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为什么《绝对信号》以”现代主义话剧“的身份走入文学史吗


说起“话剧”总能想起家喻户晓的《雷雨》,而中国现代话剧也是由此走向成熟的,然而在这之后呢?“话剧”又经历着怎样的探索呢?说出来你可能会吓一跳:国防戏剧、广场戏剧、新歌剧、样板戏……

转眼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随之席卷而来,现代“话剧”也由此迎来了新的契机——现代主义话剧。而高行健的戏剧作品《绝对信号》在现代文学史上被誉为“舞台上的现代艺术尝试”,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那么,我们便说说《绝对性号》这部话剧,为何就能称得上“现代主义”?

你知道为什么《绝对信号》以”现代主义话剧“的身份走入文学史吗

曹禺

时代论——“文革”后戏剧创作迎来了思想大解放

  • 问:现代主义话剧在新时期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 答:“文革”后戏曲空前繁荣下所面临的新的危机——“表演艺术陈旧、凝固化”。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答,在讨论《绝对信号》里的“现代主义”之前,其实不妨先了解下当时戏剧创作的环境。法国学者丹纳曾在他的《艺术哲学》里提出过“三因素”说:种族、时代、环境影响着作家创作和文学的发展。这种“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带给了我们崭新的视角

《绝对信号》创作于“文革”结束之后的大环境里,其中诞生的戏剧现代意识也和时代息息相关。

你知道为什么《绝对信号》以”现代主义话剧“的身份走入文学史吗

文革样板戏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现代主义话剧的诞生和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

1、内因——不再被束缚住的“话剧”,不断朝着自我调整的方向发展

首先,“文革”时期的“革命样板戏”是当时官方提倡的戏剧作品,它让创作完全陷入了机械化的劳动之中(具体创作情况如下文备注),戏剧创作的样板化无论在艺术的表达形式,还是内容意义上,都造成了一种束缚。

备注:当时以“四人帮”为首的“极左政治”提倡“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为工兵农”服务,使得革命样板戏题材只限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历史,塑造高大全的英雄人物,以及运用“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的三结合方法。文艺作品失去了启蒙性,而沦为了政治工具。

那么,在思想解放的社会主题之下,话剧文学也迎接来了新启蒙时代

:从揭批“四人帮”的政治讽刺剧,到逐渐发展到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此时戏剧创作实现了久违了的自由的发展,话剧作家的意识能也再次通过戏剧文学作品传达出来。也因此,重新回到现代化道路上中国话剧文学,也因此迎来了再一次的繁荣

你知道为什么《绝对信号》以”现代主义话剧“的身份走入文学史吗

《绝对信号》剧照:戴帽子的小号,还有黑子,和女孩蜜蜂

而这种繁荣是一种“回到正轨”的说法,其实“样板戏”控制下的现代话剧文学,已经又如同“五四时期”一样落后于世界的大浪潮。这要求80年代的话剧创作要求真正的“繁荣”,将陈旧、凝固化的表演艺术抛弃,寻求新的出路——这是中国现代话剧文学“繁荣”后的危机,也可以说是现代主义话剧出现的契机。因为它源于话剧自我的调整发展,而解决的途径便来自西方现代主义思潮。

2、外因——第二次接受西方文化的高潮

“文革”后80年代文学在“改革开放”的号召下,西方现代文化和现代主义思潮涌入了封闭近乎四十周年的中国,表现主义、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手法也被运用在了现代话剧上。《绝对信号》之所以成为“现代主义话剧“的代表,也是在于对于西方现代主义手法的模仿,将其中国本土化

你知道为什么《绝对信号》以”现代主义话剧“的身份走入文学史吗

探索论——《绝对信号》剧本里体现的“现代主义”特色

小说《绝对信号》其实讲了这样子一个故事

待业青年“黑子”和车匪一起合伙盗车(运动物资的列车),不了车上除了老车长,还有“见习车长”——他的发小“小号”,随后两人共同的恋爱对象“蜜蜂”也上车了。老车长和车匪在不断较量,黑子、小号、蜜蜂三人之间也在爱情、正义的问题上,爆发了激烈的矛盾冲突。最终黑子幡然醒悟,帮助众人制服了车匪,列车亮起来绝对信号——红灯,安全抵达。

大致浏览下《绝对信号》的故事梗概,我们不由产生疑惑,话剧的“现代主义”何在?

你知道为什么《绝对信号》以”现代主义话剧“的身份走入文学史吗

《绝对信号》入场券

其实,我们首先需要理解“现代主义”——

  • 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他涉及了诸多艺术领域,也包含了许多流派,例如表现主义、意识流等等。但是复杂的价值取向也显示一种共同的趋势: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普遍运用象征隐喻以追求艺术的深度,在更深次上思考“人”的问题。

我们从内容、形式两个角度来分析——

1、内容角度:《绝对信号》有着对于“人”的深度思考,但是也有着“时代”下的局限性

正如上面对于“现代主义”的解释,《绝对信号》深入思考了人的困境,我举几处例子来展示话剧中反映的复杂关系:

①……

蜜蜂 将来等你找到了工作,我想那时候我也会有工作的,咱们就可以结婚。

黑子 可我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我已经等了三年多了。我太天真不应该让我姐姐顶替。

……

车匪 你说个数!

黑子 够娶个媳妇的。

车匪 想玩女人啦?够你玩的。(笑)不止一个。咱这朋友交得吧?喝一杯去。这趟干好了,我带你到广州特区去一趟。弄批洋货回来。从女人带的金表,到穿到大腿根的丝袜子,那娘儿们要的可就全有了。(车匪推黑子下)

解读:当时那个时代,工作流行“顶替”的方式,善良的黑子将机会让给了姐姐,自己一个四肢健全的青年也竟然因此失去了就业的机会,为了给蜜蜂爱情上的保障,迟迟不肯结婚,甚至走上了“铤而走险”的道路。

你知道为什么《绝对信号》以”现代主义话剧“的身份走入文学史吗

那时候的载人列车


小号 我爸说在铁路上给我找个事。这活我最多干一年,一转正,就想办法调到歌舞团吹我的小号去。

黑子 你呀,别不知足了。

小号 这不是知足不知足的事,这你还不理解。号,是我的第二生命……

解读:小号在话剧中有个当“局长”的爸爸,自己得到黑子梦寐以求的稳定工作,但是自己却爱着“吹号”,也就是艺术。同时,他也有着爱着蜜蜂,能给蜜蜂最好的,却得不到蜜蜂的爱。

你知道为什么《绝对信号》以”现代主义话剧“的身份走入文学史吗

运货列车纪念邮票

综合分析——我在这里举的例子,能较好的让大家了解黑子、蜜蜂、小号三人对应现实处境:现实条件的五年造成了他们三人现在尴尬局面,以及其他生活方面的遗憾。然而不同于一般现实主义题材的话剧揭露一个社会问题,整部剧本又透过这三人,窥见了80年代这一辈的年轻人的生存困境——无力改变现实的虚无感。紧接着,矛盾在黑子劫车这件事情上爆发,标题“绝对信号”除了列车红灯亮了,故事有了结局,列车安全,这其实隐喻着心灵信号——黑子通过了“人性考验“的信号。《绝对信号》在关于“人”的思考上远远超出了浅层的现实问题揭示。

你知道为什么《绝对信号》以”现代主义话剧“的身份走入文学史吗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在梳理故事情节也不难发现,这种“深度”依然有着他的思想局限,话剧的现代性体现在对以黑子为代表的“人”的解读,但是在最终处理方式上,依然以维护群体利益为准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体性。

这主要取决于当时文革后的大环境下,现代人的个体思维还收到样板戏那种为群体的文学思维的限制。

2、形式角度:《绝对信号》在故事结构、舞台语言、人物内心上做出了突破

《绝对信号》中有许多现代主义的戏剧手法,突破了传统的戏剧的形式,他们打开戏剧创作的新的维度,开启中国现代戏剧的新的时代,这便是《绝对信号》被称为现代主义的小说的主要原因:

你知道为什么《绝对信号》以”现代主义话剧“的身份走入文学史吗

剧照:小号和蜜蜂

话剧舞台语言:话剧终究是一种舞台的艺术,我们首先要提到是《绝对信号》在剧本中运用的大量超现实的光影和音响,例如:

黑子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仿佛要入睡的样子,舞台上全黑。以下是黑子的回忆。舞台中央,蓝色的光圈中,黑子拥抱着蜜蜂,闭着眼睛。以下的表演,尤其是前面的一段,是有节制的,声音遥远,动作也较少,以便同现实相区别。

除了为了调整场景,使得剧本所呈现的舞台更加具有艺术魅力之外,上述文中“蓝色”的灯光代表黑子的回忆的方式,是在现实不可能出现,但是这样子的舞台语言对于我们来说却没有理解的障碍,反而使得我们更好理解现实中黑子的情绪

此外,也为全剧本中浓厚的主观化色彩提供了便利。

你知道为什么《绝对信号》以”现代主义话剧“的身份走入文学史吗

从这幅画作中,我们不难看出现代主义和写实主义之间的区别


②开放的故事结构:《绝对信号》是“无场次话剧”,也就是说不同于《雷雨》之类几幕几场的方式,在《绝对信号》展示车厢内发生的事件的时候,常常会出现现实、回忆、想象三个时空间之间的交错和变化,例如:

以下是黑子的回忆。舞台中央,蓝色的光圈中,黑子拥抱着蜜蜂,闭着眼睛。……

……

蓝色的光圈骤灭。昏黄的光缆中,黑子仍坐在椅子上,手扶着头。蜜蜂低头坐着。蹲在车门边上的车匪,伸直了两腿,摆出更舒服的样子。小号拿灯从平台上进入车厢,碰着车匪伸直的腿。

《绝对信号》原本简单的故事:黑子劫车——黑子醒悟,由于插入了黑子内心世界的,让其无比客观清晰的故事,变得凌乱起来。一头是对错分明的劫车事件,一头是对黑子无奈内心的解读,现实的情节时不时和人物复杂、半开放的内心世界纠结在一起,我们需要一面循着人物的内心,一面梳理这现实故事的脉络。

你知道为什么《绝对信号》以”现代主义话剧“的身份走入文学史吗


而在这过程中,话剧剧本《绝对信号》多呈现也就不再是单方面的道德谴责,还有对于黑子代表的背负虚无感的青年的理解、同情,以及对于现实问题错综复杂根源的追溯等等,他给我们了一个十分开放式的结构,区别于以往现实主义的话剧“有序”的表达,使得我们对于文本的理解不在局限于一个极端


所以为何说《绝对信号》是“现代主义话剧”,需要结合时代、作品本身来看:

虽然《绝对信号》这种“现代主义”的手法在我们现代的人看来不见得有多么创新,但是对于文革后戏剧重新回到探索的道路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稳稳接住了戏剧表演形式的僵化,是中国再次和国际文学思潮接轨的成果,在艺术形式、内容上,也为后来的话剧创作打开了新的大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