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鬆說,在全世界,中國女性地位最高,果真如此嗎?


需要很多力量,很多傲氣,或者很多愛,才能相信人的行動是有價值的,相信生命勝過死亡。

——西蒙娜·德·波伏娃


高曉松說,在全世界,中國女性地位最高,果真如此嗎?

波伏娃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三·八節,人們將最多的讚美給了在這次疫情中逆行而上的女性醫務工作者,是她們抵擋在最前線,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勇敢地扛起了拯救病患的重任,她們是這一次疫情中是最不能被忽視的一個群體。

據統計,在本次疫情中,全國各省市醫院總共派出了200多支醫療隊伍,數萬人支援武漢,其中90%是女性醫務人員,這些“最美逆行者”,用她們的行動讓我們記住了一個個難忘的瞬間!

想起高曉松曾在一期節目中以玩笑的口吻說,中國女性在世界女性中,地位是最高的。他的理由是,即使在十分發達的西方,女性一旦結婚,都是要冠上夫性的,而中國女性並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高曉松說,在全世界,中國女性地位最高,果真如此嗎?

高曉松

“中國女人知足吧!到今天為止,放眼全世界看,全世界女人最跟男性平權的,甚至超過男性的,就只有中國!只有你們地位超過男人。”高曉松說。

看起來事實的確如此,在一句“女人能頂半邊天”的口號下,新中國以後的女性,都是實實在在地履行自己“一半”的職責。但又何止一半呢?生娃一向都是女人的事,教育孩子的責任也都是女性付出得比較多。

在義務這一方面,女性盡職盡責、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但權利方面呢?似乎並不那麼盡如人意。簡單來說,可以從女性的職務晉升,高級領導者的數量上,和男性相比的劣勢是顯而易見的。越往上,女性的數量就越少,都已經說明問題了。

有人可能會有足夠的理由來駁斥,他們將女性在發展上所碰到的“玻璃天花板”,都歸結於女性自身所存在的短板和缺陷,這個不可否認,但是在男性身上,同樣也不可避免存在著某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但人們似乎更為寬容。

波伏娃說,男女有生物學上顯而易見的差別,但這些生物學上的差別,卻並不必然導致社會學上的差別。

高曉松說,在全世界,中國女性地位最高,果真如此嗎?

波伏娃

說到底,男女之間的差別,更多隻是人們看法上的差別。女性往往無意於爭奪社會主導權,因為她們的母愛、母性讓她們更願意默默奉獻。

和西方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女性相比,中國女性在較高級別領導人的數量上,差距還是挺大的,也因此很難爭取到更多的話語權。像高曉松所說的我國婦女地位是世界上最高的,其真正意思只是想說,“相比而言,你們已經很好了,還有什麼不滿足的?”這真的是一種典型的男性視覺。

因此,女性不要被這種男性主導的思維弄迷糊了,單純地以為自己在家裡有管理權、主導權,就是地位高的表現,其實這更多隻是意味著家庭責任更大的表現,這從女性在家庭事務上所佔用的時間就可以看出來。

波伏娃認為,造成女性如今這樣處境的,不是女性的生物性,也不是女性的經濟能力、勞動能力,而是整個社會,整個所謂的文明。

社會期望女性服從,去擁有溫順、柔弱、持家的特質,因此,就從社會化的各個方面,如法律、教育、文化、藝術等等,去影響女性,讓她們將這些規則內化。

當這些規則內化了,其結果就是,女性承認了自己是女性,她承認了社會的期望,也承認了男權的支配。

高曉松說,在全世界,中國女性地位最高,果真如此嗎?

波伏娃

波伏娃說,“但是女性,並不應該這樣自甘墮落。她們並不是天生就要受到男性的支配,她們也並不是天生就是人們眼中所謂的‘女性’。”

無論是東方或是西方,女性的從屬地位根深蒂固,如果只是靠男性的“良心發現”來改變這種狀況,基本是不可能的。

但很多女性本身並沒有太多進取的慾望,她們不是迷失在男性所追逐的“美色”裡,就是迷失在層出不窮、無休無止的家庭事務中。

當然,如果能因為男性的層層“保護”而獲得好的生活,那也是不錯的,但事實上這種風險很大。

女人總擔憂年老色衰,往往越獲得很好的照顧的女人,往往就越不怎麼自信,反而在風霜雪雨中摔打過的女人,更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總之,女性若想擁有真正平等、獨立、自由、尊嚴的理想人生,還需要女性自己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