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都懂就是没法跟孩子好好说话?试试“南风效应”啊

宅家多日,跟闺蜜的云吐槽模式天天进行时。

近日,闺蜜说了一个困惑。明明想跟儿子好好说话的,明明看了那么多育儿书,学了那么多道理,可为什么事到临头,还是本能爆发把儿子痛骂一顿呢?

上次儿子不坐在桌子上吃饭,拿着碗走来走去,一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她见了立刻发飙,“叫你在桌上吃你不要,端着走来走去不像个人样,现在好了,碗碎了,看你吃什么。我不管你了。”然后甩手就坐到沙发生闷气去了。儿子则委屈得一跺脚跑到房间里趴他心爱的枕头上哭了。他一哭我就后悔了啊。

闺蜜遇到的事我也遇到过,我也是本能就开始狠狠批评我儿子了。但我发现没什么用,下次还是照犯不误。还学会了一犯错立马自己大哭起来。我一看这不行啊,爱操心的老母亲又开始急上了。

既然批评没效果,能不能换个方式好好说话来教育儿子呢?

这让我想起来管理学上的“南风效应”。

什么是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用尽全力吹出了凛冽的狂风,寒气刺骨。为了抵御寒风,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了。而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意暖人,于是解开纽扣,继而脱掉了大衣。在这场比赛中,南风获胜。

在管理学上,这种现象就叫做“南风效应”。

将这个寓言放在教育的场景中,可以这样理解:北风就好比我们虽然爱着孩子却完全不顾孩子需求,简单粗暴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把他批评一顿。但这样做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遭到孩子的强烈抵制。

南风则是爱孩子先了解孩子的想法,给予孩子想要的温暖,然后循循善诱之,让他自动自发地做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教育家陶行知的“四块糖果”是“南风效应”的经典例子。

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本班同学,当即斥责并责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无疑,陶行知要好好教育这个顽皮的学生。

放学后,陶行知见王友站在校长室准备挨训,便掏出一块糖果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

随之,陶行知又掏出第二块糖果送给他,“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应该奖给你。”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来,“给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果,可惜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

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


道理都懂就是没法跟孩子好好说话?试试“南风效应”啊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该如何应用“南风效应”和孩子好好说话,从而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呢?

重要事情说三遍:不要贴标签,不要贴标签,不要贴标签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小孩不能区分事实和笑话,他们会相信父母所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孩子不按照我们说的做,千万别气急败坏地给孩子贴标签,比如“不乖啊”、“叛逆”、“坏小孩”、“笨蛋”、“真不听话”等。

这些话只是我们逞一时嘴快而已,折射的是我们内心的隐忧。每个父母心中都住着一个理想的孩子,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预期的时候,我们极容易将我们内心的 恐惧通过蛮横的言语释放出来。

但孩子不懂区分。他只知道父母这样说自己,他还不具备知耻而后勇的条件,他只会顺着父母的话去做。然后我们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就会发生,孩子不按照我们预期的方向走啊。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别用负面标签伤了它。

这是我切身体会的一个点。

孩子不去桌子吃饭,我要是说,你怎么这么不乖,吃饭到处走不像话。

孩子就开始更起劲地拿着碗走来走去,边吃边玩。

我要是换种说法,“大家吃饭都是在桌上吃的,这样健康又卫生,还显得有礼貌。”

他想了想,最后就会乖乖地到餐桌上去吃。吃完再夸他一下,他就会更开心了,下次就更自觉一叫吃饭就去餐桌上。

道理都懂就是没法跟孩子好好说话?试试“南风效应”啊


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把话说到孩子心坎里

古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放在养孩子这事上并不一定适用。更多时候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好好揣摩所看到的,所听到的背后事实和想法。而且还要时刻警惕着对孩子们的已有印象。

也说下我家的例子。

有一次,我正在洗碗,俩孩子在看电视。突然听到小宝的哭声。出去一看,看到大宝小宝并排站在一起,大宝手里还拽着一个玩具车。我立刻断定大宝欺负小宝,随即开始批评大宝 。大宝大些,会开始会自己争辩,说是弟弟想抢我的玩具,我不给他才哭的。我没打他。

我问小宝,小宝装得可怜兮兮地回答,“哥哥不把玩具给我玩。我要玩车。”

我一听,原来自己误会大宝了。赶忙跟大宝道歉:“真对不起,大宝,妈妈误会你了。”

大宝一听,一张小脸立刻阴转晴,大声地说:“妈妈,没关系!”

小宝在一旁拉了拉我的手,“妈妈,我要玩车。”

这下不需要我说什么了,大宝立刻主动地把车子递给弟弟。还高兴地说“弟弟,给你玩一会再给我啊”。

这里说到家长跟孩子道歉的事情,很多家长很难做到。我也是挣扎了很长一段时间。当看到孩子做错事情不道歉,讲话又蛮横时,本着以身作则的想法,我试着改变。

没想到效果出奇地好。如果当时我只是蛮横批评大宝了,发现自己误会他了不道歉,而是转而要求他大的要让小的。他是哥哥就该让着弟弟。

他会怎么表现?

他会哭起来,而且越哭越凶,嘴巴还会嚷“不公平不公平,我就不。”小的也会跟着哭,看谁哭得凶。那时,该抓狂的就是我自己了。

人无完人,家长也会做错事。会误会孩子,会不小心误打到孩子什么的。做错事就该道歉,我们不能仅仅要求孩子,而自己却居高临下地不道歉。尤其当孩子开始会说出不公平的时候,家长更应该要舍得放下身段,试着也把自己当做孩子的朋友啊。

道理都懂就是没法跟孩子好好说话?试试“南风效应”啊


南风应该持续不断地吹,日久天长,效果才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

我们没法子好好说话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孩子被我们的粗暴言语打击所受到的伤害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化解。

另外,有时会好好说话,有时又粗暴蛮横,会让孩子无所适从的。孩子也会跟着你的态度时好时坏,导到时头疼的孩子作为家长的我们。

我们该怎么做呢?

四个字“一以贯之”。

我们既然下定决心要对孩子好好说话,那么请在脑海里刻下“一以贯之”四个字。不要反复无常,遇到抓狂事先深呼吸先冷静,千万别让一时嘴快误了事。就让我们用春风化雨般的耐心和温柔,温暖孩子幼小的心灵,化掉孩子内心的坚冰吧。

道理都懂就是没法跟孩子好好说话?试试“南风效应”啊

结语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时候表现出“北风式”的蛮横和专制。但孩子的表现告诉我们,这并不理想。

这时请不要着急,不要抓狂。请试试往“南风”转变吧。特别是在对孩子好好说话这事上。简单好用,只需记住“春风化雨”四个字即可“不蛮横、不武断、一以贯之”地行动起来。

记住这四个字,我们就可以判断出我们的行为到底还在不在好好说话这条线上了。

与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