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的游牧摇篮 解开千古之谜石

北方民族的游牧摇篮 解开千古之谜石

嘎仙洞《石刻祝文》拓片

北方民族的游牧摇篮 解开千古之谜石

嘎仙洞

米文平先生曾把寻找大鲜卑山和魏先之居称作“千古之谜”:

拉开历史的大幕,一场威武雄壮的戏剧在演出:2000年前,天下大乱,群雄蜂起,生灵涂炭。只见中原大地上,千里无鸡鸣,白骨蔽平原。三国演义刚烟消云散,八王之乱又引来十六国纷争。乱哄哄的序幕揭过,忽然杀出来一支小小的民族,跨过万里长城大喝一声:“拓跋鲜卑来也!”跃马弯弓,统一了中原,坐上北魏王朝宝座,整整148年。在观众席前排的历史学家,还没弄清这支人马的来龙去脉,就剧终落幕,散场了。

这样一个英雄的民族,只在历史画册抹上灿烂的一页就消逝了。他们来无踪,去无影。千百年来,多少历史学家为追寻他们的足迹,翻遍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魏书·序纪》开头提到拓跋鲜卑起源时,提到的“大鲜卑山”、“幽都之北”、“大泽”等特定地名,都极其笼统,后人很难指出其准确地点。故史家对拓跋鲜卑的最初居住地大鲜卑山始终不知在何处,甚至有人竟认为:“鲜卑山乃具神话之意味,未必能指出今为何地。”

要解开大鲜卑山和魏先之居之谜,首先要研究史料。公元554年成书的《魏书》,是中国正史之一,也是研究鲜卑的最重要的史料。清代,致力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魏源和清末史学家方式济对此问题都有研究,但无准确说法。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著名学者俞正燮、张穆、何秋涛、丁谦、屠寄、曹廷杰等对大鲜卑山的所在都不断苦苦求索。新中国成立后,马长寿、郭沫若、翦伯赞、唐长孺、吕思勉、林幹等学者亦对此有过论述。1961年9月2日,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到阿里河访问鄂伦春猎民,他也听说了嘎仙洞,但他没有想到这里就是《魏书》中所记述的鲜卑“祖庙”,史学家与鲜卑“祖庙”,失之交臂。尤其是1959年在呼伦湖畔的扎赉诺尔鲜卑古墓群发现以后,宿白、刘欢民、李逸友、郑隆等专家学者陆续发表了有关鲜卑文化遗存的文章,这些都为探索和破解大鲜卑山和魏先之居之谜奠定了考古学基础。只有史料和考古发现的结合才是解开历史谜团的一种有效方式。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呼伦贝尔各地不断发现鲜卑古墓,数百座“地下档案库”被打开,出土文物犹如一件件会说话的档案,为我们描绘了这些古墓的主人身份以及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979年8月和1980年1月、6月、7月,米文平先生四探位于鄂伦春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处的嘎仙洞,终于在1980年7月30日下午4时发现了北魏石刻祝文。经过1537个寒暑,今始重见于世。使人们能够沿着这个地理坐标,去探索拓跋鲜卑人以往的岁月。史学界争论了数百年的大鲜卑山方位和拓跋鲜卑的发源地两大历史谜团迎刃而解。大鲜卑山即今以魏先之居嘎仙洞为中心的大兴安岭北段,这一地区即为拓跋鲜卑最初的肇兴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