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灭亡时有1100万领土,明朝仅有350万,没有清朝就没有现在的960万吗?

蔓藤的幻想


以历史的长镜头看,疆域从来就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随着王朝盛衰不断变化的,这是必须把握的第一点。

通常情况来说,王朝强大时,疆域即向外拓展;王朝衰落时,疆域往往向内收缩。但又一点,基本盘大体是不变的。

从秦汉以来,历史上中国的基本盘由黄河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到明朝时确定所谓“十八省”概念,大体在350万平方公里,这个是确定的。

事实上,在清末中山党徒们闹革命时,也是嚷嚷着恢复明朝故地“十八省”而已,剩余的要么不要,要么送给金主日本人,可见当时是没有960概念的。

这种思潮的影响,以致武昌起义时,打出的旗帜即“十八星旗”,十八星者,即十八省也。这大概也反应了清末革命党的所谓明朝疆域概念吧。

所幸的是,革命党在辛亥年和1913年一再被袁世凯大总统挫败并一举荡平,其与日本人相勾结的裂国阴谋遂化为泡影矣。此中华之幸!

一般来说,对于疆域问题,很多人会把到达、臣服与有效控制相混淆。如西汉之西域都护府,其实只是武装使馆,并不能说明西域归于汉朝。

试想,就西域都护府这么点兵力,自保尚且不虞,哪里有能力去控制如此大的西域面积呢?

之后唐朝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些类似于西域、辽东之类的边缘地区,并不能算是有效控制,也就不能算是领土。

即便是西南地区,之前的大理国等,在元朝之前,其实也同样不能算领土,因为大理国等并不受中原政权的管辖,即便臣服,也只是表面意义上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汉唐宋这类典型的中原政权,其实际控制的疆域连18省都没有。有些地图炮在地图上乱画,甚至把阿留申群岛都划入某朝疆域,实在令人笑掉大牙。

如果地图开疆可以如此这般,何不越过蒙古草原,将整个西伯利亚乃至北极圈也划入古代中国的疆域?如果这样乱来,月球何尝不是自古以来的中国领土?胡闹嘛。

在之前各朝中,元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但说到其疆域,其实也很难确证,因为攻下并不等于控制,征服也不等于占领,很多地域其实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包括在元朝才南下的西南地区,即原大理国的云贵,即使被元朝征服,其实当地土司仍旧势力强大,到了明清两朝仍旧需要进一步征服治理。

或者说,直到清朝雍正年间,云贵等西南地区才彻底被纳入中央政权管辖范围之内。而在之前,仍旧是土司们的天下。

类似的情况,包括金川(民国之西康省)等地,也是如此,都是在乾隆时期才真正拿下并加以治理的。

从以上叙述可知,一些明粉们动辄将西南、西藏、辽东、蒙古、西域等地划拉到自己疆域范畴的做法,固然可亲可佩,但同样是至愚至蠢。

事实上,这些区域,最终都是在清朝才被纳入有效的管辖之下,即便如此,如蒙古、西藏也并不是完全的直接治理,而是地方自治权非常大的概念。

但总体来说,清朝将满洲(东北)作为陪嫁首次带入了中国范畴,如西域、青海、台湾都是以武力征服的方式,西南地区是在明朝基础上进步废除土司加入直接管辖,如外蒙古是通过结盟方式纳入有效控制,西藏是通过驻藏大臣加以间接控制,这1100万平方公里,总体是有效控制,但具体看,控制程度也是有别的。

但不管怎么说,清朝是切切实实的把这1100万平方公里纳入了大清帝国的范畴,这是国内外学者都公认的历史事实,无可辩驳。

当然,应该指出的是,原明朝或者说之前传统王朝把控的350万平方公里是基本盘,也集中了古代中国最主要的人口。

此外需要重点指出的是,清朝最大的贡献并不在于疆域,而在于人口的激增。所谓守土有民,有民才有土,无民则必无土,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没有这4.5亿人,在近代这种险恶的国际环境下,能不能保住这960万,恐怕还是疑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