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造長城掃平百越,而且還平定了六國焚書坑儒。他是偉大的帝王還是殘酷的暴君呢?

金剛玻璃心


如果秦始皇都不叫偉大,那世上就無人能稱為偉大的帝王了。

千古一帝,功越千世。這兩個詞兒就是漢語裡專門用來形容他一個人的。

秦始皇一生只活了四十九年,十三歲繼秦王位,用二十六年滅六國,三十九歲天下一統,以三皇之“皇”、加五帝之“帝”,自封為“皇帝”,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故名始皇帝。

他在位共三十七年,在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錢同幣、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在中央創立皇帝制,實行三公九卿理國大事,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萬里長城,築靈渠,溝通水系。一舉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王莽說他:“功越千世!”

西漢主父偃說:“秦皇帝任戰勝之威,蠶食天下,併吞戰國,海內為一,功齊三代。”

西漢名臣桑弘羊的論著中,認定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功如丘山,名傳後世”。

東漢史學家班固寫:“三十七年,兵無所不加,製作政令,施於后王……距之稱始皇。 ”

范曄在《後漢書》中指:“漢承秦制”。成就了漢朝長久的統治。

李白《懷古》寫到: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臺。……只論霸氣,前四句已經世上無雙無對了。作為能讓詩仙李白這麼吹的男人,他不偉大也不行。

許多事換個角度看會更清晰,現代人流行排行榜,在被公認為最權威的美國學者邁克爾哈特榜單裡,只有兩位中國皇帝能夠入圍,秦始皇和隋文帝楊堅。

他是這麼描述秦始皇偉大之處的:“儘管秦朝僅僅延續了15年,但秦始皇說確立的統治模式,卻一直延續下去。秦始皇是中國兩千餘年中央集權封建帝制的主要設計者,影響之深廣,為任何其他帝王所難以相比。

世界歷史上,開創了一個龐大帝國的帝王還有很多,但他們的實際影響卻無法同秦始皇相比。中國人口歷史上一直佔世界人口的20%以上,對中國有重要影響就可視為對世界有重要影響。

在西方,人們常把秦始皇與羅馬帝王愷撒相提並論。大體說來,羅馬帝國與秦統治時期的人口、面積差不太多。但比羅馬帝國統治時間短,愷撒死後,帝國分崩離析。秦王朝則不然,這是秦始皇獨具影響的原因。因此在任何一個世界傑出帝王排行榜上,秦始皇幾乎都被排在最高或接近最高的位置上

秦始皇偉大帝王是無疑,之所以又說秦始皇暴虐,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史家司馬遷可算重要緣由之一,因為太史公在《史記》寫道:“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秦始皇本紀》,當然他也寫了:“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李斯列傳》

太史公自然不會隨便冤枉人,所以秦始皇暴虐的聲名絕不冤,也從此流傳不絕。戰國尉繚也說始皇:“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

“昔日有嬴政,六國一掃平;自稱始皇帝,深居咸陽宮;霸氣使人懼,叱吒怪眼睜。群臣惟諾諾,無人敢諫諍;甘願受驅使,唯君命是從。”《始皇尋鼎》中,巨嶽也繪聲繪色刻畫了秦始皇說一不二的暴虐形狀。

在世界上,人都不是單一純粹的人,何況複雜如帝王。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英明的帝王,他們同時也是脾氣暴虐的,秦始皇之外,比如明永曆大帝,殺方孝孺十族的行為殘暴到令人髮指。所謂偉大也是他,暴虐也是他。存在於一人,這並不矛盾。

若說懂秦始皇複雜的詩人,莫過於李白《古風》正是他所描寫的秦王一生:“今日憶秦皇,虎視傲東方。一朝滅六國,功業蓋穹蒼。立志平天下,西北驅虎狼。役民數十萬, 長城起邊疆。欲尋不死藥,皇朝二世亡。不見始皇帝,天地一蒼茫。”

的確幹了不少殘暴暴虐的事,但沒有他,天地還是一片蒼茫。我是劉羽舟和蕭銘珏,歷史愛好者,歡迎討論


劉羽舟和蕭銘珏


秦始皇有很多豐功偉績,被尊稱為“千古一帝”,同時“暴君,暴秦,”的帽子也被扣在頭上,他也是歷史上最受爭議的帝王。

橫掃六國,統一海內, 秦始皇結束了戰國長期混亂分裂的局面,建立第一個封建王朝,為後世灌輸了一個國家大一統的思想,建立大秦帝國後實施的一系列政策對後世影響深遠,確定了中央集權,建立的帝制,被後世沿用2000餘年,直至清朝,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現在郡縣成省市縣,統一文字,才能使中國文化博古通今,意義重大成為一個民族的基礎,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車同軌,道同距,為人們的經濟文化交流活動,提供了極大便利,修築萬里長城,綿延萬里,至今也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抵禦北方胡族入侵,南征南越,將福建、兩廣納入中國版圖,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把該地區的納入中國疆域,奠定了中國版圖

如此多的豐功偉績,為何還有“暴君,暴秦”帽子,焚書坑儒被列為秦始皇一生最大的罪狀,秦始皇為什麼這樣做那 是為了禁錮人們的思想,進而全國統一思想,這對於一個完成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作用很大,能保持國家高度思想統一,保持國家持久的統治這無可厚非,我們不能以我們現在人的思維,去評價那時候的歷史事件,但卻不得承認對後世儒家文化有所影響。

但是不得不說秦始皇晚年的暴政,,兵役賦役,苛捐雜稅特別嚴重,自己追求長生之道,鑄造空前絕後的皇陵,命徐福尋仙山,煉靈丹,以求長生,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秦始皇想長生不老,建造的皇陵也要與在人間的一樣,弄得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如此帝王雖說有過,但他的功績不可磨滅,“千古一帝”當之無愧。


渾然—天成


他是大一統中國的鼻祖,是中華民族雄踞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開拓者,是中華優秀燦爛歷史文化的締造者。

他是偉大的,中國史上不可多得的帝王。

戰國時期,諸候間多年不斷征戰,造成社會動亂,百姓塗炭,民不聊生,整個社會一片混暗。人民心中早就呼喚著一位偉大帝王的出現,來結束這個動亂的世代。秦國經過商鞅變法,迅速從“七雄”中脫穎而出,而國富民強。為結束戰亂平定六國及百越,建立大一統的帝國,他親手締造了百萬虎狼之師,用十年左右的時間結束了支離破碎的亂局,建立了大一統的多民族帝國。

大一統秦國建立後,為了便於國民的交流與交往,共享統一之便利,他先後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統一了文字。特別是為便於文化交流而統一文字,他不惜“焚書坑儒”,用強硬的手段推行了小篆文字的通用。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不斷侵襲,保障國泰民安,他又不惜傾國家之力,修築阻斷遊牧民族侵擾的通道,在崇山峻嶺之上修築氣勢宏偉的長城。既保證了當時國家的長治久安,又為中華民族留下了萬世瑰寶,造就了中國悠久燦爛文化的鐵證,成為當今世界的罕世奇蹟。雖說他篤信神靈,奢侈腐化,為自己修建阿房宮、秦陵地宮、守護其靈魂的兵馬埇等。在當時也真的可說對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但站在今天或歷史的高度去看待,他卻為中華民族立下了舉世之功。你想,一個區區的兵馬埇坑,就記載了二幹多年前的中國文化,每年吸引上百萬中外遊客前去觀看。那未,等到秦陵地宮哪日被揭開面紗,那恐怕真的要撼動整個世界了。若不是阿房宮被焚,你想它那恢宏的氣勢,豪華建築,精美的雕塑裝飾及琳琅滿目的舉世之寶,真的能讓世界為之醉倒。

總之,雖說他沒少痛遭歷史文人的針砭,但無論是從他對大一統多民族國家的建立,還是從燦爛歷史文化的記載與傳承。無論是從他對後世人們留下的無限啟迪與遐思,還是從他給後人留下的富足精神和財富。他都不失是中國乃至世界史罕有的帝王,是中國的驕傲,是偉大的帝王。


馬現合


秦始皇贏政,中國古代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歷史上的秦始皇嬴政,自繼承王位後,諸子百家、戰國七雄,任何一個都希望能統一全國,但真正做到了是秦國,是嬴政的一統天下。他的偉大功績主要是:掃滅六國,統一海內;開創帝制,加強中央統治;修造萬里長城,抵禦外敵入侵;廢除分封制,改行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行同輪,統一文字和貨幣等等。此等功績,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封建王朝能夠做到,沒有哪一個皇帝能夠與其比肩!

是秦始皇稱帝后,主張“事皆決於法”,從而高揚起“法治主義”的大旗,以理天下。當然,對秦始皇來說,他所以無限鍾情於“法治主義”,那是他在很大程度上把“法治主義”看成是他的強力意志、優勢意志、佔有慾、權勢欲的最充分的表現。但是他重視法家思想,主張以法治國。而不象後來所謂的儒家以仁治國。正是漢武帝的竭力維護,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儒家思想,什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謬論,使之封建主義腐朽儒學之糟粕毒害貽誤中國歷史長達幾千年,極大的阻礙了中國歷史本應以法治國的民主化進程。

秦始皇致力於建立幅員遼闊的華夏帝國,他莊嚴宣佈:“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定我大秦萬世之基;朕亡,亦將身化龍魂,佑我華夏永世不衰。”因此,我們有充分理由說,如果沒有秦始皇,就可能沒有中國,也就沒有了今天的華夏。

關於秦始皇的歷史評價,始終褒貶不一。作為第一個完成華夏大一統的皇帝,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歷史證明這完全是子無虛有,純屬後人的杜撰。持這一觀點的是民國時期興起的“疑古派”,近幾十年的出土文物,有力地支持了司馬遷《史記》的真實性,從而證明了“疑古派”觀點的不成立。魯迅先生在《華德焚書異同論》曾替秦始皇喊冤,他認為“秦始皇實在冤枉得很,他的吃虧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幫閒們都替新主子去講他的壞話了。不錯,秦始皇燒過書,燒書是為了統一思想。但他沒有燒掉農書和醫書;他收羅了許多別國的‘客卿’,並不專重‘秦的思想’,倒是博採各種思想的。”修造萬里長城,並沒有勞民傷財,而是把原六國所修長城連接起來;更沒有所謂“孟姜女哭長城”之事。而正是中國歷史上的萬里長城和秦始皇陵兵馬俑才獲得了當今被稱之為世界奇蹟的盛譽。

以上鐵的事實以及歷史真象,無不證明了秦始皇是一位當之無愧的偉大帝王,而根本不是所謂的殘酷的封建暴君;是千秋偉業、功勳卓著的一代明君;更是光耀中華、流芳萬世的“千古一帝”!








老劉


偉大毋庸置疑,至於統治殘暴更多是時代的原因,也成了他一生的汙點。

千古一帝

秦始皇統一六國,書同文、車同軌,讓中國真正意義上進行了統一。設立了郡縣制和三省六部制,為後世兩千年沿用。另外修建長城,抵禦了遊牧民族的頻繁騷擾,又興修水利、修馳道,無不是利在千秋。自秦始皇開始,中國版圖核心地帶便已經固定,至今沒有改變。

殘暴統治

但是他的殘暴也是有目共睹,因為書生對統治階級的不滿意,而發起了焚書坑儒,造成了無辜百姓的死亡和典籍的消失,損失不可計量。秦朝以法學為尊,徭役繁重,輕罪重刑,這也是導致秦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時代造就了秦始皇,時代也選擇了法家,後世王朝也多沿用了秦朝的統治措施,只是進行了演變和完善,總的來說,千古一帝沒有疑問。


以史知今


任何一種殺戮都是罪惡的,哪怕是以國家的名義;

任何一種奴役人民的行為都是罪惡的,哪怕是以所謂的建立豐功偉績的名義,何況還是以犧牲生命為代價;

任何一種以窒息人民的行為,作為手段而達到目的的都是最惡的,哪怕是以文明為藉口的。

任何一種以狹隘民族主義,來泯滅人性的善良。或以罪惡的手段消滅罪惡,都是邪惡的。

我們不要把那些古老的所謂的豐功偉績,以個人的名義來歌功頌德,歌頌的歸功的應該是那些為此有所付出的廣大人民,還有那背後值得沉痛的血腥。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那些古老文明的美麗,和那些美麗背後的心酸故事,都包含廣大人民群眾心血和生命,而非某個人的功勞。

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他們才是創造歷史的英雄。





山水一樣之間


我很樂意回答這個問題。

秦始皇這個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封建帝王,歷來存在爭議,評價歷史人物應該客觀評價,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眼光來評價秦始皇。

秦始皇是個偉大的帝王,首先因為他完成中國的統一,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秦始皇功不可沒,在以後的帝王中,沒有哪個和他比擬,秦國的興起原於秦國的商鞅變法,這個變法較其他六國的變法更徹底,基本上代表了新型的階級,適應了新的生產力的發展,使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的國家,從而吞併六國,完成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秦始皇滅六國的戰爭是統一戰爭,不是掠奪戰爭。其次在完成國家統一後又平定南越,統一西南,北擊匈奴,這些都是開拓疆土的戰役,不是掠奪戰爭,對於我國以後的版圖打下了堅定的基礎。第三秦始皇畢生的精力在於統一,在拓展疆土後,確立中央集權,統一行政管理,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道路,等等秦始皇所作的這一切,都是夏商周三代統治者所無法完成的。這為以後封建王朝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說是暴君主要是在統治手段上過於強硬,比如修長城,焚書坑儒等相關事件,不關心百姓生活,這是他的政治策略不對,沒有采取休養生息的方法,改善人民的生活。因此秦始皇在完成國家統一後,沒有幾十年,就被人民起義推翻,並背上了暴君的稱號。

客觀的說歷史上把秦始皇評價為偉大帝王是公正的,把秦始皇說成暴君也沒有冤枉他。


羲皇聖里人


感謝提問。

秦始皇統一六國,修建長城抵禦北方匈奴的入侵,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第一次將郡縣制應用到國家治理當中,使得統一的概念逐漸被認可。從這些層面來講,秦始皇毫無疑問是偉大的皇帝,前無古人亦後無來者。

“奮六世之餘烈”

公元前247年,嬴政在咸陽繼承王位,在對內平定長信候嫪毐的叛亂,除掉權臣呂不韋后,開始親政。重用李斯、尉繚,開始了統一天下的腳步。

自公元前230年開始到公元前221年,嬴政用了10年時間,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箇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嬴政認為自己的功績超過了以往任何一位君王,開始稱皇帝。

安定帝國

剛剛建立的秦國並不安定,北有匈奴,南有百越,國家的邊境一直遭受到襲擾。

為了解決外患,嬴政再度發動了戰爭。大將蒙恬率軍北上,出征匈奴,一戰將匈奴人打怕了。為了避免匈奴人不斷的襲擾,始皇命蒙恬將燕、趙、秦等國家的長城連接起來,用以抵抗匈奴。

而另一方面,又有一支大軍南下百越等地,去征討百越等少數民族,這也是秦軍損失最大的地方。秦末農民起義時,蒙恬的大軍與駐紮在百越的軍隊都沒有回到中原,否則項羽絕對不會贏得那麼輕鬆。

維護國家的完整

國家統一後,嬴政又迎來了新的問題,那就是國家雖然統一了,但是包括秦國在內,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字、度量衡、貨幣,甚至是車轍都是不一樣的。

這樣也就造成了七個國家的人在交流以及互相交易的時候非常不方便,極大的阻礙了國家的發展,甚至是會衍發矛盾,不利於國家的統一和穩定。

因此,始皇下定統一全國的文字、貨幣,使用統一制式的稱量工具等,以此來促進各地的融合。

始皇還將全國各地的有學問的人請到咸陽,讓他們做博士,但是六國的人並沒有真心承認這個國家。

秦始皇即位的第三年前往山東封禪泰山,隨行的儒生們因為封禪的過程而爭吵不休,這讓秦始皇明白六國沒有真正的認同自己。真正激怒秦始皇的事淳于越的上書,請求廢除郡縣制恢復分封制,這讓秦始皇明白要想讓天下歸心就必須控制思想,那麼無關緊要的書籍就不能留,這也是焚書坑儒的原因。

小結

綜上,秦始皇在統一天下後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與完整,包括所謂的焚書坑儒。更何況,焚書坑儒保留了所有的醫書、農業書籍等有關於日常生活的典籍,對歷史進程並沒有影響。而且秦始皇統一天下,使大一統初入人心,深深影響到了後世,厥功至偉,稱其為千古第一帝毫不為過。


盛夏一抹清涼


斯大林說: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這句話用以回答該題比較合適。對秦始皇必須一分為二地看,一則他殲滅六國,締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王朝,始皇之名絕非浪得;二則橫徵暴斂,大興土木,焚書坑儒,其罪確實磬竹難書。但總體而言他是值得稱讚的一位帝王,所謂三七開也。


丄墨齋散人


秦始皇的功過要分從歷史看和當時看,歷史看始皇一統六國,統一文字度、量衡、修建長城、肯定是有益社會,為華夏在以後歷經兩千多年國家版圖完整提供了法理依據。更讓漢家子孫在以後的歷史中雖被外族欺凌,但從未斷絕傳承。

從當時的人們看來始皇,肯定是大暴君。秦國的律法嚴苛是史上之最,始皇為了修長城徵發精壯民夫那是不顧一切,長城城磚下真是一磚一人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