


好史不死


军队是一个很奇怪的组织,很容易因为个人崇拜而成为私人军队。

岳爷爷厉害吧,金人评价岳家军"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然而,岳爷爷一死,岳家军也就没了。

戚家军厉害吧,被誉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可是,戚继光一离职,戚家军也就消失了。

明朝的关宁铁骑厉害吧,是朝廷的军队吧。名将祖大寿忠心吧,在大凌河吃人肉都不降清。可是,在己巳之变时,当他见到老领导袁崇焕被崇祯下大狱后,马上带着手下关宁军跑了。崇祯哭爹喊娘都没用,还是袁崇焕亲自写信,祖大寿才哭着鼻子回来守北京。

皮岛是毛文龙亲手建立的,经营了八九年,岛上的所有人都是毛文龙的人。而且,皮岛上的兵,说是正规军,其实就是匪兵。他们不仅听明朝的话,还和满清做生意。这些士兵跟着毛文龙,就是因为能升官发财。现在好了,老领导被杀了,手下士兵也都散了。

再看袁崇焕杀毛文龙的罪名:杀难民假冒战功;开设马市,私自和外国人来往;手下冒领官职;部下效仿他强娶良家女子;盗窃人参;等等。这些罪行,下面的人也是都参与过的!虽然,现在袁崇焕为了稳住军心,只杀了毛文龙一个人。但是,谁能保证姓袁的不会秋后算账?皮岛的士兵也怕卸磨杀驴啊!

所以,皮岛士兵不帮明朝也是情理之中。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毛帅是崇祯二年3月被袁崇焕杀的,皇太极进军是在10月,隔了也就半年多,而且我始终认为袁崇焕杀毛帅他心里是明白怎么回事的,在这种情况下,半年时间不足以把皮岛掌握住,贸然让原毛帅的兵将出征,这事可不像是袁崇焕敢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