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老店倒闭,那熟悉的香港味道是否会成为记忆?

香港许留山倒闭


3月11日,香港媒体曝出许留山因欠租被告上法院,目前正在申请清盘。#香港许留山倒闭#随后上了热搜,随着信息的发酵,许留山中国給网友发了公开信,表示“不用怀念,等疫情过去,我们店里见”。


又一老店倒闭,那熟悉的香港味道是否会成为记忆?

虽然说大陆的许留山依然开着,但我打开大众后发现,北京也只剩下两家店,分别是金沙和万达广场。


又一老店倒闭,那熟悉的香港味道是否会成为记忆?

如果说对台湾的印象是珍珠奶茶,对香港的印象就是糖水。小时候看tvb,男女主总是喜欢在下班之后相约在糖水铺里喝糖水,我们这代人对“许留山”的记忆大部分来源于此,这三个字也氤氲着浓浓的90年代香港气息。

电影《小亲亲》里面,陈慧琳饰演的女作家和电台DJ郭富城在将爱未爱之时,选择了许留山作为约会地点。后来许留山大火,成为我们这代人对香港的重要印象之一,甚至有美食家说“到了香港,吃了许留山才知道,香港的含义”。

那个熟悉的“龙凤”门和复古怀旧的朱砂红所带来的滚烫记忆,即将随着这个品牌的倒闭而消失,与之消失的,还有香港曾经的流金岁月。


许留山的历史


这个品牌的创始人并不是许留山本人,而是他的儿子许慈玉。


上个世纪50年代,许慈玉在香港元朗街头用手推车售卖凉茶和龟苓膏,在天气炎热潮湿的广东一带,凉茶是日常饮品,不少人总是在水壶里泡上一些由中草药做出的凉茶,用来祛湿下火,略带苦味的龟苓膏也是夏天的下火良品。


到了70年代,许慈玉在元朗拥有了一家自己的凉茶档,从行商转为坐商。此后在元朗一带又开了几家店铺,所售卖的依然是凉茶和龟苓膏,跟我们今天在南方某些小城镇看到的凉茶铺没有多大差别。

又一老店倒闭,那熟悉的香港味道是否会成为记忆?

80年代的时候,许慈玉的后人接手店铺,并且对店内产品进行了革新,加入了椰汁、糖不甩、萝卜糕等甜品小吃。

不过真正让许留山大火的,是1992年推出的芒果西米捞,相信去过许留山的人对店内的芒果产品都印象深刻,许留山与芒果的渊源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


又一老店倒闭,那熟悉的香港味道是否会成为记忆?

此后,许留山从凉茶铺转型为甜品铺。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甜品的需求上升,许留山一度成为香港最受欢迎的甜品,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开了50多家门店。

2004年许留山开始进军中国,把广州和上海作为首选,并以此为据点向华东和华南地区进军。

除了中国外,许留山还把市场扩张到国外,2012年进军马来西亚,2017年在韩国首尔开店,此后还有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各个国家,鼎盛时期全球门店曾接近300家。


两次易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许留山是一个香港人开的甜品店,但其实在不断成长和扩张的过程当中,许留山曾两次易主,现在已经不归许家所有。

2009年,许留山的股东将全部股权卖给马来西亚一家投资公司 Navis Capital。六年后,也就是2015年,Navis Capital再次转手,黄记煌以交易价5亿港元全资收购。目前,许留山的母公司是煌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内部的管理不善和外部的激烈竞争


60年的风雨坎坷和辗转,许留山在市场中败下阵来。有来源于内部的管理原因,也有来源于外部的激烈竞争。


许留山被煌天国际收购之后,迅速采用加盟模式扩大经营。截至2017年5月,许留山旗下自营店161家,加盟店112家,而2016年同期,自营店是179家、加盟店52家。而加盟模式带来的质量下降严重损害了品牌的形象和口碑,由于缺乏对门店的监管,引起了多次的品牌危机。


在甜品市场,许留山拥有不少的竞争对手,如后起之秀满记甜品,鲜芋仙,米芝莲,这些都是以香港小吃为主打的甜品店,除了这些连锁品牌,还有不少当地开的夫妻店,以及lady m,黑天鹅等高端线路甜品店。

加上甜品本身有很大的替代性,近几年兴起的以“喜茶”为代表的各式奶茶,也是甜品店的主要竞争对手。


疫情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次疫情发生之前,许留山本身的经营就已经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如果通过“天眼查”这个软件进行查询,就会发现有150家处于注销状态。这次的疫情对餐饮行业的打击可谓威力巨大,连国内的龙头餐饮“西贝”也曾表示公司有很高的倒闭风险。内需加上外困,双重夹击之下,许留山成为此次受疫情影响而倒闭的众多企业之一。


又一老店倒闭,那熟悉的香港味道是否会成为记忆?


“等疫情过去,我们店里见”,希望许留山中国能够挺过这个夏天,留住TVB中那段流金岁月下的香港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