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上舊精魂》|從人物、觀念、心理淺析佛教文化的雙重豐富

“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我本以為這是一本以愛情為主旋律的書,卻不曾想,這竟是大家小書系列裡一本佛教學和歷史、文學等學科交叉結合出來的一本小學術集。

《三生石上舊精魂》|從人物、觀念、心理淺析佛教文化的雙重豐富

書名是來自於一個唐人傳奇《甘澤謠》,講的是一個僧人即將轉世,和朋友相約十二年後相見。十二年後朋友在約定的地點遇到了轉世為牧童的僧人,牧童唱了多首竹枝詞,其中一句就是“三生石上舊精魂”,意思是肉體是新的,魂還是舊的。也正好應了書中佛教含義的核心,也就是魂;變了的是根據本國國情改變的外在形象形式,也就是肉體。

作者的筆名也起的甚是有趣—白化文,意思很簡單:姓白的用化名來寫文章。看這筆名的風格也知道,他是一位十分幽默可愛的人。所以他不會繃起面孔去為讀者說教,而是用北京人特有的幽默和輕快,把他精心梳理出來的成果像侃大山一樣聊出來,有理有據卻絕不枯燥。

今天,讓我們追隨白化文從人物形象、基本觀念和文化心理三個方面淺析中國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對印度佛教進行加工和本土化的,對比來看佛教文化的雙重豐富性。

以“多聞天王”為例,從人物形象看中印佛教文化的雙重豐富

《西遊記》《封神演義》這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國歷史上也還有很多類似的神魔類的書籍,但其實這些人物的原型大多數都是從印度佛教故事中演化而來的。

一般我們去寺廟,在進門的第二個大殿兩側,打眼望去,就能看到四大天王的坐像,他們手裡分別拿著寶劍、琵琶、傘和蛇四件法器,在老百姓眼裡這叫風調雨順。

在古印度體系裡,天下被分為東西南北四部分,四大天王負責各自守護和管理一部分,四大天王也就是世界的守護神。

大約在隋唐時代,西遊記中也就是唐三藏西天取經的過程,四大天王傳入中國被烙下了在途中各個地方的印記。比如說,他們的形象在經過西域的時候就發生了變化,他們頭上戴的一種叫做鳥形冠的帽子和飄帶就是古代西域人常見的打扮,既不屬於印度,也不屬於中國;而他們身上的盔甲,則是我們國家隋唐時期常見的武將裝束。

四大天王裡,管著北方的多聞天王,就是拿傘的那尊,是四大天王中漢化最多的一個,我們就以他為例,具體看看這其中的變化。

①印度佛教中的“多聞天王”—華貴

多聞天王在印度佛教中梵語名是Vais’rāmana,音譯“毗沙門”。據說,他就是古代印度教中的天神俱毗羅,別名施財天(Dhanada,意思是“財富的贈予者”),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財神爺。

《三生石上舊精魂》|從人物、觀念、心理淺析佛教文化的雙重豐富

在古代吠陀神話中,這位多聞天王本是帝釋天的部下。帝釋天音譯是因陀羅(Indra),意思是“天老爺”,是人間英雄與天上的自然威力的結合,是雷霆暴雨的人格化。帝釋天的部下大部分是武士與戰將。無奈,在神話流傳中,帝釋天的地位越來越下降。

佛教傳說中還保留帝釋天之名,然而勢力已很微弱。在印度佛教中,多聞天王的形象是:身作金色,著七寶金剛莊嚴甲冑,戴金翅鳥(或說是鳳凰)寶冠,帶長刀,左手持供釋迦牟尼佛的寶塔,右手執三叉戟(有把戟畫成“4”字形的,也有畫執寶棒或執長矟的)。腳下踏三夜叉鬼:中央名地天,亦名歡喜天,作天女形;左為尼藍婆,右為毗藍婆,作惡鬼形。天王右邊是五位太子和夜叉、羅剎等部下;左邊有五位行道天女和天王的夫人。

②中國佛教中的“多聞天王”—簡陋

到了唐代,多聞天王就有了可以用法術擊退敵人的本領,多少有點戰神的意思。又是財神,又是戰神,所以後來從盛唐到宋代,多聞天王的香火一直都比其他三位旺盛得多

隨後,中國的小說家還根據他的形象創作出了託塔李天王,把多聞天王的武器和寶塔都給了李靖。而現在所被我們熟悉的財神爺,也是從他開始不斷演化來的。

多聞天王在傳入中國後,隨著職責被不斷分走,地位也就在不斷降低,我國的寺廟在造像時就慢慢把他身後的隨從給拿掉了,所以,我們看到的多聞天王就只好自己打著被附會成了傘的幡蓋,顯得簡陋了許多。

《三生石上舊精魂》|從人物、觀念、心理淺析佛教文化的雙重豐富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是,他還曾被小說家請來駐守中國。在《封神演義》中,多聞天王也和其他三大天王成為了商朝把守邊關的四位主將,死後才被姜子牙派去西邊做四大天王,連國籍都被改掉了。

通過“多聞天王”的中印形象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印度佛教的人物來到中國後,被改造、創新。通過改變他們的服飾造型,令他們的形象更容易被大眾接受;也結合老百姓的需求改變了他們的法力和技能,讓他們的香火得以最大限度地維持;同時糅合多個印度佛教的概念構建出一些新的人物,為我們的神怪小說提供素材。

在整個過程當中,印度佛教很完善的人物形象在漢化佛教中又重新獨自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

以“因果輪迴”為例,從基本觀念看中印佛教文化的雙重豐富

因果輪迴的觀念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雖然到現在,我們都認為這是迷信了,但在日常老百姓中,我們依舊會聽到有關下輩子這類的說法。

①印度佛教中的“因果輪迴”簡單直接

佛家講究六世輪迴,其實,這種輪迴的概念最初是始於印度教的種姓制度。印度教把人分為四大種姓和賤民,一共五等。

《三生石上舊精魂》|從人物、觀念、心理淺析佛教文化的雙重豐富

按照最早期的教義來講,前三等人是可以轉世的,下輩子還會轉生為本種姓的人,而後兩等人則不能轉世。

慢慢的佛教興起以後,發現這個思想體系在邏輯上把每個階層的上升通道都堵死了,很不利於統治,於是提出了眾生平等的新主張:下等種姓積德行善,來生可以轉世為上等種姓;上等種姓作奸犯科,來生也可能變成下等種姓。

直到後來,為了更強地約束人們行善去惡,佛教還設計出了地獄作為審判和接受報應的地點。漸漸地,這種因果報應的說法逐步完善,就形成了輪迴。

②中國佛教中的“因果輪迴”更為複雜豐富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特別是東漢以前,中國人是沒有死後世界這個概念的。只有一個最簡單的意識,就是人死以後集體會被送去泰山。

東漢有記載稱,泰山上有一個金盒子,裡面有一塊玉牌,記錄著每個人的壽命長短,這就是生死簿的雛形。泰山規定了人什麼時候壽終正寢來到泰山,卻沒規定人過來以後怎麼辦、怎麼管理,這些問題都是佛教傳入後逐步完善的。

因果輪迴被本土化後,發展得更加生動,逐步固定為六道輪迴,這其中不止限定在人的種姓之間,還涉及惡鬼、畜生和天神等幾個不同的維度。

《三生石上舊精魂》|從人物、觀念、心理淺析佛教文化的雙重豐富

比如:《西遊記》的豬八戒,天蓬元帥貶下界,託生誤入畜生道。如果沒有輪迴體系,這種跨越三種形象的想象是很難實現的。

像地獄,我們也演化出十殿閻王,規定閻王也要通過輪迴,像官僚一樣可以換人換屆。甚至還周到地考慮到了輪迴的漏洞:如果有輪迴,那麼為什麼人不記得自己的前世呢?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設計出了一個很浪漫的設定,那就是孟婆的黃湯——之所以是黃湯,那也是因為中國人最早會釀的就是黃酒,而不是宋元以後才漸漸盛行的白酒。

中國對佛教的本土化,不僅僅是改變了人物的形象,也不僅僅是隻改變了因果輪迴這一個觀念,比如修煉、因緣、輪迴等等佛教的運轉機制,都在逐步的有很大的變化,現在這些觀念都深入民間,成了我們獨具特色的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以“禁慾修煉”為例,從文化心理看中印佛教文化的雙重豐富

提到佛家修煉這一事,大家都會覺得禁慾是修煉的前提,但其實這種心理其實不是我們的文化傳統,而是佛教傳入後,兩種文化不斷交融後形成的。

①印度佛教中無成本的回頭是岸

印度有一個一角道人的故事。這個故事大概是說,有一個長著鹿角的仙人在山裡修行,因為大雨上山滑倒傷了腿,便十分生氣,詛咒這個國家十二年不下雨。

可是國王很煩惱,於是張榜求賢,希望有人能有辦法讓仙人法術失靈。於是,有一個淫女就揭榜,帶著五百美女和很多被沾了春藥的果子上山尋找仙人。

通過勾引誘惑,淫女與仙人交合破了他的法術,並且以果子吃完要去取為藉口把他帶回去,向國王領了賞。

國王沒有為難仙人,把他留下當了個大臣,但仙人在王城中住了一段,很懷念林間,就被國王放還了。隨後在山中修煉了一陣子,法術就又回來了。

這個故事其實比較無趣,而且仙人的回頭是岸幾乎沒有任何成本。有專門的研究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釋迦牟尼出家前也曾經娶妻生子,如果這種不可挽回,就會令原始佛教很難自圓其說。

《三生石上舊精魂》|從人物、觀念、心理淺析佛教文化的雙重豐富

②中國佛教中更具人性的禁慾修煉

中國關於交合敗道的故事中,最有名的是月明和尚的故事。和印度的原版故事不一樣的是月明和尚本身沒有作惡,僅僅是因為沒有參拜當權者,得罪了他們。被派去引誘和尚的是一名在當權者逼迫下不得不去做的妓女。

故事的結局是和尚圓寂了,轉世成了一名妓女,算是受罰。與一角道人的故事對比來看,月明和尚很無辜,但受到的懲罰卻更為嚴重。

這個故事的結局是非常中國式的,犯了錯誤就要承擔,破戒的代價是付出生命,轉世也帶著恥辱的烙印,同時,對於引誘方式的處理上更委婉,也更符合中國人的審美。

並且對於引誘的設計是讓妓女用寡婦的身份加上裝病來引發和尚的憐憫之心,再用強權霸凌給予這個妓女被逼不得以去引誘和尚的理由,這種設定比一角道人裡那個為了賞賜而純以色誘的淫女要更能體現人性。

結語

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看到四大天王的演化,輪迴和因果的觀念,禁慾修煉中的人性……這種相互對應是對中國和印度宗教文化的雙重豐富,也為我們看歷史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佛教進入我國的時間已經非常久了,在將近兩千年的本土化過程中,它流傳下來的各種觀念都已經進入了我們的血液,成為了我們自身文化的一部分。這本書為我們抽絲剝繭的還原出了這個過程。對這個過程的回味,有助於我們看清我們民族的喜好、慾望和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