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疫情期間吃些什麼能補齊”抵抗力”?

北京協和醫院:疫情期間吃些什麼能補齊”抵抗力”?

“宅家”吃飯營養搭配有哪些講究?

除了保證營養平衡外,還要堅持鍛鍊,做到科學營養。能量要充足,谷薯類食物要保證,每天應攝入250 — 400g, 包括大米、麵粉類、雜糧如玉米、蕎麥和薯類等。

富含優質蛋白質類食物應充足,包括瘦肉類、魚、蝦、蛋等,每日保證150— 200g, 奶類(優選酸奶製品)、大豆類食物要多選,堅持每天一個雞蛋,奶及奶製品300g,這樣比平時多吃20g優質蛋白質,保證您的“抵抗力” 。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蔬菜每天不少於5種,最好500g以上。其中一半為深色蔬果類。 水果保證200 — 350g。新鮮蔬果以及堅果等植物作物中富含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等,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調節免疫作用。

油脂來源豐富, 適量增加必需脂肪酸攝入。烹調用富含n-9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和硬果類多油性食品,如花生,核桃,開心果等。總脂肪供能比達到膳食總能量25%—30%。

保證充足飲水量,每天1500—2000ml,多次少量、有效飲水;可以飲溫開水或淡茶水。飯前飯後菜湯、魚湯、雞湯等也是不錯選擇。

哪些措施幫您提高“免疫力”?

預防病毒侵襲,除了吃飽飯之外,還要注重生活細節:

避“邪”:儘可能減少損害免疫力的行為。不要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注意廚房食物處理生熟分開,動物食物要燒熟、煮透;家庭用餐實行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禁菸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優選大豆及製品、蘑菇類食物、枸杞、黃芪等含有黃酮、甜菜鹼等抗氧化物質的食物,瘦牛、羊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左旋肉鹼,都有助於增強抵抗力。

多補新鮮的蔬菜、水果,除了豐富的膳食纖維幫助腸道更健康,免疫功能更強大以外,其富含的維生素C、B族維生素也是抗氧化的源泉。

每天睡眠時間不低於7小時。保持適量運動,儘量不參加集體活動,適當增加日照時間。主動運動時間不少於30分鐘,是增加吸收代謝和體能的好辦法。

人參、鹿茸、燕窩能否補齊“抵抗力”?

很多朋友開始尋求傳統“藥食同源”來幫助,首先找到最補的,首當其衝的就是人參、鹿茸、燕窩。實際上這些食材並非人人適用,而且短期內對抵抗力”無法產生立竿見影的作用,吃的不合適還會吃出問題。

不過,對於食慾較差、原本體質虛弱的進食不足者來說,如果不能通過食物攝入足夠營養,也可通過部分強化食品、保健食品以及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補充營養的不足。這其中包含有蛋白質粉(包括乳清蛋白、乳鐵蛋白、大豆蛋白等蛋白質產品)。

其次是維生素一族,包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微量營養素都有抗氧化的能力。

第三是益生菌製劑和益生元,已經有很多臨床證據表明其在預防病毒感染中發揮有益作用。

還有就是深海魚油,每日補充富含EPA的深海魚油有助於調節免疫功能,增強抵抗力。

對於不幸罹患重症型患者常伴有食慾下降,進食不足,為此提出以下營養治療原則:

流質食物更利於吞嚥和消化。

少量多餐,每日6—7次的流質食物,以蛋、豆腐、奶製品、果汁、蔬菜汁、米粉等食材為主。每日增加至少20g蛋白質,或者補充乳清蛋白質粉。

如未能達到營養需求,可藉助腸內營養製劑(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來補充不足。

對於危重症型患者無法正常經口進食,可放置鼻胃管或鼻空腸管,應用重力滴注或腸內營養輸注泵泵入營養液。對於嚴重胃腸道功能障礙的患者,需採用腸外營養以保持基本營養需求。在早期階段推薦允許性低熱卡方案,達到營養攝入量的60%—80%,病情減輕後再逐步補充能量及營養素達到全量。

病情逐漸緩解的過程中,可攝入半流質狀態、易於咀嚼和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每日5— 6餐,補充足量優質蛋白質。隨病情好轉逐步向普通飲食過渡。

婦幼人群在特殊時期的飲食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婦幼人群是特定人群更是脆弱群體,嬰幼兒免疫系統處於相對不成熟狀態,孕、產婦由於免疫系統承受自身和外在雙重壓力而成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營養是身體免疫功能的物質基礎,良好營養能有效保障機體免疫功能發揮作用,尤其是對於生長髮育狀態的免疫系統尤為重要。

食物多樣,實現平衡:每天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週25種以上。優先新鮮綠葉蔬菜、水果,其次是新鮮魚蝦肉類、新鮮乳品。

選好食材,備好料。優先考慮冷凍的瘦豬肉、牛肉或羊肉等紅肉,以及冷凍的蝦仁、海魚等。不建議過多煙燻、臘制類魚、肉製品。少用油炸的魚、肉製品;儲存鮮蛋供兩週內使用;優先選擇耐儲存的根莖類蔬菜如洋蔥、綠色蘿蔔、胡蘿蔔、萵筍;乳類以孕產婦奶粉和嬰幼兒配方奶粉都是營養素強化食品,在營養上比鮮奶更有優勢。

確保食材品質和安全。食品安全不能放鬆。一定要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對於一些容易腐爛變質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在不能完全丟棄的情況下,要認真仔細分揀、剔除或切除。水分含量高的食材,要做好冷藏或冷凍保存。

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飲食衛生。加強食物加工烹製過程衛生意識很重要,餐具、容器、砧板、刀具、用具一定生熟用途分開,處理生熟食物之間要洗手,減少涼拌、生拌食物,餐具要徹底清洗和消毒。

營養補充劑。在條件受限不能獲得多樣化膳食達到平衡膳食狀態時,可以選擇營養補充劑加以彌補。為維持機體健康狀況和對病毒一定的抵抗能力。 可以選擇單一或複合營養素補充劑或配方奶粉給予補充。

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應該吃什麼?

疫情流行期間,老年人尤其是已經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三高人群,更應引起重視。首先強調一點,原本所有的針對慢性疾病的飲食習慣,依然要堅持,不應為道聽途說的“偏方”而擾動。比如,聽說鹽能殺毒就大口吃鹹菜,聽說酒精消毒,就頓頓喝“高度”,這些都是不可取的。更應該做到:餐餐注意,吃動平衡,按時服藥。

居家期間活動量少,能量消耗少,為預防超重肥胖,可適當減少能量攝入。每餐做到按時服藥。若有條件仍能每天堅持3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規律運動,可適當增加飲食總能量的攝入。每天監測體重作為指標,防止吃多發胖。

關注谷薯類主食的調整,做到粗細搭配,包括粳米、以及各種粗雜糧、薯類、雜豆類等。根據年齡、性別、身高、體重以及活動強度進行個體化量化選擇吃多少。全天攝入量在150—300g (生重)之間。

注重加強蛋白質營養,蛋白質的來源應包括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很多老年人難以咀嚼肉類,可以選擇更容易進食的奶類製品、雞蛋、魚蝦,以及豆製品,如豆腐、豆腐皮、豆腐絲等。成年人每日魚蝦水產類攝入量在100g,大豆25—35g、奶類300ml。

學會選擇蔬菜和水果,每日選擇攝入300—500g蔬菜, 200—350g水果。可以中餐或晚餐包括3兩綠色葉菜、2兩其他顏色其他種類的蔬菜以及1兩新鮮的或水發的菌菇類,如蘑菇、香菇、針菇、海帶、紫菜、黑木耳等,烹飪方法宜清淡,少油少鹽。

北京協和醫院:疫情期間吃些什麼能補齊”抵抗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