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靠医术挽救生命,也用诗歌鼓舞人心

在上海瑞金医院,有一群诗人医生,他们一边为抗疫事业在武汉和上海挥洒汗水,一边用真心真情写下一首首动人的诗篇。本周二起,瑞金医院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推出“写给逆行者的诗”特辑,专业演员朗诵医生们的诗作,并在双方公众号上发布,感动了不少医患和普通读者。

  这已经不是两家共建单位的第一次合作,医疗题材话剧《抉择》的推出,让科学和艺术已经有过一次惊艳的碰撞,高压的抗疫工作之下,医护工作者们再次扬起艺术的帆,激荡出一片赤诚的心。

他们靠医术挽救生命,也用诗歌鼓舞人心

图说:瑞金医院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推出“写给逆行者的诗”特辑 主办方供图

诗歌记录援鄂经历


  瑞金医院老年病科的主治医师李菲卡是第四批瑞金援鄂医疗队的成员。他和135名战友2月9日晚飞抵武汉,不到24小时就接收了28位重症与危重症患者,已经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奋战了一个多月。由于2月8日深夜才收到出征任务,他甚至没来得及回家和父母好好道个别。

他们靠医术挽救生命,也用诗歌鼓舞人心

图说:李菲卡(左) 主办方供图

  很多医生落地武汉后,穿上四五层防护服、戴上防尘帽时才意识到,头发有些长了,帽子容易打滑。2月11日,医院安排了志愿者理发师统一帮大家剪头发,虽然还没有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顾不了那么多了,无论男女,都剪成了剃去了两边的鬓发,还有人剃成了光头,只为能够争分夺秒地救治病患。这一幕触动了李菲卡,他拍下了同事们理发的瞬间,配上一首短诗《青丝斩冠》:“满地青丝随风去,新冠面前我担当。谁说女儿不如男,指日待看胜旗飘。”光头,对他来说还是头一遭,可是所有人都表现得乐观而决绝。

  身处上海的瑞金人也牵挂着武汉。2月9日当晚,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蕾为科室的1名医生和6名护士送行,看着口罩上方那一双双熟悉的目光,她强忍住泪水。白衣战士响亮喊出“广博慈爱,瑞金担当”的画面一直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当即一气呵成了一首现代诗《誓师出征》。她欣慰地写道:“在那最需要医护人员的战场,即将筑起一道坚不可破的瑞金人墙,即将张开一张挽救生命的牢固医网!”

他们靠医术挽救生命,也用诗歌鼓舞人心

图说:援鄂医疗队通宵准备随行物资 主办方供图

艺术也是一味药方


  王蕾同时也是瑞金医院诗歌社社长,当她听说上话的演员们要来朗读医生们的诗时,喜出望外,“让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的艺术享受,这正是我想采取的形式”。自己的作品被演员周野芒朗诵出来时,声音中蕴含的充沛情感让她听一次,流泪一次。身处武汉一线的肾脏科主任谢静远听到王蕾的诗,特意发来微信,表达自己的感动。一位门诊病人还给王蕾讲了个小故事,他在家烧饭时,老婆突然急急地跑进厨房;“你不要烧唻,快来听听王医生的诗,朗诵得多好啊!”

  诗歌社成立已有3年,成员从当初的十几人已经扩充到73人,除此之外,医院里还有书画社、话剧社等各色社团。正如李菲卡所说,这一个多月陪伴他的是很有人文精神的一批医护人员,大家不光会救治病人,还很愿意在艰苦的日常工作中发现美、创造美。护士会画漫画鼓励病人,前两天还有一位同事拍下了一段视频,对准的是医院的工勤人员、班车司机、酒店工作人员等幕后人员。人人都能看到医生护士的伟大奉献,但医生护士的身后也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人在支持着他们。

他们靠医术挽救生命,也用诗歌鼓舞人心

图说:医疗题材话剧《抉择》 主办方供图

  由瑞金医院话剧社制作的话剧《抉择》去年再度复排复演,不仅登上了话剧中心的专业舞台,也得到上话专业灯光、音效和舞美设计团队支持。作为上海市医务职工第九届文化艺术节活动之一,这出话剧获得一致好评:“他们,好像就是我们。”不仅医务人员为之动容,医疗系统之外的观众也如此感慨。这次疫情发生后,医院里也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迹,话剧社也将整理素材,创排新作品。社员们都期待着疫情尽快散去,当黄鹤楼上白云悠悠,当武大樱花纷纷扬扬,来自瑞金医院的文艺“战疫”力量与你心心相扣。(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