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孩子反复积食不用怕,家长做到3少2多,积食自己好

积食可以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阻碍",也会经常来骚扰孩子。家长也经常为孩子积食而困扰,孩子积食之后会出现厌食、咳嗽的情况,家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总想能找到好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积食这个大麻烦!

儿科医生:孩子反复积食不用怕,家长做到3少2多,积食自己好

有关调查研究表示,比如,有一个6个月大的宝宝一次奶量就达到了300ml-350ml,每天6次,而正常奶量建议在一次180-240ml。可妈妈很满意宝宝的食欲,认为能吃即能长,没有接受,殊不知没过多久,宝宝食欲下降奶量减少,还总是反复腹胀,说明此前的过量喂养伤到了宝宝脾胃,日积月累导致积食频发。


研究表明,孩子出现一次积食,将会停止发育1个月,这对于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受影响的,如果家长不及时帮助孩子清理积食,调养脾胃,孩子很容易发育缓慢,会比同龄孩子长得矮、因此,积食对于孩子而言,伤害是非常大的。

儿科医生:孩子反复积食不用怕,家长做到3少2多,积食自己好

宝宝肠胃功能还没发育完善,消化功能和吃的食物可能还没那么匹配,如果孩子发生积食,可能会诱发四大疾病。

1、发烧

积食会引起宝宝发热,这是由于食物长时间积滞在宝宝体内,无法消化形成内热后,就会出现体温增高的情况。

2、腹胀腹泻

婴幼儿肠胃功能还在发育过程中,消化食物的能力有限。如果宝宝饮食不规律,就会打乱肠道菌群的平衡,宝宝便会出现腹胀和腹泻的现象。

3、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往往出现在呼吸和消化两大方面,很多时候呼吸道疾病起源于消化道。积食的宝宝脾胃功能本就发生了问题,如果不小心受寒后就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

4、便秘

便秘不仅仅是水分摄入不足,积食同样是导致便秘的诱因之一。吃的过饱就意味着消化任务繁重,肠道紊乱就会使本应排除体外的便便形成滞留。

儿科医生:孩子反复积食不用怕,家长做到3少2多,积食自己好

如果宝宝出现积食情况,就一定要用药物治疗吗?错!学会几种非药物方法,宝宝吃饭香排便通!


当孩子出现积食的情况,家长先不要着急,积食需要慢慢的去调养调理,平时家长做到3少2多,对付积食不是事!

3少

1、 改变饮食结构,少吃肉 一日三餐要少给孩子吃肉,鱼肉比较油腻,会加重脾胃负担,不好消化。一般情况,只要控制好孩子的饮食,肉、零食少吃,多吃蔬果就好了。 2、不吃生冷寒凉的食物,不仅仅是温度低的食物,如冰淇淋、冰沙等,还包含性味寒凉的食物,比如螃蟹、苦瓜、海蛎、花蛤、菊花、火龙果、西瓜等。用猴菇锌棘泡水给孩子是儿科医生比较推荐的方法,有助于消食解腻,养胃健脾,补充锌、钙等营养,缓解积食。3、碳酸饮料少喝,因为饮料中的气体会加重胀气的情况;积食期间,鸡蛋牛奶也要少吃,消化较慢,不利于缓解。

2多

保持适量的运动

孩子吃完饭后不要长时间坐着或躺着,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去楼下或公园散散步,适量运动能促进肠胃蠕动,加快食物消化分解。

补充充足的水分

孩子除非渴极了才会主动问水喝,家长要注意随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尤其是在吃完饭或运动过后,水进入肠胃后有助于食物的消化,缓解积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