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宣佈定向降準釋放5500億,對股市、樓市有何影響?


3月13日,央行宣佈3月16日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年內第二次降準 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央行表示,於2020年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


在此之外,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支持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以上定向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這是今年第二次降準。首次降準是在1月1日,當天央行決定於2020年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在此次降準之前,國家已經釋放明確的降準信號。


3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抓緊出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並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的降準力度,促進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支持,幫助復工復產,推動降低融資成本。


這次降準有點不一樣


跟首次降準相比,此次降準是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股份制銀行獲得額外定向降準。


何謂普惠金融定向降準?


央行自2018年起建立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年度考核制度,對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佔比達到一定比例的大中型商業銀行給予0.5個百分點或1.5個百分點的準備金率優惠。


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包括農戶生產經營貸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消費貸款、助學貸款、創業擔保貸款、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單戶授信小於1000萬的小型企業貸款、單戶授信小於1000萬的微型企業貸款。


也就是說,普惠金融服務考核達標了,商業銀行就能享受定向降準的優惠。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這類定向降準本身就是為了鼓勵銀行加大普惠金融服務,降低標準也可以讓銀行更多地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為他們提供更多低成本的資金。


央行宣佈定向降準釋放5500億,對股市、樓市有何影響?

資料圖:銀行工作人員清點貨幣。中新社記者 張雲 攝


為何股份制銀行要額外定向降準?


股份制銀行包括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等。


央行表示,此次對得到0.5個百分點準備金率優惠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同時要求將降準資金用於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並且貸款利率明顯下降,從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等普惠金融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股份制銀行差異化服務特色比較鮮明,不少銀行長期深耕細作民營、小微客戶,在服務特色產業、地區企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領域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在大型銀行之外,股份制銀行是普惠金融服務的主力軍,額外降準有助於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貸款支持。


有啥影響?


——推動降低融資成本 利好實體經濟


央行表示,此次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有效增加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每年還可直接降低相關銀行付息成本約85億元,通過銀行傳導有利於促進降低小微、民營企業貸款實際利率,直接支持實體經濟。


溫彬認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有助於實現精準紓困。隨著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落地,將釋放資金專門服務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薄弱領域,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提升金融紓困的精準度。同時,資金面的寬鬆還有助於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預計3月20日LPR將進一步下降,從而帶動企業融資成本下行。


如何影響股市、樓市?


——流動性增強 利好資本市場


從過往來看,降準往往會對股市構成利好。隨著市場流動性增強,有利於提振股市信心。


3月12日,美股暴跌,一週內出現第二次熔斷,全球有10多個國家的股市也因為暴跌而熔斷。


在此大背景下,受到降準預期等因素的影響,3月13日,中國A股探底回升。截至收盤,滬指跌1.23%報2887.43點;深成指跌1.00%報10831.13點;創業板指跌0.75%報2030.58點,收復2000點。


央行宣佈定向降準釋放5500億,對股市、樓市有何影響?

全球股市表現。來自wind


——穩定房地產市場信心


3月3日,央行等部門召開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明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中新網記者表示,降準不是為了房地產,是為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在“房住不炒”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的明確要求下,降準釋放的資金被嚴控進入房地產領域。


“但是,降準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降幅放緩,降準有助於穩定市場的信心。”張大偉說,降準後經濟活力會在一定程度上升溫,對於人口密集、已經進入調整期的一二線城市來說,資金會有所好轉,再加上巨大的剛需人口,有望有止跌的表現。但對於人口平穩或者外遷區域來說,房地產市場很難走出低迷。


未來還會降準嗎?


再次降準是否意味著開啟“大水漫灌”,穩健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


答案是否定的。


央行強調,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搞大水漫灌,兼顧內外平衡,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記者:李金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