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刘伯温被称为活诸葛,为什么最后还是死于非命,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

一弯新月挂柳梢


世上不得不来,人是过客,到时候不得不走,规历,后浪推前浪,天有春夏秋冬。人有喜怒哀乐。


李安平木雕艺人


人世间有一种悲剧,叫作“书生从政”。

有人可能会问:自古以来,“书生从政”不都是一件非常普遍的现象吗?

其实不然。孔子说:“学而优则仕。”尽管古代许多为官者,在踏入官场前,确实都是彻头彻尾的书生。但是,当他们走进入官场以后,却能够实现从头到脚的蜕变。

而有这样一种书生,他们可能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可终究没能摆脱身上浓郁的书生气。

他们对官场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其中的黑暗与凶险,却既缺乏足够的重视,又缺少必要的防范手段。

于是,虽然他们毫无保留的献出了自己的忠诚和赤心,但却换不回来帝王们的绝对信任。

最后,在被帝王们抛弃以后,等待他们的可能就是屠刀和毒药。

放眼明朝初年的朝堂之上,谁又是“书生从政”的典型代表呢?大名鼎鼎的刘基刘伯温。

今日之刘伯温,已经是被民间神话了的人物,其许多事迹被说得神乎其神。

虽然其中许多传说并不可信,但揭开历史的面纱,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刘伯温在明朝建国的历史上,有着怎样举足轻重的地位。

比如,朱元璋曾经将刘伯温比作是他的诸葛亮和张良,而刘伯温确实也是一位杰出的谋略家。

朱元璋刚刚请刘伯温出山时,恰逢自己的事业瓶颈期。当时,他正处在张士诚与陈友谅的东西两线威胁之中,虽然手下猛将如云,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处境十分危险。

许多人建议朱元璋先攻取力量较为薄弱的张士诚,待到实力允许时,再与陈友谅争夺天下霸权。

可刘基却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见:如果先攻张士诚,那么陈友谅必然乘虚而入,使我军腹背受敌;而如果先攻陈友谅,张士诚必然不敢轻动;如果能够击败陈友谅,则张士诚可不战而下。

朱元璋深以为然,果断采纳了他的建议。而后来的事实也果真如刘伯温所料。

刘伯温的进言,堪称诸葛亮的“隆中对”,只不过这是成功了的“隆中对”。

后来的鄱阳湖大战中,朱元璋以二十万众,对抗拥兵六十万的陈友谅,战局一时陷入被动局面。关键时刻,是刘伯温站了出来,以“天象预示我军必胜”激发起了全军的斗志。朱军上下一致、勠力同心,最后反败为胜、以弱胜强,取得了争夺天下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役。

朱元璋曾经激动的夸赞刘伯温:“吾子房(张良)也!”

然而,后来的历史证明,朱元璋并没有真正把刘伯温看成他的张良。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第一次受封者总计36人,其中公爵6人,包括了李善长和徐达这两位左膀右臂,侯爵30人,包括了汤和等功勋卓著的淮西嫡系将领。

从功绩上来讲,李善长和徐达堪称是大明版的“萧何”和“韩信”,被封为公爵理所应当。然而,刘伯温这位大明版的“张良”却既不在公爵之列,也不在侯爵之列。

直到20天以后,朱元璋补封了2人,其中才有刘伯温的名字,而他爵位比侯爵低一等,是伯爵,其俸禄更是只有李善长和徐达十几分之一,也更没有“世袭”的权力和至高无上的“免死金牌”。

被朱元璋誉为“张良”的刘伯温,为何在开国之初就遇到了如此“冷遇”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看看排在刘伯温前面的人的共同点,就可以一见端倪。

像李善长、徐达、汤和、耿君用、炳文、郭兴、郭英、周德兴等人,统统都是朱元璋的老乡,他们都是安徽凤阳人。而这个淮西功臣班底,也正是朱元璋赖以夺取天下的主力阵容,是不可或缺、不可轻视的存在。

而相较于这些人,刘伯温则始终处于边缘地位。尽管朱元璋可以对他尊敬有加,虚心求教,甚至可以让他参与商议机要事宜,但他却很难进入朱元璋“自己人”、“心腹”的行列之中。

可是,因为自己刚直的性格和始终摆脱不掉的书生意气,刘伯温却始终把自己当做是朱元璋的“自己人”、“心腹”,并随时随地的表现着自己的赤胆忠心,并不惜为此得罪淮西功臣里的实权派,特别是其中的核心人物——李善长。

洪武元年,朱元璋命李善长留守南京,自己去开封巡视。期间,刘伯温发现中书都事李彬贪赃枉法,于是便要将其查办。

因为李彬一直依附于李善长,因此,李善长便出面为其求情,暂缓执行。然而刘伯温一点不给李善长面子,暗地里将有关情况报告给了朱元璋。

一天,李善长突然接到了朱元璋批复斩杀李彬的旨意,登时大怒,就此与刘基势同水火。

于是,此后在李善长的运作下,对刘伯温的投诉和毁谤也越来越多。一次天气大旱,刘伯温向朱元璋进献求雨之策,朱元璋依计而行,可依然没下雨。朱元璋对他非常恼怒,这也造成了刘伯温第一次致仕回家。

后来,朱元璋又把刘伯温召回京师,礼遇甚厚。可这一次,他又得罪了另一个淮西派的大人物——胡惟庸。

朱元璋出于对李善长的不满,想要重新物色丞相人选,于是便询问刘伯温的意见。

其间,朱元璋先后列举了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的名字,可都被刘伯温一一轻易否决。而此后的事实证明,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是朱元璋深思熟虑后敲定的人选,他们也都在后来做到了丞相一职。

洪武六年,胡惟庸为相,独掌中枢大权。刘伯温忧心忡忡,对人说:“使吾言不验,苍生之福也;使吾言验,其如苍生何!”不久,他在忧郁之中一病不起。

洪武八年,朱元璋派胡惟庸探视刘伯温病情。胡惟庸随身带的御医为刘伯温开了处方。

刘伯温服药后,觉得胸口硬如铁石,病势更加沉重。朱元璋知道刘伯温命不长久,便赐其回乡。而刘伯温在老家只活了一个月就与世长辞,终年65岁。

刘伯温究竟死于朱元璋的“常规操作”,还是胡惟庸的毒手,恐怕永远成为历史之谜。然而,解开这个谜团,恐怕也毫无意义。这是因为,他被朱元璋所抛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刘伯温曾经因痛感元朝黑暗,愤然辞官归家。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在欣欣向荣的大明朝堂上,同样充满了尔虞我诈。

而真正造成刘伯温悲剧命运的,还是他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殊不知,在朱元璋内心的天平上,淮西功臣们的地位,是刘伯温根本无法去撬动的。在被朱元璋厌弃后,他也只能成为被皇权舍弃的棋子。


深飘小曾


刘伯温固然很棒,足智多谋,而且懂得厚黑学。那时候朱元璋要发兵救红巾军领袖韩林儿,那时名义上来说朱元璋的军队也是红巾军,可刘伯温就是不同意朱元璋发兵并且还因此闹得有点不愉快。可结果呢,发兵之后朱元璋最终没有占领城池,却救出了韩林儿,这个韩林儿朱元璋还要名义的叫他为领袖,朱元璋就很憋屈,也终于明白了刘伯温的话。

从此之后,朱元璋对刘伯温更言听计从了,却因为刘伯温懂得厚黑学而内心加以防范。

朱元璋取得天下后很快,对刘伯温的防备就爆发了。写了一封绝交书给刘伯温并免官,然后罢黜刘伯温伯的称号,一定要让刘伯温名声扫地,最后刘伯温因水银中毒而死,死的莫名其妙。

而朱元璋后世皇帝对刘伯温需求就不一样了。因为要宣传明朝怎么怎么神奇强大,开创大明朝时多么厉害,所以需要把刘伯温夸大,而百姓也喜欢刘伯温,把刘伯温神话。这就有了刘伯温建北京城的系列传说,作为北京人从小就都听过。实际上北京不是刘伯温建的,是姚广孝建的,而刘伯温建北京城的传说里说姚二军师一赌气,又出家当和尚去了。其实刘伯温早年到过北京而已,可那那时间刘伯温已经去世了。

刘伯温的《烧饼歌》我也看过,太玄了,觉得后人编造的内容也比较多。

总之,刘伯温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但也就是普通人,当朝并没有善终。但因后世明朝朝廷的需要被各种神话,以至于刘伯温在人们心目中是个神仙。而历史人物并非如此。


北京人文地理


感谢提问。

刘伯温被称为活诸葛,在元末乱世之时投到朱元璋帐下,并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功勋,但是最后依然是没有善终。


在我看来,刘伯温死于话多和党争。

大明建立后的两大政治集团

明朝建立后,功勋贵族集团形成了两大政治势力,出于国家的稳定及统治的稳固,朱元璋也默认了两大政治势力的争斗。而这两大政治势力便是以丞相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和以言官之首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

两大政治集团之间互相看谁都不顺眼,经常因为各种事情而吵得不可开交。


但是刘伯温与李善长毕竟都是开国功臣,朱元璋总会对他们心存忌惮。为了自保,二人开始选择代理人,刘伯温选择了杨宪,而李善长选择了胡惟庸。

改变命运的谈话

一开始在刘伯温的指导下,浙东集团势头很猛,但是一切都在一场谈话后改变了。

朱元璋召见刘伯温,以严肃的口气问刘基,如果换掉李善长,谁可以做丞相。 刘基十分警觉,马上说道,这要陛下决定。

接下来朱元璋又问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怎么样,这注定是一个送分题。杨宪是刘伯温的同伙,而汪广洋则是疑似刘伯温同伙,胡惟庸更是对手浙东集团的人。


刘伯温很痛快的回答三人都不是做丞相的料。但是问题还没有结束。朱元璋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既然他们都不行,那就只有你能当丞相了。

最后一个陷阱,刘伯温陷进去了。“我并非不知道自己可以,但我这个人嫉恶如仇,皇上慢慢挑选吧。”,“现在的这些人,在我看来并没有合适的”

目前诸人,臣诚未见其可也

抬高自己的同时,还不忘贬低其他人,更是隐喻朝中有恶人。

从此以后,朱元璋不再信任刘伯温,并且不久之后刘伯温被朱元璋赶出了京城。


刘伯温的话多,也埋下了自己的命运。

淮西集团的胜利

失去了刘伯温的浙东集团,很快就被淮西集团打败。而淮西集团的胡惟庸也没有打算放过刘伯温,胡惟庸指使手下状告刘伯温占据了一块有王气的地,朱元璋为此也下诏处罚刘伯温。

为了自保,刘伯温回到了京城。洪武八年正月,刘基生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注意这点)探视刘基,胡惟庸随身的医生给刘基开了药方,刘基吃了药后,病情越来越重,过了不久,就死去了。

关于刘基的死因,后来的胡惟庸案发后,医生供认,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刘基的。这也成为了胡惟庸的罪状之一。


结语

刘伯温虽然不是朱元璋直接处死的,但是刘伯温的死,朱元璋有间接的责任。朱元璋明知胡惟庸与刘伯温之间有仇怨,却还让胡惟庸探视刘伯温,摆明了就是方便胡惟庸下手。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始于当初的谈话,如果刘伯温回答得当,他依然会得到朱元璋的信任,浙东集团未必会垮台,他也不会如此草草收场。


盛夏一抹清凉


明朝的刘伯温被称为话诸葛,为什么最后还是死于非命,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刘伯温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通经史,晓天文,深谋略,精兵法。明朝开国元勋,有功之臣。“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名扬古今,号称神算的预言家。

他的死与朱元璋有否关系?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大概也就成了历史上的千古之谜。民间传说刘伯温袁天罡能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预言之准,百分之百。上知五百年大概人人都会,只要翻翻历史,查查资料,谁都可以知道。至于说下知五百年,可能胡吹的成分远大于現实。刘伯温假如真能预知五百年,他如何死的,则是对他的无情讽刺。


老兵4200


毒杀刘伯温,这是后来胡惟庸的一大罪状,但下毒是否为朱元璋的授意,已成悬疑。不过这出自朱元璋的授意可能性极大。首先,刘基死于洪武八年四月,胡惟庸进中书省是洪武六年七月,那时胡入相时间不长,地位并不稳固,还处在“考察期”,又有汪广洋牵制,未必能够胆大妄为到这个程度。胡惟庸虽然嫉恨刘伯温,但并无深仇大恨,弹刻刘基的奏章也强词夺理,没有能令人信服依据,如果没有来自皇帝方面的一些默许,本身就有诬告嫌疑,很可能反过来惹火上身。更何况刘伯温已归隐,不可能对其地位权势构成威胁,做下毒这种风险很大而毫无回报的事,对身居丞相高位,且以精明干练著称的胡惟庸而言,应该还不至于笨到这个程度。

再者,不露痕迹地毒杀功臣是朱元璋的拿手绝技,李文忠、徐达也是这样因病受到探望和赠药之后便不明不白的死掉的。关于李文忠之死,《明史》载:“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当然,淮安侯也逃不过抄家灭门的命运。至于徐达,“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野史说,这是拜朱元璋的一只蒸鹅所赐。此外,与胡惟庸同为丞相汪广洋因否认胡惟庸毒杀了刘伯温,在贬责途中被赐毒而死。

刘伯温之死仅仅是一个开始。

五年之后,大清算终于来了。始于追查他的死因的胡惟庸案发生于的洪武十三年,最终的罪名则是不可饶恕的谋反。“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实际数目远高于此,因为被杀的都是以家族为单位,杀一人也就是杀一家。坐胡案死的有李善长、朱亮祖二国公二十列侯,身为太子老师的宋濂虽免于死罪,但死于流放途中。十三年后,又有蓝玉案发生于洪武二十六年,坐蓝案死的有傅有德等一公十三侯二伯及诛连被杀者又一万五千人。朱元璋铢杀屠戮,用恐怖手段造成了至高无上,森严可怖的皇权。为朱姓江山的永固,所摧残的不仅仅是功臣的性命,更有国家民族的元气和活力。


叄叄剪影


刘基,1311—1375年,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功臣,封诚意伯。

1375年,刘伯温感染风寒,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前往探视。刘伯温吃了御医开的药后,病不但未见起色,反而越来越严重。不久,刘伯温病逝。

关于刘伯温之死,有很多传说。有的说是胡惟庸公报私仇害死的,也有的说是朱元璋害死的。个人认为:朱元璋害死的可能性要大些。原因有四:

一是朱元璋一直对刘伯温有防备之心。刘伯温12岁中秀才,号称“神童”,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刘伯温投靠朱元璋后,帮助朱元璋出谋划策,打下了天下。朱元璋一直称赞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但文人的秉性就是不太圆猾、较真。因为太聪明,朱元璋心里所想刘伯温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太可怕了,朱元璋为此大起戒备之心。从朱元璋分封功臣中就可以看出,以刘伯温的功劳不会只封个诚意伯,很大程度上就是朱元璋对其压制。

二是为继任者扫清道路。朱标死后,朱元璋并没有从其他儿子中挑选接班人,而是选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很多人表面拥护,但暗地里却有异议。朱元璋为了给孙子继位扫清障碍,开始大杀功臣。蓝玉一案受株连者就达2万余人。

三是刘伯温得罪的人太多。刘伯温为人比较清高,疾恶如仇。明朝建立后,为控制文官武将,朱元璋任命刘伯温为御史,监察百官。被刘伯温弹劾者众多,中枢院与都察院矛盾凸显。

四是派系斗争的牺牲品。明朝初期,形成了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党”和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党”。两个集团争权夺利,相互攻讦。朱元璋大杀功臣时,“淮西党”首先受到了打击,随之“浙东党”也未能幸免。

很多人认为刘伯温是胡惟庸害死的,主要是考虑到胡、刘之间的恩怨。实际上没有朱元璋的默许,胡惟庸再有胆量也不敢害死朝廷一品大员。





鱼头聊史


天下帝王多半是,可以共患难,不能共享富贵荣华。正所谓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刘伯温神机妙算,也躲不过卿卿性命。此乃劫数![祈祷]



水决定健康


刘伯温功高盖主、自古功高盖主的都没有好结果!朱元璋登基之后借胡惟庸之手下毒毒死了刘伯温,所以说刘伯温之死之注定的!




大头微视界


我个人认为这跟朱元璋有关,朱元璋出身于布衣对于出身元廷勋贵多少有点猜疑,而刘伯温为人谨慎,遇事都能先人一步料到事情的发展,而他个人又淡薄名利做事低调并频频向朱元璋请辞要求归养青田老家,这对于一个布衣出身的皇帝来说正犯了其大忌,会让皇帝误以为瞧不起布衣出身,而刘伯温的才华和其影响力让皇帝真正的忌惮,所以无论刘伯温怎样请辞都没有放他归养,致使刘伯温生病皇帝都以为他在养病,而他的对手胡惟庸以进药为名而让他死于非命,可以说刘伯温非朱元璋所杀,但确因他而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