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富人通行的投資邏輯:投機在中國,保值在海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步入高速發展期,投機行為充斥著各行各業,房地產、股市、金融、互聯網甚至實業。“投機在國內,保值在海外”成為眾多高資產人士的共識。

當然如果覺得“投機”兩個字過於扎眼的話,“改革紅利”就顯得溫情脈脈很多。而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之後,便不約而同的將部分資產投資於海外。“你沒有放棄任何地方,卻擁有著全世界。”


當前富人通行的投資邏輯:投機在中國,保值在海外


購買力的縮水

貨幣是衡量事務價值的尺度,如果其離開了事務本身只是純數字,而金錢的購買力則能更好的展現財富。

有金融人士曾經問一個投資人,如果銀行1年定期存款給10%,你覺得滿意麼。他說:保本、短期還這麼高自然是挺滿意的。

這個定期存款利息銀行真的給過,那就是在1994年,而世界銀行的數據統計,1994年通貨膨脹的官方數字是20.6%;10%-20.6%=-10.6%;賬面收益率-通貨膨脹=負收益。


當前富人通行的投資邏輯:投機在中國,保值在海外


蘇聯解體時,盧布對美元貶值近200倍,蘇聯舊時代的富人們攥著大把盧布,卻失去了未來。而悲劇也正在發生,原本的資源大國委內瑞拉,貨幣近4年貶值99.7%,全國人生活陷入極度貧困。

我們的一生,始終重要的就是,保存購買力:換掉購買力急劇貶值的資產或(貨幣),購入購買力穩定“保鮮”的資產或(貨幣)。為什麼國際市場一旦產生大波動,美金、日元會開始上漲,那就是購買力避險。

委內瑞拉和蘇聯,因為貶值的太極端,人們可以意識到。可現實中最可怕的往往是溫水煮青蛙。如果某個國家購買力的縮水沒有那麼極端,但每年都6-8%,長期積累下來也是巨大消耗。身處這個環境的民眾,漸漸發現自己似乎生活水平下降了,但又想不通為什麼。

10秒鐘,看懂人民幣發行量和GDP發展歷程。過去近20年,人民幣發行量速度遠超美國,而美國GDP遠超中國,人均GDP更是被秒殺。這也可以作為為什麼人民幣會繼續貶值的底層邏輯之一。


人民幣10%不如美元5%


人民幣世界

大陸的通貨膨脹,統計數字失靈,因為"善意"的剔除了房價等敏感因素。如果參考房價上漲的速度,最近幾年8%-10%是有的,有趣的是,去年人民幣對其他主流國家貨幣的貶值比率也大概是8%—10%。

當把高收益的"面子",扣減通貨膨脹只剩下裡子。你會發現雖然高利率,但越做越虧。6-8%的賬面 減去 8%-10%的通貨膨脹=負數的實際收益。


當前富人通行的投資邏輯:投機在中國,保值在海外



美元世界

美國的通貨膨脹比較標準,綜合了房價、消費品等各類資料。3%以上的通脹就是嚴重通脹,需要引起政府的足夠重視,一般來說長年的通脹數據維持在1-2%。5-6%的賬面 減去 1%-2%的通貨膨脹=長期正向收益。

面子還是裡子?自己的錢,恐怕還是多些實惠好中國80-90年代通貨膨脹超過10%,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可以給到9%,但是幸福麼?所以高收益表像毫無意義,需要擠掉通脹的水分,才會得到真實的價值增長——實惠的裡子。

在中國做理財,將資金放進順應趨勢的資產類別裡,遠遠比糾結於多賺少賺1%,更為重要。而在美元的收益體系中,只需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標準資產,簡單的多。


當前富人通行的投資邏輯:投機在中國,保值在海外


投機在國內,保值在海外


北大教授、經濟學家周其仁總結,中國過往十年,是放水十年,“水大魚大、水混魚雜”。我自己的感受是:國內現在,處在社會達爾文主義,每個人都在拼靈活、扳手腕,而賺錢,是最高的道德指數。

因為不趕緊賺錢,根本趕不上M2鈔票的增值速度。生活水平被遠遠甩在時代背後,所以國內有很多用“時代拋棄你”做標題的討厭文章,但它反映了集體的社會恐懼。

上圖來自世界銀行,對廣義貨幣的統計,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和美國,起點相同,但貨幣量的差異越來越大,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做外匯管制,匯率將會拉大。因此,所有國民財富的守護,關鍵點就在保“7”。


當前富人通行的投資邏輯:投機在中國,保值在海外


對比北京和香港兩地,感受完全不同。北京放眼望去總是有很多工地,可以抱怨烏煙瘴氣,但另一種解讀是,有活力,有機會。中國就是一個大α阿爾法,贏家將收穫巨大財富,輸家自然會很慘。因為投資中的α ,本身是一種零和博弈。

香港、日本或美國,很少看到批量動工的項目,格局已定,規則已經明確,大家要做的是,資產配置,獲取正常β收益。投資中的β,就是放棄超越市場,追求穩定跟隨市場的增長。

所以,“投機在國內,保值在海外”,你沒有放棄任何地方,反而擁有全世界。


未來沒有海外資產將是最大的風險


一位朋友跟我說,她老公的一位大學同學,是高盛執行董事(executive director),前幾天她們在香港聚會,聊了一晚上,他的一句話深深戳中了局中人:“未來十年,沒有外幣資產將是最大的財務風險。”

什麼是外幣資產?比如海外保險、海外不動產,都可以兌換成美金計價資產。從國內看,不含房地產,人民幣每年通脹9.9%。今年僅僅三個月,人民幣對美金貶值9%,通脹+貶值,裡外裡損失很大。美金長遠來看價值會更穩定,多元化配置資產在這個時代愈發重要了。


當前富人通行的投資邏輯:投機在中國,保值在海外

對於中國內地家庭而言,境外投資的第一站,首選地點為香港。而首選投資選項則為最為穩健的保險類產品,香港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如:美元計價香港保單等。

香港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多為美元計價,可以為中國內地家庭抵禦人民幣匯率貶值風險,亦可以為家庭資產帶來高額回報。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又處於高位,目前購買香港保險產品的中國內地人士,在 20 至 30年後才會提取保單所帶來的收益。

鑑於 20 至 30 後中國內地 60 歲以上老齡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 25 至 30%,一個人口如此老齡化的國家絕對無法實現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則那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遠低於目前水平,此前在人民幣兌美元處於高位之時購入美元保險產品的內地人士將大大獲益。(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