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 逆行而上,国士无双

钟南山 逆行而上,国士无双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了举国上下之心。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全国范围内紧急开展疫情防控与医疗支援,各地驰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正在全力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之中。

国有难,召必应。时隔17年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又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2003年,非典肆虐,时年67岁的他说:“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爆发,84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登上奔赴武汉的高铁,再次挂帅出征。

1月18日下午5点多,刚刚开完会议的钟南山匆匆挤上一列从广州开往武汉的高铁。正值春运高峰期,临时上车的他只能被安顿在餐车的促狭一角。刚落座不久,他立刻拿出疫情的相关文件进行研究。忙碌一会儿后,连日奔波的他仰倒在座位上,闭目凝思。到达武汉之后,他每一天的工作和行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新闻发布会、连线媒体直播、解读疫情最新情况……他的面孔和声音,也开始接连在荧幕中出现,回应社会关切。

他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肯定的人传人”,存在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

他提醒公众提高防范意识,出门最好佩戴口罩,勤洗手,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他预测疫情有望在4月底结束,又同时表示“现在是最艰难的时候”,“防控措施一旦放松,就很可能出现新的传染病例”……

疫情期间,钟南山的名字反复出现在各种“提醒”“呼吁”中,他针对疫情有关防控情况作出一系列回应,字字千钧,仿佛一剂“定心丸”,迅速安抚了民众恐慌的情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网友纷纷热议:“看到钟南山就安心了”,“钟老,民族的脊梁,武汉加油!”一则#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的微博话题,更是凸显了大众内心对“三山齐聚克难关”的坚定期待。

人们对钟南山的信任,来源于对这位抗击“非典”英雄的集体回忆。2003年,在“非典”疫情愈演愈烈、人人谈“非”色变之时,钟南山却代表广医一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向广东省卫生厅慷慨请缨,“请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无异于“向我开炮”的请求,曾让许多人感到震惊。而他的态度很明确:“病人的生命重于一切。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钟南山的名字以及他所代表的精神,从那一刻起,直至今天一直被视为全国抗疫斗争中一面飘扬的旗帜。

17年后,世易时移,但钟南山心怀病人的医者仁心和注重科学、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的风格却从未改变。2月27日,在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上,他再次传递了引人热议的重磅信息。他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但未必发源于中国”;他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对突发性传染病持续性科学研究”,“CDC地位一定要提高,而且一定要有行政权”。他的话语对当下战疫、未来防疫来说发人警醒,乃至对抗疫的国际合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疫情终将过去,防控疫情的努力却永远在路上。有着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国士的担当的钟南山,将代表着一种民族精神,在防控疫情的道路上,为人们汇聚起无限的信心和力量。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0年第5期

钟南山 逆行而上,国士无双
钟南山 逆行而上,国士无双钟南山 逆行而上,国士无双
钟南山 逆行而上,国士无双钟南山 逆行而上,国士无双
钟南山 逆行而上,国士无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