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孩子喜欢学习,但让孩子有“心流体验”,学习也能很快乐

很多家长一提到孩子的学习,头就开始大了起来。每次让他写作业,一会儿玩玩笔,一会儿喝点水,一会儿打瞌睡……半天就是学习不进去。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取代了玩的时间并且枯燥单调,他们自然是不会喜欢,也难免在学习的时候磨磨蹭蹭。

很多家长觉得学习本来就是一件没意思的事,不逼迫孩子学,他就永远学不会。有些家长甚至在劝过、骂过、打过孩子之后选择放弃,让孩子自己看着办。但面对学习这件事,家长不逼,孩子就真的不会主动学吗?

答案并非如此。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越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越是不需要家长操心。因为学习这件事对于他们来说就不是一件负担,而他们也能够从这件事中找到乐趣所在,因而能够坚持下去。

没有孩子喜欢学习,但让孩子有“心流体验”,学习也能很快乐

"心流体验"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曾经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心流"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心流"呢?米哈里,将其定义为:一种能够令人的精神完全集中在某件事情上的感觉。在产生这种感觉的同时,也会带有强烈的兴奋感和充实感。

也就是说当我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一件事情里面时,那种专注的状态甚至让我们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而在事情结束后则会有感觉充满能量和满足感。对于很多人来说,玩游戏、打球、读书、跑步、爬山、跳舞等等都是他们的"心流活动"。 米哈里认为,"心流"是人心理上的最优体验感,当在一件事情上具有"心流体验"之后就容易对这件事"上瘾",同时促使自己不断地去获得事后身心愉悦的感觉。

没有孩子喜欢学习,但让孩子有“心流体验”,学习也能很快乐

就好比玩游戏,游戏通常会给玩家设置一些难关,其中就经常会出现过关、打怪、回血等设定以此增加游戏的挑战性。而玩家就是通过在感知挑战,接受并专注地赢得挑战这样的过程中找到一种状态,并产生"心流体验"。这也就是很多人人往往会沉迷于游戏的原因。

"心流体验"让孩子喜欢上学习

为什么有的孩子喜欢学习,有些孩子却不喜欢呢? 实际上,很多时候往往是家长比孩子更加觉得"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孩子需要靠逼迫才能学习。"但是,这样的想法往往就会导致孩子没办法从学习的过程里获得愉悦的"心流体验"。

的确,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每天得早早起床到学校上学,上了一天的课回到家还要做作业。除此,很多孩子在周末假期还有很多兴趣班、补习班要上。别说孩子,就连每天陪着孩子的家长都会觉得辛苦。 但对于那些能够在其中收获"心流体验"得到快乐的孩子而言,这些辛苦可能就成了"享受"。而感觉不到乐趣的孩子就会觉得是"忍受"。甚至一离开学校马上就把学习抛得远远的。

没有孩子喜欢学习,但让孩子有“心流体验”,学习也能很快乐

能够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就要让孩子能够"享受"学习,而不是"忍受"学习。因此,聪明的家长从一开始就会引导孩子追求学习中的"心流体验",让孩子从学习中收获到真实的愉悦感。

在米哈里的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人在感受到"心流体验"的过程里,他们的专注力是处在高度集中的状态,其中的无穷乐趣更是容易让他们忘记周围的环境。这种投入实际上也是人感到幸福的重要来源之一。不同于人体感官器官的满足,这种心理上收获的满足感会更持久,同时会使人越投入越开心。

就好比解开一道数学难题,尽管过程繁琐而痛苦,但是当你解开的时候,心情却会无比地轻松和愉悦。这时候你绝不会后悔为什么自己要花费那么多时间来解题。如果孩子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更多这样的"心流体验", 那么他们便能够产生更多的内在兴趣,从而提高对学习的专注力。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获得"心流体验"

当孩子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时就能够沉浸其中,也就不难获得"心流体验"了。米哈里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事情的挑战难度以及个人的技能水平同样会影响"心流"的产生。只有这两个方面能够达到平衡,才能够刺激出热情,从而产生兴奋感和愉悦感。

因此,家长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帮助孩子获得"心流体验",以此达到让孩子爱上学习的目的。

首先,帮助孩子调整任务的难度,以此增加他们的兴趣

对于一个上小学的孩子,看到初中的题目他们大多会一头雾水,无从下手。而相反,如果拿幼儿园的知识给他,他可能会因为题目过于简单而他提不起兴趣。这是两种比较极端的例子。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任务难度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异性。这时候家长可以试着帮助孩子提升或者降低他们的学习任务。

没有孩子喜欢学习,但让孩子有“心流体验”,学习也能很快乐

就好比,孩子今天晚上必须完成语文数学的练习题,还需要背诵五个英语单词。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先让孩子从易到难将习题做完。早点休息隔天早起再解决英语单词。将多个任务分解进行,降低难度。而当孩子已经将作业全部完成,那么家长可以让孩子先进行预习,找一些关于课文的视频典故提前观看等等。在调整难度的过程中也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发现其中的乐趣所在。

其次,提升孩子的认知水平,符合孩子当前的学习程度

所有学习都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同时这也是一个不断提高认知的过程。当孩子的认知水平和现阶段所接触饿学习内容不一致,就容易出现混乱。和游戏通关一样,关卡的挑战难度慢慢提升,但都能够符合挑战者当前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相应的书籍知识等等来提高孩子的认知,同时孩子的不同学习阶段都应该给予他们反馈和信心,当他们有了信心,也就会更加具有兴趣去完成任务。

再者,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很多家长出于关心,会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送水端茶。但是这样的行为却容易打断孩子的专注力,反而会打断孩子获得"心流体验"。注意力被学习和休息两者来回切换,就会在无形中消耗孩子的精力和热情。这种状态一旦形成,孩子就会将偷懒慢慢养成习惯。因此当孩子投入的时候,家长尽量不要打断他们,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没有孩子喜欢学习,但让孩子有“心流体验”,学习也能很快乐

最后, 多给予孩子赞美和鼓励,增强他们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家长的认同对于孩子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当他们投入到一件事情或者是遭受到挫折的时候,家长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鼓励和夸奖,家长的鼓励很可能就成为孩子坚持下去的动力。而家长的鼓励和赞美也能够让孩子收获到满足和愉悦,从而更容易收获到"心流体验"。

没有孩子喜欢学习,但让孩子有“心流体验”,学习也能很快乐

引导孩子收获"心流体验"实际上也是一个培养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而只有让孩子对一件事情产生更多的动力和兴趣,他才能够专注其中发现问题,同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断成长。

我是小C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