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海軍兵器館


旅順海軍兵器館

當年由王心剛、王曉棠等主演的電影《海鷹》,使海軍魚雷艇部隊的英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

旅順海軍兵器館


旅順海軍兵器館


這種以魚雷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戰鬥艇,體積小,航速高,機動靈活,隱蔽性好,攻擊威力大,但適航性差,活動半徑小,自衛能力很弱。魚雷艇沒有配備雷達,需用岸上雷達尋捕目標,再以無線電呼叫指引。隨著艦載導彈的發展,魚雷艇已逐步退出戰鬥序列。

旅順海軍兵器館


旅順海軍兵器館


旅順海軍兵器館


在旅順海軍兵器館參觀時,曾滿懷崇敬地登上陳列在館外場地上的這款魚雷快艇(退役)。這個很不起眼的“小塊頭”(排水量僅20餘噸,約為遼寧艦的 1/3000 ),在我海軍艱難的初創時期,竟幾乎是每戰必用的“殺手鐧”。其主要作戰武器就是兩具450mm魚雷發射管(可攜2~4枚魚雷),它能屢建奇功,全憑我海軍將士奮不顧身,壓倒一切敵人的英勇氣慨。作戰時,魚雷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40~50節),快速穿過敵艦炮火攔截,抵近目標發起攻擊。發射魚雷後必須立刻施放煙霧,疾速撤出戰鬥,稍有遲疑就可能成了敵艦的靶子。所以,兩挺雙聯裝機槍(不是艦炮!)都是安裝在後甲板上的,專司掩護撤退。

附:50代我向蘇聯購買了36艘P-4型魚雷快艇,組成了第一批魚雷快艇部隊。這種以鋁質為艇體的快艇長19.3米,滿載排水量22.4噸,動力為兩臺柴油發動機共2400馬力,最高航速46節,最大航程700多公里,戰鬥定員10人,武器配備有450mm口徑的魚雷發射管兩具,雙聯裝14.5mm機槍兩挺。

在50~60年代,人民解放軍海軍魚雷艇部隊在海戰中,小艇打大艦,戰功赫赫,取得了擊沉國民黨海軍“太平”號護衛艦,“洞庭”號、“永昌”號炮艦,“劍門”號、“章江”號獵潛艦和多艘運輸艦的戰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