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思考》:3個方面掌握系統思考的能力,幫助我們正確決策

本文字數3622,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

轉發私信我回復【思維導圖】可獲取高清版。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系統思考》。


本書作者是丹尼斯·舍伍德曾就讀於劍橋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以及倫敦商學院。他曾以合夥人身份在德勤、普華永道任職12年,後擔任高盛的執行總監。


這本書是丹尼斯·舍伍德教授系統思考能力十幾年來的經驗所得,書中列舉了大量運用系統思考解決問題的案例,並詳細闡述了什麼是系統思考,為什麼需要系統思考,如何使用系統循環圖來思考問題,是一本比較詳實的介紹系統思考的入門書籍。


本書思想核心是:如何才能掌握系統思考的能力?系統思考本質上就是一種整體性的思維方式,它要求我們用整體的觀點觀察周圍的事物,看清事件背後的結構和各要素之間的互動關係,並主動地“建構”和“解構”的思維能力。要掌握系統思考的能力,必須認清系統中的增強迴路和調節迴路,並學會利用系統循環圖來幫助自己實現系統思考。


《系統思考》:3個方面掌握系統思考的能力,幫助我們正確決策


01、我們為什麼需要系統思考


我們需要系統思考原因有三個:系統思考可以轉變我們單向的思維模式;系統思考可以讓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系統思考可以看清事物之間存在的延遲現象。


1、轉變單向思維模式


系統思考是一種整體性的思維方式,要求我們從不同角度、多個方面看待問題,而不能只看到一個單方面的問題。


比如,一家大型零售公司,為了擴大銷售額,在第一季度推出了多種促銷手段,包括廣告宣傳、商品折扣等等。這些手段都非常成功,使季度銷售額增長了40%,但緊接著在第二季度,該零售公司的銷售額卻突然下降了40%。


下降是因為第一季度搞促銷活動,吸引了許多顧客提前購買,事實上總需求容量並沒有提高,到了第二季度的銷量下降。這就是隻看到部分,沒有看到整體的單向思維模式。


銷售人員只看到了一個因果關係,為了提高銷售額,推出促銷手段,這只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問題看似解決了,但實際上並沒有,還有可能引發出其他問題。


比如,第二季度銷售額下降。因此,在遇到問題時,只是看問題的表面或者某個方面,而看不到隱藏在問題背後一些本質上的結構性行為。


這樣在解決問題時,也只是把問題從系統的一個部分推移到另一個部分,沒有進行徹底地解決,而且當事者也未能察覺到。這樣,就導致了今日解決問題的方案就成了明日出現問題的原因。


《系統思考》:3個方面掌握系統思考的能力,幫助我們正確決策


2、透過現象看本質


比如,庖丁解牛故事,庖丁殺牛的技術非常牛逼。他殺牛的時候,看到的不是牛的表面,而是牛的肌肉、骨骼和關節等各個部位之間的聯繫,他順著牛的身體結構,用不了一會兒時間就把整頭牛拆解下來的零部件,被完美地肢解了。

在庖丁眼中,牛隻是各個部分構成的一個整體,只有看到牛身上各個部分之間的關係,並且理清了這些關係的相互作用,才能做到一刀下去,切中要害。


3、事物的延遲現象


萬事萬物都會存在滯後的現象,也就是時滯。


比如,我們涮火鍋。當我們調節了溫度之後,他不會馬上就熱,過一段時間才會發生變化。這就是滯後性,也可以理解為延遲。而系統思考能幫我們看清事物之間存在的這種延遲現象。

這種情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很常見,但卻難以被人們發覺,這是因為滯後性通常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延遲才會被反映出來。


《系統思考》:3個方面掌握系統思考的能力,幫助我們正確決策


02、增強迴路和調節迴路


在系統思考中有且只有兩種迴路,增強迴路和調節迴路。這兩個迴路是理解系統思考的關鍵因素。


迴路簡單說就是一種閉合的因果循環。在迴路當中包含了兩個要素:一是實體,二是關係。像雞和蛋就是實體,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就是關係。


而在關係中又分為兩種,正反饋和負反饋。正反饋指的是一個實體如果表現出增強,另一個實體也表現出增強的狀態。


比如,銷售量增加了,收入就增加了;而負反饋就是一個實體增強導致另一個實體衰弱。

比如,成本增加了,利潤就減少了。所以也就是說迴路要存在兩個以上的實體,實體之間是存在正負兩種回饋的關係。


《系統思考》:3個方面掌握系統思考的能力,幫助我們正確決策


1、增強迴路


舉個例子:


流感傳播就是一個增強迴路,由於病毒可以經過呼吸道傳染,使得病的人越多,傳染性越大,進一步導致染病的人越多,最終造成一場全球性的疾病。


雖然這些事情,成長的速度很慢,但是它們背後都隱藏著一個或者幾個“增強迴路”。


比如,我們有某一家超市的會員卡,裡面還有很多錢,當這家超市要倒閉的謠言傳出來,一些人肯定會想萬一是真的呢?於是,很快就有很多人在這家超市去排隊購買,害怕萬一真倒閉了,卡里面的錢就花不出去了。

這更堅定了大家認為超市倒閉的想法,並開始給更多的朋友打電話、發微信,告知他們趕緊去消費的消息,這導致更多的人去消費。如此一來搞得形勢越來越緊張。


增強迴路有個特點,就是不存在負反饋,事物之間的關係全部都是正反饋。因為事物之間的關係全部都是增強的效果,都是一方力量上漲,另一方的力量也隨之增加。


如果事件本身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就會越來越好,相反,如果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則會越來越差。增強迴路能夠不斷推動局勢的強化,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一旦迴路形成,就會開始不斷地增強。


沒有一個增強迴路可以獨立存在,在不同時間或是條件下,它都會碰上一些限制因素,而這些限制因素就是調節迴路。


2、調節迴路


比如,我們往杯中倒咖啡。首先我們對往杯中倒多少咖啡有個目標,這時我們往杯中倒咖啡,隨著倒得越來越多咖啡不斷增加,離我們期望的差距越來越小。

於是,我們開始減緩動作,當然,咖啡還在緩慢地流入,咖啡也在慢慢地上升,這就意味著差距越來越小。最後,咖啡到了我們的期望值,我們也不會倒了。


這個例子,在我們生活中太常見了。作者說,這個過程就是我們的手、腦、眼和杯子、咖啡等構成的一個系統,而我們心裡對咖啡多少的期望值就在整個系統中起了調節作用。


調節迴路的變化是慢慢趨於穩定的,如果這個迴路呈現下降趨勢,開始時會下降得很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下降的速度會越來越小,最終不再下降,達到一個穩定的平衡狀態。


如果事情呈現上升趨勢,開始會上升得很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升速度也會越來越慢,最終不再上升,達到一個穩定、平衡的狀態。


在系統思考中,除了增強迴路和調節迴路之外,還有一個能影響這兩種迴路的東西,叫做延遲,也就是滯後性。延遲不是一個孤立的因素,它附著在增強迴路或調節迴路上。


比如,調節迴路的特點是平滑、穩定地向一個目標前進,如果存在延遲,就可能產生其他問題或者調節過頭的現象。人們在干預系統時,如果一開始變化不是特別明顯,就會採取一些矯正過頭的措施。


《系統思考》:3個方面掌握系統思考的能力,幫助我們正確決策


03、如何掌握系統思考


掌握系統思考書中一直圍繞著系統循環圖。系統循環圖也叫因果迴路圖,因為它用因果關係鏈表示系統的結構。


比如,自然界的雨水循環系統,地面水蒸發形成水汽,水汽遇冷變成水滴,水滴越積越多形成雨流回地面。

而系統循環圖就是在紙上畫出這個循環的過程,原因與結果之間用單向箭頭表示,由因指向果,最後形成一個閉合的迴路。

它的特點就是循環往復,就是從每一個節點出發,最後都能回到自身,這是一個圓環的形狀。


1、準備工作


準備一張A4紙和筆,選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這些是進行系統思考的基本準備。


2、找問題


在紙上寫下你工作或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或是非常困擾你的問題。如果問題經常出現或者越來越嚴重,說明問題背後有增強迴路;相反,一次性的問題背後就沒有迴路。


3、找原因


思考這個問題可能發生的原因有哪些,即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你可以把問題寫在一張紙的中間,在問題周圍寫上三到五條原因。


4、找後果


找出現在的問題可能進一步導致的後果。


5、找回路


所謂的找回路,就是說思考我們找出問題原因與問題導致的後果之間有沒有相互連接和閉合的迴路。

如果有,就用帶有箭頭的直線標出,從原因指向結果,如果原因和結果之間是正反饋的關係,在箭頭處標記一個加號,如果原因和結果之間是負反饋的關係,在箭頭處標記一個減號。


《系統思考》:3個方面掌握系統思考的能力,幫助我們正確決策


注意事項:


1、不要使用動詞,要使用名詞


人們通常傾向於使用動詞來描述相應的行動,而不是一個與之等價的名詞。如果你能夠堅持使用名詞以強調行動的內容,你會發現你的系統循環圖會顯得乾淨很多。


比如,使用“服務質量”而不是“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使用“處理能力”而不是“確保我們能處理”,使用“削減成本的政策”而不是“削減成本”。


2、注意箭頭的方向


要注意箭頭的方向,箭頭方向代表了特定的含義。在系統循環圖中,箭頭被定義為因果的互動,從原因指向結果,所以箭頭的方向一定不能畫反,不然很可能會陷入思考的誤區。


最後的話:


書中有很多好的案例,應用也比較廣泛,比如,決策、團隊工作和領導力、公共政策等等。建議感興趣的朋友看一下書籍。


系統循環圖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找出一個問題中的原因及後果有哪些,還能分析出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重點是幫助我們看清是增強迴路還是調節迴路,如果是增強迴路,就要找個可以調節的因素,讓增強迴路變成調節迴路。


當然,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往往都比較複雜,包括多個增強迴路或調節迴路,這時候用系統循環圖能夠直觀地看到迴路有哪些,之間是如何作用的,找出最為關鍵的因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轉發私信我回復【思維導圖】可獲取高清版。


《系統思考》:3個方面掌握系統思考的能力,幫助我們正確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