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鎖記》中曹七巧的徹底性,是小說成功之處,卻也是時代的失敗

《金鎖記》是張愛玲早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她一生創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小說講述了小商人家庭中的女兒曹七巧被哥嫂做主嫁給了出身富貴但身落殘疾的姜家二少爺,從此在無望的婚姻中開始了變態扭曲的一生。

文壇中對於《金鎖記》的評價很高,傅雷評價其為文壇最美的收穫之一,夏志清更是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金鎖記》是中國自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短篇小說。

《金鎖記》中曹七巧的徹底性,是小說成功之處,卻也是時代的失敗

張愛玲將女主人公曹七巧刻畫得非常徹底,從她原始的慾望到後來狠毒陰暗的心理與行為,都非常深入。這有別於作者其他小說中主人公的不徹底性。而也正是因為這種在人性中的徹底性,讓女主人公曹七巧可憐又可恨的悲劇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她是小說中成功的角色,卻也是時代中凝聚的失敗。

慾望的徹底性

曹七巧對於慾望,近乎瘋狂。婚後的她,面對殘疾的丈夫,她在精神上和生理上都感到了壓抑。她不甘於欲求的不滿,愛上了風流倜儻的小叔子姜季澤,並主動向他示好,勾引他。

她對姜季澤的勾引,充滿了赤裸裸的肉慾,但最後因為姜季澤“早抱定了宗旨不惹家裡人……不願冒這個險”而勾引失敗。

這和《怨女》中的女主人公柴銀娣明顯不同,雖然柴銀娣最終和小叔子發生了苟且,但是是在對方主動的前提下發生的,而且柴銀娣對於小叔子更多的是一種夢幻的愛戀。和柴銀娣事後因畏懼封建倫理道德的制裁選擇自殺相比,在當時男尊女卑的社會背景中,曹七巧要更具有叛逆性。

她完全不顧倫理道德和封建社會對女性的約束。她的情慾非常徹底,為了情慾,她什麼都不怕。

《金鎖記》中曹七巧的徹底性,是小說成功之處,卻也是時代的失敗

只是她的情慾再次被姜季澤掐斷了。在枯寂壓抑的日子裡,她得不到滿足的情慾逐漸被物慾所替代,成為了金錢的奴隸。

分家之後,小叔子姜季澤主動登門,和她調情說笑,想要哄騙她的錢。但她很快就識破了,心中最後一點幻想被徹底打破,她歇斯底里地朝姜季澤怒吼。她的這場歇斯底里,代表著她最後一絲情慾也被剝奪而去,從此她徹底轉向了金錢。

她守著家產,絕不允許其他人覬覦一絲一毫。孃家侄子來家中借住,她擔心侄子接觸女兒長安是為了圖謀她的錢,趕走了侄子。她對女兒說:

男人……碰都碰不得!誰不想你的錢?你娘這幾個錢不是容易得來的,也不是容易守得住。輪到你們手裡,我可不能眼睜睜看著你們上人的當。

而當兒子和姜季澤來往得多一些時,她又擔憂兒子被哄騙錢財,立即給他娶了親,讓他抽上了大煙,徹底拴牢了他。

不管是情慾還是物慾,曹七巧都表現出了徹底性。對於慾望的徹底性,褪去了曹七巧心中最後的良善與溫暖,讓她徹底墜落。

無情的徹底性

在生活的摧殘之下,曹七巧的眼裡只有錢,心中只剩下狠毒。

虎毒尚且不食子,但曹七巧對於兒女都再沒有一絲溫情。在她內心深處,並沒有希望兒女過得幸福的心思。

《金鎖記》中曹七巧的徹底性,是小說成功之處,卻也是時代的失敗

她匆匆忙忙給兒子長白娶親,是因為她擔心長白整日混在外面被人騙走錢財。所以,當兒子娶了新的少奶奶,她不僅沒有祝願他們和和美美,反而處處生事,挑撥小夫妻之間的關係。

最後,兒媳因為她的折磨,得了病死掉了。而被扶正的娟姑娘最後也吞了鴉片自殺了。長白不敢再娶,只不時流連妓院。

對待女兒長安也是如此。在裹腳陋習都已被其他人唾棄時,她還強迫女兒忍著劇痛裹腳。在對待女兒婚戀時,她更是如此,不停地打擊、挑刺,最終讓長安成了老姑娘。

而當長安好不容易找到意中人時,她充滿了嫉妒,對於長安臉上時時展現的幸福笑容,非常看不慣,最終親手破壞了這樁婚事。

自然的母子天性對於曹七巧來說是不存在的,這令人覺得很可怕。而正是因為連這種母性的天性都沒有了,所以她的無情被推上了頂點。更加展示了她心中無愛的徹底性。

報復的徹底性

悲劇壓抑的一生讓曹七巧充滿了瘋狂的報復,她將自己所受過的苦難加倍報復在了周圍人身上,尤其是親近之人。

1.對兒子的控制

她一生悲劇的開始在於嫁人,她沒有嫁給一個正常的男人。她的情感經歷中,只有丈夫這麼一個殘疾的男人,而且他又早早過逝了。對於男人,她有著強烈的渴望,但最終又被她壓制住了。

《金鎖記》中曹七巧的徹底性,是小說成功之處,卻也是時代的失敗

對於男人的渴望,她將其轉變成了對兒子的絕對控制。尤其在長白娶親後,這種控制達到了極點,她感覺這些年生命中唯一的一個男人也被奪走了,她很憤怒。

這些年來她的生命裡只有這一個男人,只有他,她不怕他想她的錢——橫豎錢都是他的。可是,因為他是她的兒子,他這一個人還抵不了半個……現在,就連這半個人她也保留不住——他娶了親。

為了讓這個男人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她用盡了一切手段,甚至不惜讓長白抽上大煙。她逼長白夜裡為她點菸,引誘他抽大煙,不讓他回房和妻子過夜。

對兒子的控制,從根本上而言,是她這一生對男人慾求不滿的報復。

2.對女兒的嫉妒

曹七巧作為女人,一生都沒有得到過男人給予的溫暖與幸福,反而被深深地折磨,所以她對幸福的女人有著強烈的敵視,甚至對自己的女兒。

《金鎖記》中曹七巧的徹底性,是小說成功之處,卻也是時代的失敗

長安的婚事在她的鬧騰下,一拖再拖,最終把長安拖成了老姑娘。內心深處,她不希望她出嫁,不希望她嫁給一個正常男人過順意的日子。她引誘長安也吸上了大煙,和她一樣成日裡過著混沌的日子。

當長安好不容易遇到童世舫準備結婚時,她看著她洋溢在臉上的微笑,看著她努力戒菸,覺得非常扎眼,於是開始說童世舫的壞話,處處阻撓長安的婚事,為的就是讓她放棄。

最終曹七巧將長安抽大煙的消息告訴了童世舫,這樁婚事終於泡湯。

她沒有得到過幸福,所以她報復得到幸福的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女兒。

3.對兒媳的狠毒

曹七巧對兒子和女兒毫不手軟,對兒媳婦更是如此。

在她做兒媳婦的時候,受盡了別人的嘲弄和歧視。當她成為婆婆後,將自己受過的苦難加倍報復在了兒媳身上。

她嘲笑兒媳長得醜,挑撥兒子和兒媳的是非,引誘兒子說夫妻兩之間的私密事,並大肆宣揚。逼得兒媳得了重病,她又不管不顧,並把娟姑娘給了兒子做小。

《金鎖記》中曹七巧的徹底性,是小說成功之處,卻也是時代的失敗

在兒媳死後,她讓娟姑娘被扶正,但最終又把娟姑娘也逼死了。

曹七巧的報復是如此徹底,將身邊的親近之人都拖下了深淵。

她的一生被毀了,她又毫不猶豫地毀了

別人的一生。

結論

曹七巧一生中的種種所作所為都表現出了她對慾望的徹底性,她對周圍人狠毒與報復的徹底性。甚至在故事的最後,她的自省也是徹底的,她對於自己的狠,對於別人對她的恨,對於自己一生的悲劇,她都一目瞭然。

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她知道她兒子女兒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孃家的人恨她。

《金鎖記》中曹七巧的徹底性,是小說成功之處,卻也是時代的失敗

她的這種徹底性讓她的悲劇性更加深入,她的扭曲與變態被刻畫得入木三分。這是她作為一個小說中人物被塑造的成功之處,卻也是各種悲劇因子把她鑄就而成的時代的失敗之處。

時代鑄就了她個人的悲劇。在當時的父權社會,她在婚姻中沒有自主權,她沒有權力去選擇自己的良人,只能任由哥嫂將她賣入姜家,嫁給了一個殘疾人。

而社會階級等級的嚴苛又讓嫁入高門大戶中的她處處忍耐著別人的嘲笑與歧視,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金鎖記》中曹七巧的徹底性,是小說成功之處,卻也是時代的失敗

在時代的夾縫中求生存,她無處安放自己的壓抑與不滿,只能在日積月累的苦悶生活中,將自己扭曲,把曾受過的苦難加倍發洩到別人身上,來抵抗命運的不公。

張愛玲自己也說過,曹七巧是她筆下最徹底的一個人,英雄也好瘋子也罷,她的一生可以說是“悲壯”,因為在她的一生都沒有從鎖釦中逃離出去,在她的身上肩負著各種各樣的枷鎖,以至於將她最後的一點良知也消滅殆盡,走向靈魂扭曲的不歸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