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领袖喜欢尊贤的名声,提拔大批吹牛王,6个月就被剿灭

中国人都知道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故事,却有很多人不知道他们的结局。吴广被手下的将领杀死,陈胜被自己的马车夫杀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历时6个月便草草收场,令人唏嘘。

起义的失败,并非是因为不可抗的因素,当时秦朝已经彻底失去人心,灭亡是早晚的事。"猪站在风口上都能被吹起来",陈胜却没飞起来,他只是蹦跶了一下,就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还摔得粉身碎骨。一切都是因为他那幼稚的治国理论和军事战术,还有他那蠢到离谱的用人方式。

起义领袖喜欢尊贤的名声,提拔大批吹牛王,6个月就被剿灭

陈胜喜欢"尊贤爱士"的美名,战国时期的四大公子,正是因为能尊贤爱士,才收获了一大批有用的人才,然后主导天下局势,功成名就。

四公子提拔人才是看能力,陈胜提拔人才是看名气。

他攻克陈城时,手下已经有几十万人的军队了,全国的起义军都尊他为领袖。此时的陈胜真可谓是功成名就。

张耳陈余慕名前来投奔,陈胜大喜过望,这两人可都是闻名天下的人才啊,他立马赶去接见。

谁知道两人劝陈胜说:"你可千万不要自立为王啊,现在全国的起义军都尊你为领袖,你应该自称大将军,帮六国复辟(秦灭掉的六国),带着他们的军队去打秦朝。灭掉秦朝后,你相当啥就当啥。你如果自立为王,别的起义军领袖也会学你,到时候各个都是国王,谁还听你的号令?"

陈胜不听他们的建议,但别人毕竟是名士,还是给安排了官位。

起义领袖喜欢尊贤的名声,提拔大批吹牛王,6个月就被剿灭

张耳陈余

没过多久,陈胜就自立为"陈王"。他手下的武臣、周市,一个自立为赵王,一个拥护了个魏王,起义军内部开始分崩离析。

孔子的八世孙孔鲋也赶来投奔,陈胜只喜欢他的名声,却听不懂他那"之乎者也"的话,为表尊重,还是给安排了个虚职。

"周文,陈之贤人也"

周文也是个名士,与张耳、孔鲋不同的是,他特能吹,所以得到了陈胜的欣赏。

他可能是说了类似"给我兵权,我3天灭秦,7天一统天下"的话,陈胜才与他谈了几次话,在不完全不了解他的情况下,派他率大军灭秦。

起义领袖喜欢尊贤的名声,提拔大批吹牛王,6个月就被剿灭


纵观周文的进军路线,那可真是雄赳赳气昂昂,直指关中。秦二世派章邯率领骊山囚徒迎击周文,一战将其击溃,又一路追击残兵败将达3个月,周文最终自刎而死,大军也投降了。

章邯一路高歌猛进,此时吴广正不顾章邯的威胁带兵围困荥阳,他手下的将领们谋划说:"吴广不懂军事,且不听人劝,我们再继续围攻,章邯定会来攻,到时候秦军里应外合,我们腹背受敌,必定要命丧于此!"于是杀了吴广,田臧自称大将军,接管军队。

章邯又击溃田臧,围攻陈。陈胜亲自出城监战,陈军败,陈胜逃走。

腊月,陈胜被自己的马车夫杀死,他的起义正式画上句号。

起义领袖喜欢尊贤的名声,提拔大批吹牛王,6个月就被剿灭

陈胜吴广

本事,不是谁都有的。真理,不是谁都懂的。大话,却是谁都会说的。很多人听到大话就热血沸腾、跃跃欲试,然后失去理智和判断力,相信了一群只会吹牛的人,最后害了自己。

话语,真假难辨,但还是有一些判断标准的。

"用三天能见效"、"做五天能赚钱"这类追求一蹴而就的话,都是大话。

"天下之真理"、"世界上最伟大的……"贴上这类标签的,大多华而不实。

大话,总是加上令人心动的标签,让人在"遇之恨晚"的兴奋下丧失判断力,而入了圈套。一心想空手套白狼的,一心想明天就飞黄腾达的,一心想不劳而获的,往往都是大话的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