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中提琴的前生今世:后篇

斯特拉迪瓦里在1710年代之后进入了艺术生涯的黄金时期。直到1720年代,在旺盛的艺术灵感驱动下,他创造了足以铭刻历史的众多杰作。更为平缓的琴板弧度让丰富的音质体现出来;鲜红色的油漆体现着艺术大师对于作品个性的张扬和自信。


意大利中提琴的前生今世:后篇


至此,“斯特拉迪瓦里风格”最终形成,为提琴制作艺术树立了不朽的典范。这一时期,斯特拉迪瓦里中提琴同样大放异彩,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两把琴:1715年制作的“俄罗斯人”(Russian),以及1719年制作的“麦克唐纳”(Macdonald)。


前者目前为俄罗斯格林卡国家博物馆之收藏。后者为私人所有。这两把琴在保存状态、制作工艺,设计和性能方面是斯特拉迪瓦里中提琴最优异者。这两把琴诞生于Strad精力和创造力的顶峰时期,展现出非凡艺术理念和创造力。CV琴型此时已发展到了极致。


中提琴1719年“麦克唐纳”的音孔:上翼被缩短,角度也趋于平直,与同时期

小提琴音孔的设计有明显不同。如下图:


意大利中提琴的前生今世:后篇

Strad 1719年制作的中提琴“麦克唐纳”(Macdonald)


意大利中提琴的前生今世:后篇

Strad 1719年制作的小提琴“维尼亚夫斯基”


这一时期Strad中提琴的琴头相对于琴身显得比较厚重,也许是弦轴箱同样使用大提琴

形制的缘故,缺少了一点小提琴头与琴身那样微妙的平衡。但“俄罗斯人”1715与“麦克唐纳”1719,毋庸置疑是斯特拉迪瓦中提琴的代表作品。艺术水准毫不逊于同一时期的小提琴或是大提琴。当然,Strad的两个儿子弗兰齐斯克与欧姆波诺是父亲的得力助手。甚至有最新的观点认为,斯特拉迪瓦里的另一个儿子乔瓦尼·巴蒂斯塔·马尔蒂诺(Giovanni Batta Martino,1703—1727)也是这个过程的直接参与者。


意大利中提琴的前生今世:后篇

中提琴家David Aaron Carpenter 演奏Strad 1719年制作的中提琴“麦克唐纳”(Macdonald)


约在1720年,斯特拉迪瓦里还制作了一把名为“库克斯·卡斯泰巴克”(Kux, Castelbarco)的中提琴。但这把琴其实是一把拥有着12个弦轴的“爱情中提琴”(Viola D’amore)。19世纪中期,法国制琴家维奥(Vuillaume)将此琴的原始琴头和琴颈更换为一件存世的由阿马蒂兄弟制作的四弦轴中提琴琴头和琴颈。如今,这把中提琴的原始琴头保存在巴黎音乐博物馆中。


1727年,斯特拉迪瓦里的小儿子乔瓦尼·巴蒂斯塔·马尔蒂诺去世。此后,大师的作品产量明显减少。直到Strad去世,他的长子弗兰齐斯克的痕迹在斯世作品中表现愈发突出。这期间出现的两把中提琴分别是:1727年左右的“卡萨维迪”(Cassavetti),以及1731年的帕格尼尼(Paganini)。


1734年,一把名为“吉普松”(Gibson)的中提琴诞生了。这被认为是斯特拉迪瓦里最后一把中提琴。此时的大师已年近九旬。可以看到这把琴基本上是由他的儿子们完成的。但同时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这把琴的琴头没有使用大提琴形制的弦轴箱。这个倾向于增加演奏舒适性的改动为后世中提琴的制作赋予了新的理念,既是中提琴也可以像小提琴一样变的更具有演奏性,最大限度的为演奏者技巧的展示提供便利。但对于这种“创新”,今天有着另外一种看法,既这个琴头的制作者来自于另外一位制琴家:卡罗·贝尔贡奇(Carlo Bergonzi,1683—1747)。


根据目前存世的记录显示,贝尔贡奇于1727年成为斯特拉迪瓦里家族的学徒。1743年之后,他继承了

斯特拉迪瓦里的作坊,并运用那里的工具和木料继续制琴。那一时期,贝尔贡奇运用老师的“CV”模具制作了一些中提琴,而且连选料也十分接近1734年的“吉普松”。1747年,当贝尔贡奇去世后,斯特拉迪瓦里的制琴作坊归于寂静,曾经极盛一时克莱蒙纳制琴产业也随着时间的脚步逐渐走向了衰落……


Strad 中提琴 1734 “吉普松”(Gibson)


笔者用三篇文章简要的介绍了中提琴从于古代布雷西亚到克莱蒙纳的发展,从加斯帕罗·达·萨罗到阿马蒂再到斯特拉迪瓦里的探索。可以说,中提琴演变与发展的脉络比历史上其他乐器更为清晰。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不断的变化!几百年来,杰出的制琴家们在中提琴身上倾注了与小提琴

同样的创作热情和艺术灵感。比如活跃于18世纪初期威尼斯的彼德罗·瓜耐里(Pietro Guarneri,1695—1762)制作出了在性能上足矣比肩斯特拉迪瓦里中提琴。后世的制琴家们除了继承前辈大师的传统,甚至演绎出造型奇特、设计新颖的中提琴。如图:


意大利中提琴的前生今世:后篇

意大利制琴家马力诺·卡比乔尼 1965年制作的中提琴 “Tertis”

意大利中提琴的前生今世:后篇

意大利制琴家马力诺·卡比乔尼 1965年制作的中提琴 “Tertis”

意大利中提琴的前生今世:后篇

意大利制琴家马力诺·卡比乔尼 1965年制作的中提琴 “Tertis”


中提琴,作为巴洛克时代极具传奇色彩的乐器,其美学与机理的演变植根于欧洲几百年来艺术文化的土壤。每一次卓有成效的改良,对于中提琴音乐的进步与发展给予了十分重要的贡献。相比小提琴中提琴的制造为当代制琴家们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人文与艺术的巧妙融合,在中提琴身上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而美学的进步不应停滞,每一次有益的创新都会为后人开启智慧的大门。


本文撰写 : 杨小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