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在小朋友“炒鸡蛋”的欢乐故事里。

鸡蛋是餐桌上的寻常之物。

它营养丰富、口味多样、做法简便。能提供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食材。

童年,在小朋友“炒鸡蛋”的欢乐故事里。

说起鸡蛋的吃法,花样很多。

1、水煮蛋

水煮蛋方便快捷,营养流失最少,无油无糖很健康,健身达人们只吃蛋白,一次吃一把。

2、煎蛋

放少许油煎一下,香气就出来了,要是配上热馍或三明治,那还有啥说的。

3、荷包蛋

中式料理的经典做法,经常与汤、面、饭相配。看似简单,卖相的美貌程度实则很考验主妇的手上功夫。

4、水蒸蛋

柔滑如豆腐脑般的水蒸蛋,深受老少喜爱。只要能掌握蛋和水的比例,就能成功一半。

5、炒鸡蛋

跟各种荤素食材配了炒,香菇、青椒、西虹市、肉片,失手的可能性极小。

西红柿炒蛋,更是一道“国民大餐”,卖相、口味一流,配面、配饭皆优秀。

6、其他

做蛋糕、面包等西点,各种中式点心、凉拌菜,必须加入鸡蛋才能成就口味和色泽。

童年,在小朋友“炒鸡蛋”的欢乐故事里。

记忆中得乡村,鸡蛋在饮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关中平原的主食以面粉为主,素食居多。优质蛋白的来源有豆类、鸡蛋、肉,水产吃得很少。

豆类主要靠吃豆腐,做菜、入汤,都少不了。

村里常有吆喝着卖豆腐的,割一块很方便。

其他的绿豆、豇豆等放入粥里同煮食用。

豆芽也算是豆制品,营养丰富。

肉的获取有点麻烦。

自家养的猪,一般用于卖钱,基本不吃。只有重大的庆祝活动,才会宰了吃。比如结婚、满月等摆酒席活动。

自家要想吃肉,得到集市上去买,割一块回来。

集市有点远,割肉并不太方便,所以吃肉在年节才会多一些。

相较而言,鸡蛋还是容易实现的。

鸡蛋的获取方式

童年,在小朋友“炒鸡蛋”的欢乐故事里。

不少人家都养个几只鸡,用于产蛋,还能补贴点家用。

乡间有种叫“升子”的量具。

按照市价,把一些麦子、玉米等粮食按升折算,换取其他物品。

用升子量些玉米,去别人家换几个鸡蛋、或者去做豆腐那家换一碗豆腐脑。

这种用“以物易物”,代替货币的朴素方法,在乡间一直盛行,不知现在是否还有?

打个蛋花下去,旗花面、懒麻什的卖相和口感立马就会“升级”。

鸡蛋的仪式感

童年,在小朋友“炒鸡蛋”的欢乐故事里。

既然鸡蛋的身份比较尊贵,自然也就不是那么的“家常”。

不是餐餐都有,加了鸡蛋的餐会有些改善生活的意思。

有个日子必吃鸡蛋——生日。

如果遇到家庭成员的生日,会特意煮个鸡蛋给寿星吃,以示优待,也有一份仪式感在里面,类似于如今的生日蛋糕。

有次,我说那天是我的生日,奶奶就立马要煮鸡蛋以示庆祝。

鸡蛋的替代品

既然比较珍贵,不易得。小孩子们就要“开动脑筋”了。

我见过有些小朋友爬树去掏鸟窝,摸出几个鸟蛋下来。

后面的故事,好像是被大人斥责,又好像是鸟蛋并不好吃,记不清楚了……

想吃的欲望

童年,在小朋友“炒鸡蛋”的欢乐故事里。

既然大人们不好好给吃,那就总得想点办法不是?

邻居家的大人去县城赶集了,一时半刻是不会回来的。

他家的儿子带了两个鸡蛋、自家的铁勺(一种长柄的微型炒锅,家家都有。)到对门家去炒鸡蛋,对门家的大人也不在,有蜂窝煤炉子。

炒鸡蛋的前奏,是把鸡蛋先嗑在碗里。

于是,淘小子开始忙活了。

嗑第一个,噗通一声嗑到了碗外,在叹息声中以失败告终;

嗑第二个,又是噗通一声嗑到了碗外,这回是彻底的失败了!

原来,平日里大人们看似轻松的嗑鸡蛋这事儿,还是个技术活儿啊!

也许是炒鸡蛋的香气诱惑太深,以致嗑鸡蛋时内心的小激动导致了手抖。

反正,好不容易到手的两个鸡蛋,就这么没了。

在我们的惊叹声中,他灰溜溜的拿着铁勺回家了。

他妈妈的鸡蛋很可能是“有数”的,说不定还有一顿“那啥”在等他!

童年,在小朋友“炒鸡蛋”的欢乐故事里。

炒鸡蛋的故事,是童年经典的欢乐故事之一。

如今,鸡蛋已是餐桌上的寻常物,有时想起那些跟鸡蛋有关的趣事,依然觉得十分可乐。

那些欢乐,是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经历的纯真无邪的友谊,有着经年的清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