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廣西田林“風流街”的文化在傳承

看廣西田林“風流街”的文化在傳承

  曾聽過廣西田林縣的一段壯劇,裡面的歌詞翻譯成漢語的意思是:“壯劇山歌一大籮,風流街上我唱歌”。這歌詞,唱得真灑脫!在“風流街”上唱歌,真讓人琢磨不透,不敢想象?就此,那就讓我們去弄個明白吧!

  據瞭解,“風流街”是廣西田林當地的一種民族傳統文化,一直在傳承。就是每年三月趕歌圩,青年男女趁此機會對歌相親,民間俗稱為“風流街”。  

看廣西田林“風流街”的文化在傳承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古老而獨具魅力的壯劇藝術,是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壯劇又叫“壯戲”,是在壯族民間文學、歌舞和說唱技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由於地域環境、方言、音樂唱腔、表演風格及伴奏樂器的差異,產生了廣西的北路壯劇、南路壯劇、壯族師公戲等分支。2006年,壯劇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看廣西田林“風流街”的文化在傳承

  壯劇最為突出的為“北路壯劇”。據史冊記載,北路壯劇誕生於乾隆三十年,起源於廣西田林縣舊州鎮。北路壯劇的音樂經過藝師的不斷改革、發展,至今已有三十六聲腔。“正調”唱腔是北路壯劇的主要唱腔,由舊州山歌發展而成,調式穩固明朗,旋律恬靜優美,素來男女通用。  

看廣西田林“風流街”的文化在傳承

  壯劇用本地壯話演唱,不少民間諺語、俚語、格言膾炙人口,主要伴奏樂器馬骨胡是壯劇獨特的樂器。壯劇在田林各個鄉鎮非常活躍,群眾文化基礎很好!每個鄉、每個村,都有自己的壯劇團。有些壯劇藝人從小就開始學習壯劇。  

看廣西田林“風流街”的文化在傳承

  田林壯劇內容涵蓋社會的方方面面,一些優秀劇目曾獲自治區和國家級獎項。2007至2009年,田林縣曾連續三年成功舉辦壯劇文化藝術節,吸引了海內外眾多專家學者。2009年,田林縣被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授予“中國壯劇之鄉”榮譽稱號,以“北路壯劇的發源地”為旗幟,傳承發展”弘揚這一優秀傳統文化,活躍少數民族地區文化,促進各民族和諧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看廣西田林“風流街”的文化在傳承

  北路壯劇歷史悠久,集中反映了壯族人民的生活狀態,體現了壯族人民的聰明才智,並於2006年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馬骨胡是壯家人的心靈之琴,是壯劇的主要伴奏樂器,與壯劇同生共榮。而壯劇的唱腔起源於本地山歌。馬骨胡、壯劇和原生態山歌三版塊,從樂、戲、歌三方面全方位向觀眾展示富有濃郁地方民族特色的壯劇藝術。馬骨胡向眾人展示了壯劇音樂的起源和創新發展形式。  

看廣西田林“風流街”的文化在傳承

看廣西田林“風流街”的文化在傳承

  ​  近幾年來,為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壯劇藝術,田林縣從娃娃抓起,成立了少兒壯劇班,辦好壯劇技藝傳承學校,精心培育壯劇新苗子。  

看廣西田林“風流街”的文化在傳承

  田林北路壯劇藝術節主要是以“弘揚北路壯劇文化、保護文化遺產、展示文明田林、建設和諧田林”為宗旨,通過組織富有特色的文化、旅遊、經貿等活動,擴大田林縣的影響,充分體現田林縣“中國八渡筍之鄉、北路壯劇文化發源地、廣西林業大縣”這三大名片的內涵,促進田林與各地的合作與交流,推動經濟社會事業的健康發展。(圖文:卓越)

看廣西田林“風流街”的文化在傳承

看廣西田林“風流街”的文化在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