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本质就是微商?


人类的本质就是微商?


新冠肺炎肆虐期间,别管是美团、饿了么还是大众点评,平均日活都下降了4成。这还不算惨的,上市不久的房天下宣布全体员工将降薪四分之一,有的员工2月份工资只有:


48元。


这已经属于精准扶贫建卡立档的对象了。


前几天,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说,一季度中国手机出货量会下降三成。国内的分析师给出了更具象的数字,现在市场上有6000万部滞销手机。


但是有的企业就是能打这些外国机构的脸。


1月22日到2月15日疫情防控最严的时期,苏宁云店小程序用户数环比增长3倍,支付订单笔数环比增长5倍,有部分区域的增长:


20倍。


《21世纪商业评论》在分析苏宁的成功时说,这都归功于苏宁导购们在疫情期间的直播:


一次直播卖出十来台手机的情况非常常见。


后来大家在微博上看到了很多苏宁员工的哀嚎,说公司强制给员工派任务。


2月的最后几天,苏宁推出了全员拉单活动,所有非终端的管理岗位人员,都必须拉到不少于1000元的订单,否则将扣发当月的工资,算作强制参加推客培训的培训费。


推客培训其实就是教你怎么带货。


为了不参加培训,苏宁员工们想尽了办法。在朋友圈发里,他们是叔叔婶婶帮我一把的谁家那小谁,直播间里,他们是买它买它买它的苏宁李佳琦。


一些实在完不成任务的程序员和会计师们,只好自掏腰包买单。苏宁事后告诉媒体,这么做是为了更好了解用户需求优化体验。


2月27日,苏宁宣布他们的订单量:


同比翻了7倍。


苏宁总部加上各分支机构,员工总数超过10万。3天时间里,每位员工平均贡献2000元,顺利给公司创造了2亿元的GMV。


一位在苏宁线下员工告诉乃悟,自从她所在的商城去年4月被苏宁收购之后,就被苏宁要求必须每天拉单。


疫情爆发后,苏宁正式出台了奖惩措施,她所在的天津大区要求所有管理岗位的员工,必须每人每天拉单80元,不少于5单。


3月份,这一数字从80元飙升到了每天400元。


除了日常销售任务外,天津大区还出台了节点考核政策。要求大区所有在册职能管理人员,必须在13号到15号这三天时间,拉单:


2万元。


这位员工刚刚从大学毕业一年,一天400元的拉单任务已经让她抠破头皮,3天2万元的话,她已经准备放弃了:



我每个月工资到手只有3400。


乃悟特地问了一下律师朋友,他告诉乃悟,劳务合同上会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范围。对超出工作范围的工作内容进行奖惩:


涉嫌违反《劳动法》。


按照最新的业绩披露,苏宁去年全年的净利润下降了15%以上,为110亿元。然而这110亿中,包含了出让苏宁小店的36亿,苏宁金服扩股的104亿,以及卖出股票等带来的20亿。


事实上,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苏宁去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为:


-14亿。


而在线下的店铺方面,2019年前三季度,苏宁关闭店铺1231家,是新开店铺数量的两倍。


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日子不好过乃悟是理解的。这10万员工投身网红带货,按照官方说法,可以让用户们疫情期间的“机不离手”,让每天的10点、14点、22点成为朋友圈“种草”高峰期。


人类的本质就是微商?


张近东曾经说过:


员工是苏宁真正的财富。


现在,到了提现的时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