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車市出現20年最大跌幅,六大“救市建言”集中出爐

在連續第二年同比下滑之後,2020年的中國車市又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艱難起步。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報告顯示,國內車市1月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20.4%,2月預計同比下滑達到80%,因此1-2月汽車銷量累計同比下降41%,出現近20年來最大幅度的汽車銷量數據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1-2月原本就是傳統車市的銷售淡季,而疫情的持續蔓延,不僅限制了消費者外出,且所有密集型生產銷售活動均被暫停,車企復工一再延期,而4S門店也被迫“閉門謝客”。

據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如果國家層面沒有強力的刺激政策,預計2020年車市零售1900萬臺,同比下滑8%,大於前期-5%的預期。

然而,對於全年8%的跌幅,仍有不少消費者及行業人士認為“過於樂觀”。

面對車市低迷和疫情的雙重打擊,各大汽車行業機構以及車企正在為提振汽車消費奔走疾呼,以期為汽車——這一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的加速“回暖”建言獻策,澎湃新聞收集並總結了其中主要的六大建議如下:

推遲全國範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

中汽協表示,提出推遲全國範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建議,主要是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受疫情影響,車企此前的庫存能不能在實施國六排放標準之前消化掉;另一方面是由於新的國六排放標準涉及顆粒物排放限值,這就要求新車需要去做這方面的檢測驗證,目前復工復產還未完全恢復正常,希望能通過適當延遲實施給車企更多時間。

汽車限購地區增加指標數量

截至目前,我國的汽車限購城市有8個:上海、北京、廣州、天津、杭州、深圳、石家莊和海南。不少車企建議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石家莊等地適當放寬限購指標額度,同時各地政府通過探索市區和郊區分片管理、擁堵路段適當限制等綜合方案,合理引導私家車使用,通過細化交管和建設城市智能交通網絡,降低小汽車的使用強度,實現汽車產業和城市交通的平衡發展。

“應進一步解禁或放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限購政策,釋放市場需求。通過降低小排量汽車、小貨車的消費稅和購置稅,刺激首購需求,並將汽車列入後移消費稅徵收環節試點,刺激首購、換購需求提升。”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蔣煒表示。

對此,崔東樹認為,疫情對汽車產業會造成較大影響消費信心不足,應鼓勵汽車消費。其中,放寬汽車限購就是一項直接的鼓勵政策。但他強調,放寬不是放開,需要循序漸進

購車補貼及稅收優惠政策

前不久,廣州佛山發佈了關於推動汽車銷售的政策,其中針對購買汽車的消費者補貼2000-3000元雖然沒有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力度大,但也是一種刺激汽車消費的方式。

而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則表示,建議減免汽車的購置稅,如果能夠解除限購,可能會有近300萬人選擇購車。這樣一來,汽車市場自然就會流動起來。值得注意的是,汽車購置稅是每位車主在購車過程中都不能避免的一項支出,以一輛十萬級別的車型來說,也需要繳納接近一萬的購置稅,這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購車的成本。

崔東樹認為,要想實現穩定汽車等傳統主流的消費,需要有針對性的政策拉動首購群體消費,例如2015年和2009年實行購置稅減稅政策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重啟汽車下鄉,加大對大眾化產品支持力度

事實上,“汽車下鄉”概念早在十年之前就被提出過,在2009年前後,“汽車下鄉”政策的確曾掀起了農村地區購車的熱潮,有效地緩解汽車市場窘迫的銷售行情。以日本為例,每年銷售的500萬輛汽車,大部分都流向農村市場。

而我國,隨著農村市場消費者購買力的增強,農民也面臨消費需求的升級,價格在15萬元以下,排量2.0L及以下的大眾化產品,最有機會成為汽車消費增長的爆發點。基於此,有相關機構建議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此部分產品的補貼支持力度,並結合近期發佈的汽車下鄉政策,制定細化方案,促進農用車轉購輕型 SUV 或皮卡,以現金補貼、減免車輛購置稅、納入個稅抵扣、降低汽車使用成本等多種形式,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增長。

面對市場壓力,崔東樹建議,未來自主品牌可針對農村縣鄉市場的出行安全及舒適的需求,推動電動車下鄉和滿足城市代步需求,來獲得更大的機會。

破除地方保護,新能源汽車補貼2020年不退坡

2019年,由於補貼政策退坡,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下降2.3%和4%。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而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1月份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更是出現了斷崖式下滑。因此,為了重振市場,由相關人士建議,今年中國將新能源汽車補貼應該適當延長。

此外,建議對以往的地方補貼改為專項研發補助等隱性地方保護措施予以禁止,從根本上破除地方保護。

支持汽車產業“走出去”

在疫情影響購車“內需”的背景下,業內人士還建議,應加大汽車產業“走出去”支持力度。國內市場連續負增長、產能過剩等都在倒逼中國車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但現在中國車企“走出去”仍存在較大的困難與風險。這方面政府層面可以搭建平臺,支持優秀中國品牌抱團出海,打造全球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