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職場人,為何總是這麼焦慮?

從你進入社會的那一刻起,職場焦慮就緊隨身後。無論是初入職場的“菜鳥”,還是謀求職場上升期的羽翼未豐者,還是正值“中年危機”的職場精英,都有著自己的焦慮。

而這些人為何總是如此焦慮呢? 以下五點可能會讓你有點思緒。

1

別人家的孩子

從孩童時期,我們的父母口中就總會出現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他品學兼優,會玩會學。

等到長大後,我們離開了父母走向社會,這個“人”卻如影隨形,緊緊跟隨著我們,他年薪百萬,他升職加薪,他創業有成......

你接觸的一切信息都在告訴著自己:再不努力就晚了,你的同齡人正在遠遠地拋棄你。

但是你該如何努力呢?他們已經拋開你很長一段路了,這種焦慮讓人日思夜寐,無法輕鬆下來。

作為職場人,為何總是這麼焦慮?

2

心急怎能吃熱豆腐

為何當今的成功學如此盛行?因為他們抓住了人們“急於求成”的心理。

可是心急無法吃到熱豆腐,人們想要得越多,給自己的壓力就越大,然後就演化成了成片的焦慮。

更糟糕的是,你報了大量的網課,買了很多的書,想要緩解這份焦慮,但同時進行多個任務,反而會讓人一事無成。

3

選擇困難症

剛剛進入職場和跳槽的時候,也是選擇最困難的時候。

人生之路如此奇妙,有時候你頃刻的決定可以改變你的一生,這叫人如何敢選?

去哪個公司,做什麼職業,和怎樣的人相處,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作為職場人,為何總是這麼焦慮?

4

沒有明確目標

當然,選擇困難起碼還有得選,最害怕的是你整個人是一片茫然,根本沒有方向。

比如說,你不知道自己是要創業還是工作,如果沒有明確方向和目標,創業或者工作對你而言只是一個詞語,沒有任何意義。

但是這些卻侵佔了你的整個空餘時光。怎麼能夠不焦慮呢?

5

年齡的恐慌感

現在的職場中, 80後帶著70後的團隊,90後CEO經營著估值千萬的公司,而套現15億也只是一個人短短几年的事情,可能再過不久00後創始人的故事即將再次上演。

年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道道坎。如果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卻發現到了那個時候卻無法達到自己既定目標之時,或者遠遠落後於同齡人之時,你怎會不焦慮?

作為職場人,為何總是這麼焦慮?

當社會飛速發展之時,人們的工作壓力,人際競爭力都很大,很多人每天都生活在高強度的壓力之下,而這些壓力錶現到每個職場人身上,就演變成了焦慮。

其實,焦慮的產生不一定是個壞事,適度的焦慮其實是身體機能在提醒著我們:你現在這樣不行,你該做出點改變了。避免了我們在安逸的生活中走向麻木。

但當大量的信息和壓力撲面而來之時,如果無法找到一個平衡點,你整個人就會陷入極度焦慮之中,然後開始了恐慌。

在這種環境之下,你的做事效率同時也會大大降低,而這一點,又會加劇你的焦慮,讓人惶惶不可終日,而萬事不成。

那麼如何緩解這份心情呢?

1、和親朋好友傾述煩惱。凡事憋在心裡,無法發洩,肯定會憋出病來,而且每個人的閱歷不一,說不定對方能給予你一個良好的建議,幫助你度過這段焦慮期。

2、調節心情,找到自己的平衡點。解決焦慮,最根本的是找到自己的平衡點,培養自己積極的處世態度,寬厚對人。當遇到問題時,可以利用遷移療法,轉移注意力到其他事情之上。

作為職場人,為何總是這麼焦慮?

3、加強身體鍛鍊。有時候,當心中鬱結難以打開之時,去外面跑幾圈不失為一個良好的解決之道,當然跳舞,瑜伽,打球這些活動也都十分減壓。再者,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必需有強健的體魄。

4、隔離不良信息。如果你每天處在“同齡人拋棄論”,”減肥失敗”、“工資落後於平均工資”等信息之時,你的心情自然不會太好,所以隔離這種“信息汙染”實在有必要。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王道。

當然,只要你身在職場自然會遇到困難,如有不適,影響到你正常工作和生活,就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