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古塔”和“披甲人”有多嚇人?為什麼犯人一聽到就站不穩

《雍正王朝》這部清劇裡面皇帝時有說道:“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很明顯這是對犯錯之人的一種懲罰。不瞭解清代歷史的人是很難真正明白皇帝這句話的意思,畢竟“寧古塔”和“披甲人”這兩個詞是相對比較偏僻的歷史名詞。那麼“寧古塔”和“披甲人”具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犯人一聽到“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就會嚇得不輕?

“寧古塔”和“披甲人”有多嚇人?為什麼犯人一聽到就站不穩

“寧古塔”和“披甲人”二詞都與清代歷史有密切的關聯。

“寧古塔”是一個地名,位於我國的東北地區,在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境內。儘管如今的寧古塔地區已不是什麼特殊地帶,但在清朝時期寧古塔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清太祖努爾哈赤於明末萬曆年間在東北建立“後金”政權時,曾在寧古塔地區駐紮過軍隊。可以說寧古塔地區是清朝重要的發源地之一。

1644年,順治帝入關時帶走了大部分的兵力,當時的關內主要只有盛京和興京兩地有一些兵力在駐防。而東北地區畢竟是清朝的“龍興之地”,所以當時就有大臣向皇帝提議要重視關內的駐防和建設。加強關內駐防的建議後來被順治帝採納了。經過順治、康熙兩個時期的建設,清朝東北地區的駐防力量逐漸增強。在盛京、黑龍江和吉林等地先後設立駐防重鎮,寧古塔地區也因此成為了當時清朝統治東北地區的重鎮之一。

順治時期,吉林地區的駐防所在地就是在寧古塔,當時的駐防軍官稱為寧古塔將軍。直到康熙年間,寧古塔將軍的駐防地移至吉林,名稱也改為吉林將軍,而寧古塔地區依然留有都統等軍官在駐守。可見,寧古塔地區在清朝時期無論是政治因素還是軍事防禦,都具有不一般的地位。

“寧古塔”和“披甲人”有多嚇人?為什麼犯人一聽到就站不穩

“披甲人”則是指一群特殊的人。具體說就是指投降後繼續為所屬部族披甲征戰的人。一方面,披甲人雖然也披甲上陣,但因為是受降之人,地位不如一般的軍人高。另一方面,披甲人又不同於奴隸,他們的地位比奴隸要高,而且也可以使用奴隸。

在女真的八旗制度中,旗丁主要分三類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其中的“阿哈”是指奴隸,“旗丁”則是指女真人,而“披甲人”就是指歸降於女真的人,種族不一,有漢人也有朝鮮族等人。披甲人裡面又分為騎兵和步兵,分別名為“馬甲”和“步甲”。這些歸降的披甲人大多都是世代為清朝駐守邊疆,這裡說的邊疆不僅指東北一帶,清朝的西北邊疆也有披甲人在鎮守。

“寧古塔”和“披甲人”有多嚇人?為什麼犯人一聽到就站不穩

上文已經對“寧古塔”和“披甲人”兩個詞語的意思和歷史背景做了說明。下面就來分析下犯人對“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這句話聞風喪膽的幾點原因。

寧古塔地處清朝的東北地區,那裡是氣候惡劣之地,尤其是冬天,完全可以用冰天雪地來形容。只有關內的土著人以及世代駐守在寧古塔一帶的披甲人早已適應了那裡的環境,其他地方的人去寧古塔是很難受得了那裡的氣候環境。東北一帶雖然是清朝的發源地,但無論是清帝入關前還是入關後,關內的發展都比不上關外的一些地方。在基礎設施建設、人們的生活條件等方面,關內都比關外的一些地方要差不少。而且東北一帶山林又多,當時未開發的地區不少,猛獸時有出沒山林間。可以說寧古塔地區在當時就是一個氣候惡劣、生活不便而且還有猛獸出沒的偏遠落後地區。

所以,不難想象,犯人在聽到自己要被流放到寧古塔時會是什麼感覺。犯人被押往寧古塔的途中,一是有可能被凍死或是餓死;二是要承受被野獸襲擊的風險。這每一條都是很致命的潛在危險。即便犯人能活著到達寧古塔,那裡的惡劣氣候和生活條件也將成為長期的考驗。而氣候和生活條件還只是犯人要面臨的一個考驗而已,寧古塔的披甲人也不是好伺候的。

“寧古塔”和“披甲人”有多嚇人?為什麼犯人一聽到就站不穩

上文已經說了,寧古塔的披甲人是一些歸降於清朝的人。歸降對於披甲人來說本身就是一種侮辱,而歸降後還要被安排在邊疆惡劣之地為清朝披甲上陣守邊。可以想象披甲人的脾氣不會好到哪裡,犯人被安排給他們做奴隸,是不太可能受到善待的,捱打捱罵應該是常有的事。此外,這些被髮配寧古塔為奴的犯人還要參與當地的開發與建設,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勞作,這將是犯人們的又一大考驗。

縱觀上述內容可知,清朝時期被流放到寧古塔為奴的犯人不僅要承受寧古塔地區惡劣的氣候環境,而且還要經受披甲人暴脾氣的考驗。對於犯人來說,被流放寧古塔為奴雖不是死刑,但無疑也是一種極刑。所以,也難怪犯人在聽到“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時會大驚失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