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各类专家人才凝智聚力,交出“战疫大考”答卷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重庆各类专家人才在各自领域、岗位上

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阻击战

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3月10日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发布消息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重庆市各类专家人才主动请战

有的领衔担当科技攻关

有的带头开展医疗救治

还有的在各自领域贡献智力

……


一线战“疫”

他亲自担任“侦察兵”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重庆市医疗卫生领域各类专家人才无畏艰险,奋战一线。


由于不清楚病毒在哪,会不会破坏器官,一线临床治疗靠的是他们多年的经验。对于这些问题,解剖是找到答案的关键“钥匙”。


“尸检是病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就好比在战场前方派出侦察兵,实地勘察清楚,才能指导后方打仗。”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军临床病理学研究所所长卞修武说。


重庆各类专家人才凝智聚力,交出“战疫大考”答卷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卞修武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为寻找到这把“钥匙”,卞修武亲自担任“侦察兵”,投身湖北战“疫”一线,冒着极高的风险,在全国领先完成2例新冠肺炎患者遗体解剖,为揭示发病机制、分析死亡原因、总结诊疗经验、提高临床救治和防控效果提供了第一手信息。


同时,卞修武还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出了《关于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病例尸检工作的建议》,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为推动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临近退休

他未缺席战“疫”


大年三十,接到出征的命令,56岁的毛青就像一位坚守在战壕里的战士听到久违的冲锋号。


据了解,毛青是重庆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全军感染病研究所所长,陆军军医大学支援湖北医疗队首席专家,与高危污染物、烈性病毒打交道已有30多年了。


从抗击“非典”到防控禽流感,从援非抗击埃博拉到此次抗击新冠肺炎,临近退休的毛青从未“缺席”。凭借传染病防治经验,他为金银潭医院、火神山医院和新建的方舱医院构建了一个完备安全的救治流程。


重庆各类专家人才凝智聚力,交出“战疫大考”答卷


“和毛青一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杨仕明等7名50岁以上陆军军医大学专家,除夕夜驰援武汉,被医护人员称为‘50后党员突击队’。”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战“疫”一线,重庆英才计划名家名师、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郭述良,担任万州、黔江片区救治专家组组长,亲自参与181名危重型患者的救治并率先实施新冠肺炎危重症 ECMO(俗称“人工肺”)技术和全市首例炎症因子风暴血浆置换技术,诊治病例无一例死亡。


重庆市呼吸内科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重医附二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王导新从1月20日起连续辗转奔波万州、长寿、垫江、綦江和主城等12个区县近4000余公里,累计看诊近300例新冠肺炎病例,期间从未回过一次家。


重庆各类专家人才凝智聚力,交出“战疫大考”答卷

重庆市呼吸内科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重医附二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王导新(右一)


实验室里争分夺秒

研制战“疫”利器


“疫情紧急,人命关天!这次我们和合作方都是争分夺秒、不讲成本、不说困难,只为了一个目标——尽快把检测试剂盒做出来!”“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团队承担了重庆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重点应急攻关“2019-nCoV免疫诊断试剂盒”研究项目。


5天时间,每天只睡4个多小时,黄爱龙带领团队奋力攻坚,终于成功开发出了新型冠状病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诊断、流行病学筛查和临床转归预测提供了科学预测依据。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是黄爱龙,在这场防疫大考面前,科研战“疫”的答卷者还有很多,他们用各自的“利器”在后方为抗击这场疫情作出自己的贡献。


其中,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首席专家、陆军军医大学药检系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教研室主任邹全明与企业合力攻关研制新冠肺炎疫苗,已经完成关键致病蛋白抗原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准备进入动物试验阶段;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史源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刊发文章,对如何防控新生儿感染及相关治疗措施提出了指导意见。


此外,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提供的8只人源抗体小鼠顺利送达南京,为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抗体药物提供快速筛选,是我国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源化抗体小鼠,打破了国外垄断,是开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抗体的重要资源。


凝智聚力

群起战“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各界专家人才还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智力优势、资源优势,在建言献策、物资供给、社会服务、宣传引导等方面汇聚起疫情防控的強大合力。”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重庆市应用数学中心主任杨新民借助数学工具分析突发性传染病的传播、控制,为重庆市疫情发展趋势和累计确诊病例变化情况做出较为精准的预测。


重庆工商大学专家组,开展“新冠防治中医8种体质方剂和问诊”研究工作,并向市级部门提供9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策建议,为各级党委政府正确决策、科学决策起到了参谋助手作用。


此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牵头创作战“疫”戏歌《我们来了》,并录制防疫视频在抖音、公众号发布,言简意赅地宣传防疫知识。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创作漫画《天使》,以护士在轮班前相互整装为原形,深刻展现白衣天使内心的纯洁使命和无畏勇气……


重庆各类专家人才凝智聚力,交出“战疫大考”答卷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创作漫画《天使》


据了解,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市文艺界人才“提笔参战”,用音乐振奋精神,用文字鼓舞斗志,用画笔描绘感动,共创作15000余篇(首)疫情防控文艺作品,用艺术之光驱逐“疫霾”,致敬“逆行者”。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关键时期,重庆已发出《致全市专家人才的一封信》,号召各界专家人才再接再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