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文化崑崙”大師風華絕代,天才卓爾不群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諷刺小說,被譽史上的“新儒林外史”。

錢先生以自己獨特的目光去參考著這個社會的複雜性,以嘲諷的語氣批駁著芸芸眾生的種種不公,揭露著那個黑暗時代的爾虞我詐。

其實靜心想一想,先生其實沒有談話對手,更多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以自己一顆純真的心對待世間萬物。

《圍城》:“文化崑崙”大師風華絕代,天才卓爾不群

文壇之輝見初心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沒有明確的故事線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瑣碎的見識和經歷拼湊成的瑣碎的情節。

錢先生一雙慧眼,盡識天下悲哀之事,曲傳世間各色人物的未吐露的心理。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

先生曾在《圍城》初版的序言裡曾自述創作意圖說,“在這本書裡,我想寫現代中國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寫這類人,我沒忘記他們是人類,只是人類,具有無毛兩足動物的基本根性。”

《圍城》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亦是一個時代的墮落。

充斥著昏暗,骯髒,浮華,虛偽,每個人的臉上都濃墨重彩的畫著戲子妝,今天對你笑著,明天便能哭著算計你。

在錢鍾書先生眼中,那些虛偽的人啊,不過在西洋鍍著一層皮毛,便捏著一兩成不到家的本事回到中國自賣自誇,自稱是上流社會的精英。

“一張文憑,彷彿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醜;小小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錢先生曾經如此道。

《圍城》:“文化崑崙”大師風華絕代,天才卓爾不群

他見過太多這樣的人,把自己囚禁在人模人樣的狼皮下,緊裹著那令人作嘔散發著惡臭的靈魂。

他也最痛恨和厭惡那些在名利場加官場裡混來混去的“知識分子”,最痛恨和厭惡那些市儈、風派、軟骨頭,最痛恨那些善惡不辨,忠奸不分,卻滿口正義的‘混賬’。

錢先生在《人鬼獸》感嘆,“天下就沒有偶然,那不過是化了妝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我們這一生真的遇到過很多人都是化了妝後的、戴了面具後的。我們被騙過才知道天下就沒有偶然的一說。更沒有什麼命中註定一說,因為一個人認為是命中註定的,其實他不知道這個命中註定是另一個人在背後機關算盡。

也正是因為錢先生看得通透,才能將這世間萬物的醜態刻畫的原形畢露,深深烙入時代的骨髓之中,也同時解開了封印住我們靈魂的遮羞布。

臺灣政大中文系教授尉天驄更指出,錢鍾書是中國近現代文壇中唯一一位通曉古今中外文學的才子。 

先生實乃文壇之輝。

《圍城》:“文化崑崙”大師風華絕代,天才卓爾不群

一生只夠愛一人

婚姻是一座圍城。

在沒有遇到楊絳先生以前,看透了世間醜惡的錢鍾書總覺得婚姻是束縛,是牢籠,是一座囚禁著活人的墳墓。

在這云云世間,總有一個人不懼疲憊跨越萬水千山為你而來。

“頡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靦腆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這兩句詩為錢鍾書回憶他和楊絳先生第一次見面所用,所有的心動都在裡頭,不可言喻。

先生至純至淨,難得有一位佳人能入他的眼,這一入,便是一生。

兩人初次見面時,錢先生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訂婚。”楊絳先生亦不鬆快,“我也沒有男朋友。”

說的多是細微的事,若不是心動,怎會記得?這樣的一份純淨愛戀,實在是稀罕,在如今物慾縱橫的時代裡,恐怕也只有夢中才可得。

在這爛俗成疾的世間,先生那雙看遍醜惡的眼裡,卻獨獨容下了楊絳先生一人,從頭到尾也只有楊絳先生一人。

“我願意為了你放棄自己的學業,你也願意為了我放下自己的身段,勢均力敵的關心和愛,才能讓愛情更長久。”

兩人一路結伴,在文壇上大放異彩。

“你變得更好了,那我理應變得更好,才能與你並肩攜手,往前走下去。”

文壇伉儷的愛情,不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鉤的浪漫,更融合了兩人心有靈犀的默契與堅守。勢均力敵、互為補缺,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

《圍城》:“文化崑崙”大師風華絕代,天才卓爾不群

然而生活不止是甜的,七十年代的文革時期,先生一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酷對待。

1966“文化大革命爆發。錢鍾書、楊絳均被“揪出”作為“資產階級學術權威”,經受了衝擊,有人寫大字報誣陷錢鍾書輕蔑領袖著作。

先生傲骨,竟被如此批駁,實在有辱先生清明之風。

那幾年先生和夫人都被折騰成牛鬼蛇神,日子實在是苦不堪言,最慘的時候夫人還被剃了陰陽頭。

那天晚上,她找出女兒錢瑗幾年前剪下的兩條大辮子,花了一夜時間給自己做了一頂假髮。

錢先生被不懷好意的份子貼大字報,楊絳先生就在下邊一角貼了張小字報澄清,這一舉動立刻遭到了批判。

批鬥會上,其他人都低著頭,只有楊絳跺著腳,激動地據理力爭:就是不符合事實,就是不符合事實!

這金剛怒目的一面,讓許多人刮目相看。夫妻本是同林鳥,便是大難來臨,我亦不縮一分一毫!

錢先生曾說“見她之前,從未想結婚;娶她之後,從未後悔娶她。”。

一個曾經視婚姻如墳墓的人,將婚姻比作圍城的人,整天說著婚姻是束縛的人,此刻卻只剩下了甜蜜。

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想出去。

可他和楊絳卻是例外。

年少時的一見鍾情,苦難時的相依為命,這難以與外人言說,那是真正的生死相依,是真正的伉儷情深。

《圍城》:“文化崑崙”大師風華絕代,天才卓爾不群

斂去鋒芒混沌一生

錢先生錢鍾書性格很特別,一生都有痴氣,混混沌沌,但在混沌中又能保持安靜而豐盛的內心。

他著實稱得上精通六國外語、深受西洋文明教育的飽學之士,本該有著大好的前途,卻在鋒芒最盛之時,選擇斂去自身的浮華。

錢鍾書先生一生迴避政治,正合其字”默存“的含義。官場多是風月事,一旦沾染便是滿鳳的銅臭氣混著風塵氣,難以全身而退。

然古往今來,有多少能人力士對政治生活趨之若鶩,深陷於昏暗的泥沼中無法自拔,遂愈陷愈深,最後無法自拔,犯下一生的罪孽。

可先生不同,先生視名利如過眼煙雲,視金錢淡如薄土,無所謂大富大貴,亦無所謂官場沉浮。

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獨處中,才能洞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蓬勃與豐盈。

豐盛的內心是一顆極具生命力的種子,它看似無所事事,歲月卻在它的起伏下亙久綿延,它沒有翅膀,卻能帶你飛過所有的阻擋和群山。

對錢先生來說,一個人的時候,能夠保持內心安靜而豐盛;兩個人時,可以相濡以沫,溫暖而踏實;三口之家,也能相助相守,樸素溫馨。

《圍城》:“文化崑崙”大師風華絕代,天才卓爾不群

這便是人生最好的生活狀態,亦是最難得的狀態。

錢先生曾談到作家的使命,他說,作家要能抵制任何誘惑,要有一支善於表達自己思想的筆,要有鐵肩膀,能扛重擔,概括起來說,就是三個詞:頭腦,筆,骨氣。

這種自潔精神,在多少知識分子身上已蕩然無存,唯先生堅守了它。

錢鍾書自己,就是終生實踐這三個詞的榜樣。

不畏官場的黑暗,不染世俗的骯髒,以自己那雙亮如山泉的眸子,洞悉著世間的萬物,批駁著各種上不得檯面的事。

“人謂我狂,不知我之實狷。”

這是先生的自我評價。狷者,狷介之士也,意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汙。

錢先生一生忠於自己,忠於婚姻,忠於本心,從未做過任何違心之事。後來啊,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早晨,一代文壇大師錢鍾書在京逝世,享年88歲。

許是先生太過乾淨,太過純真,神靈不願他在這浮華萬千,燈紅酒綠的世間被沾染,遂將他帶到了自己人生理想之中。

《圍城》:“文化崑崙”大師風華絕代,天才卓爾不群

那裡的人沒有虛偽的面具,只有著至真至美的和善,這世間本該是什麼模樣,在先生眼裡亦是何模樣。

有人說他輕狂孤傲,有人說他尖刻薄情,有人說他不懂人情世故,卻又人人敬重他、仰慕他、欽佩他。

在這世俗中,誰不是身處圍城之中?幸而錢鍾書先生豁達,看破世間萬千。

圍城,困不住這樣的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