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大蓋”這類老式步槍射程為何比現代步槍反而射程遠

“三八大蓋”這類老式步槍射程為何比現代步槍反而射程遠

“三八大蓋”這類老式步槍射程為何比現代步槍反而射程遠

“三八式歩兵銃”的標尺,最遠為2400米!

“三八式歩兵銃”研製年代久遠,它是在“明治三十年式步槍”的基礎上安裝了防塵蓋後的改進型步槍,1907年裝備部隊參加過“日俄戰爭”...20世紀初的陸軍武器裝備非常單調,那時間“馬克沁”也才問世不久,並且價格昂貴、子彈消耗量太大也沒有多少國家裝備,所以那個年代步兵手裡的武器就是步槍,為了遠距離斃傷敵人,當時世界上所有的步槍射程都超過2000米。

“三八大蓋”這類老式步槍射程為何比現代步槍反而射程遠

“”春田步槍”的射擊標尺,最遠居然達到了2700米!其實,當時的軍隊也認為子彈在400米之外是很難擊中目標的,那為何還要將標尺設置成這樣遠呢?這主要是進行“超越射擊”使用的,比如說:一個營或者一個團的步槍手,包圍一個村子後,像拿破崙時代的“火槍隊”那樣排列好隊形,然後大概距離設定標尺舉槍射擊,一個團3000多人同時射擊短短的一分鐘時間可能就會發射出30000發大威力子彈,火力密度如同“馬克沁重機槍”。

比如:裡·恩菲爾德步槍、莫辛納甘步槍、春田步槍...等等世界名槍,當時的步槍都使用7.62×54毫米R、7.92×57毫米、7.7×56毫米R...大威力子彈,大威力子彈發射藥量多推力大,子彈才能打得遠,目的就是要在較遠的距離射殺敵人,而且那個年代步槍的槍管也很長,比如:“三八式歩兵銃”槍管長797毫米,槍管長會讓子彈多停留一點時間更能利用發射藥的推力,所以老式步槍的槍口初速都很大而且彈道平直、子彈飛行穩定。

“三八大蓋”這類老式步槍射程為何比現代步槍反而射程遠

“三八式歩兵銃”使用的是6.5×50毫米尖頭子彈,在飛行時空氣阻力會更小,所以它才有了2400米的射程,但是2400米不是有效射程,“三八式歩兵銃”的有效射程在400米之內,有射擊經驗的老兵可以在500米之內射殺目標,800米外則是射擊技能優異的個別人,1500米外根本看不到目標了,2400米打擊單個目標就是在瞎胡鬧浪費彈藥,只能是列隊射擊。

“三八大蓋”這類老式步槍射程為何比現代步槍反而射程遠

《亮劍》當中趙剛500米狙殺敵軍迫擊炮手,就連李雲龍這樣身經百戰的老兵都感到吃驚,這說明“三八槍”的通常射擊距離也就是300米之內,過了這個距離子彈初速下降,受橫風的影響子彈散佈誤差很大了,很難擊中目標。

“三八大蓋”這類老式步槍射程為何比現代步槍反而射程遠

趙剛500米使用“三八大蓋”擊斃敵人說明他不但視力好,而且還專門受過狙擊訓練。

特別問過部隊裡的老兵,得到普遍的答覆是:僅憑肉眼在500米外斃敵在部隊是鳳毛麟角的特等射手。

“三八大蓋”這類老式步槍射程為何比現代步槍反而射程遠

二戰結束,1950年代之後突擊步槍大規模裝備到了部隊,這個時候步兵連隊的武器裝備已經多樣化了,不但有輕重機槍,還有狙擊步槍、火箭筒、連屬迫擊炮...等射擊距離不等的裝備,步兵的火力打擊層次已經很細化了,不在需要普通步槍打擊400米之外的目標,因為400米之外有輕機槍,2000米外是60毫米迫擊炮的射擊距離!步槍守好200米內的距離就可以了,而且突擊步槍是自動武器,也不需要進行單發精準射擊,狙殺敵人有性能更好的狙擊步槍。

總之,步槍的射擊距離由遠到近,是因為武器裝備已經多樣化了,不再是一杆步槍打天下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