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鬆:牢牢抓住疫情帶給金融科技的機遇

巴曙松:牢牢抓住疫情帶給金融科技的機遇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金融企業在復工後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從實際運行效果來看,各家金融企業線上化辦公總體上能滿足工作需要,維持業務的正常運營。對金融行業而言,此次疫情讓監管層到各個金融機構都充分意識到了金融科技的重要性,金融科技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敬請閱讀。

巴曙松:牢牢抓住疫情带给金融科技的机遇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社會戰“疫”期間,公眾的工作和生活習慣發生了較大調整,其中最為突出的趨勢之一,就是全社會非接觸性社會形態特徵得到加強,最大化地減少線下接觸,儘量通過線上交流來完成工作和生活中的必須事項。

金融企業復工後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通過輪崗、非現場辦公等方式,將此前需要現場集中完成的前、中、後臺業務更多地通過線上來進行和開展。

這些前、中、後臺業務包括獲客、路演、營銷、調研、簽單、風控、運維等多個業務環節,從實際運行效果來看,各家金融企業線上化辦公總體上能滿足工作需要,在最大化減少線下接觸和交流的同時,維持業務的正常運營。以通常所討論的ABCD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為核心的金融科技在此過程中起到了較好的支持作用。

金融科技戰“疫”優勢與不足並存

金融科技本身就關注數字化、線上化、遠程化、可視化和智能化這幾大主要特徵,以數據為基礎,建立多功能全流程端到端的系統,實現多用戶多終端異地併發辦公,智能化地協助應對問題並給出解決方案,同時以圖形、圖像等直觀方法呈現在人們面前。

例如,以金融行業中的盡職調查環節為例,金融企業中傳統的盡職調查過程需要在一套嚴格的流程上,強調己方人員在對方現場履行完盡職調查程序,以實現事前風險控制和評估的目的。

在金融科技的支持下,盡調人員可以首先通過人臉識別和CA技術登錄到相關的APP系統打開視頻通話功能,基於GPS、LSB多模定位以及AGPS輔助定位技術畫面即時顯現人員身份、時間及所在位置等詳細地址。再通過手機攝像頭,讓盡調人員可以觀察到項目內外部以及周邊環境情況,並實時將影像信息存儲在區塊鏈雲平臺上,保證盡調信息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

同時,盡調人員在訪談現場相關人員時,也同樣可以用到人臉識別和身份認證模塊對被訪談人員的身份信息進行比對核驗,以防冒用身份的現象發生。

此次金融企業戰“疫”期間,金融科技的應用也體現和暴露出一些不足。首先是部分金融企業準備不足。儘管金融科技在技術層面已經快速發展,並且開發出了許多應用和解決方案,但部分金融企業此前仍然會出於慣性而習慣性地依據已有的規章流程,要求人工化完成各個環節的工作。

對於突發疫情導致的在線辦公需求,一些金融企業對應用金融科技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準備不足,不少員工對金融科技本身及其應用的瞭解也相對有限。從戰“疫”期間的實踐中看,目前一些金融企業對於科技的應用還更多地停留在線上會議、VPN連通的階段,離通過利用金融科技智能化地改造業務流程還有一定的距離。其次是金融科技和各類金融業務的結合還存在著不足。

在技術層面上看,金融科技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技術積累,但是如何將已有技術與各類金融業務相結合,更好地設計出符合實際業務需要的產品,還需要更多積累和探索。眼下,各類能直接應用於金融行業中的產品還相對有限,在金融行業戰“疫”期間,也難以形成金融科技和金融行業在此次疫情期間更快速融合的局面。

金融科技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目前從政策層面到市場層面對於許多產業形成了在線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升級的要求和預期。對金融行業而言,此次疫情讓監管層到各個金融機構都充分意識到了金融科技的重要性,並逐漸形成了較強的利用金融科技對現有業務模式和業務流程進行改造的共識。

具體來說,此次疫情對我國金融科技領域最大的影響,應當是在特定的市場條件下,社會湧現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轉換,形成了來自於下游需求的爆發式增長,進而反過來推動金融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進步,以及金融科技同實際業務更為緊密的結合。

對於各類金融科技企業而言,需求的快速增長必定會推動行業的快速增長和發展,金融科技行業中部分企業如果能敏銳地抓住這個機會,就有條件在這個浪潮推動下成長為優秀的公司,就如同非典時期促成了一些優秀的電商企業成長一樣。

對於傳統的金融企業而言,與金融科技更為緊密的結合同樣意味著具有廣闊空間。在傳統金融行業市場競爭格局逐漸成形、特別是強者恆強的趨勢與背景下,同金融科技的結合既可以是一些行業內大企業鞏固自身行業地位的護城河,也可以是一些中小金融機構實現特色發展的機遇和法寶。

對金融行業從業者而言,一方面,隨著金融科技和金融行業更為緊密的結合,未來金融行業對於執行層面的人工工作需求會大幅降低;另一方面,金融行業對具備複合型知識結構的從業者的需求將大幅提升。

金融科技必須從嚴監管、規範發展

首先,要考慮釐清金融科技邊界。引導行業聚焦科技進步與金融行業發展相結合,堅持監管的一致性原則,避免打著科技旗號規避監管現象的發生。目前,金融科技行業的快速發展,更多地體現在科技企業跨界做金融,而非金融企業主動利用科技來給行業賦能。

此前的金融科技行業亂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少數科技企業在不具備金融企業經營資質和風險識別、管理能力的背景下,涉足金融行業中較高風險的領域,最終引發了一系列問題。事後分析,此前很多所謂的金融科技企業其實與“金融科技賦能金融行業”並沒有太大的關聯,但是引發的亂象,卻反過來影響了金融科技發展的生態環境。

因此,監管層釐清金融科技邊界,堅持監管的一致性原則,是對真正的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的支持和保護。

其次,重視數據使用的安全和規範。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是本輪金融科技發展的基石之一,但是大數據的蒐集、分析以及應用過程,也涉及到許多諸如個人隱私、數據安全等問題。眼下,我國立法機關也在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以應對個人信息安全問題,需要針對金融機構如何蒐集、使用和保存客戶及各類數據確定相應的規範,以避免因數據洩漏而引發各類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