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李顯強大朋友圈:兩度為帝,父母、兄弟、兒、侄都做了皇帝

李顯(公元656年-公元710年),原名李哲,是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公元683年至公元684年、公元705年至公元710年兩度在位。雖說是兩次繼位,但其實,李顯第一次繼位才當了55天的皇帝。

不過,提到李顯,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他當了兩次皇帝,也不是因為他當皇帝的時間短,而是他強大的朋友圈,身邊全部都是牛人,不止他自己,他的父、母、弟弟,兒子、侄子全都是皇帝,可以說他身邊是“大腕雲集”了,史無前例了。

李顯的父親——李治(公元628年-公元683年) ,唐朝第三位皇帝(649至683年在位),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在位期間,高宗廢王皇后立武則天,顯慶五年(公元660年)開始,高宗患風疾,經常頭暈目眩,影響處理政務,武則天開始參與國家大事,政權由高宗向武則天手中逐步轉移。唐高宗在位期間先後滅西突厥(公元657年)、滅百濟(公元660年)、滅高句麗(公元668年)。高宗時期唐朝版圖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裡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

唐中宗李顯強大朋友圈:兩度為帝,父母、兄弟、兒、侄都做了皇帝

李顯的母親——武則天(655年-683年),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公元683年-公元690年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後自立為武周皇帝(公元690年-公元705年在位),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

李顯的第四子——李重茂(公元695年-公元714年),即唐殤帝,又稱"唐少帝",聖歷三年(公元700年),封北海王,後進封溫王。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唐中宗死後,李重茂被韋皇后立為皇帝,然而形同傀儡,實權均屬韋皇后。同一年,臨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發動政變,誅殺韋皇后,李重茂被廢。

李顯的弟弟——李旦(公元662年-公元716年),初名李旭輪、李輪,唐朝第五位皇帝,即唐睿宗。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則天第四子,唐中宗李顯同母弟,唐玄宗李隆基之父。嗣聖元年(公元684年),登基即位後,皇太后武則天垂簾聽政。武周建立後,降為皇嗣,復封為相王,囚禁於宮中。景雲元年(公元710年),平王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後,再次成為皇帝。先天元年(公元712年),禪位於皇太子李隆基,稱太上皇,把持朝廷大政。

唐中宗李顯強大朋友圈:兩度為帝,父母、兄弟、兒、侄都做了皇帝

李顯的侄子——李隆基(公元685年-公元762年),唐高宗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至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在位。唐玄宗撥亂反正,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但是在位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藩鎮將帥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衰敗埋下伏筆。天寶十五載(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

李顯在位期間,政績不太明顯,不過,軼事典故卻不少。司馬光寫《資治通鑑》時都忍不住要記載下來,令人啼笑皆非。

一是元宵節前一夜,中宗與韋后穿便服私行觀街市花燈,又放宮女幾千人出宮遊賞,多數都沒回宮。按理宮中少了這麼多人,應該要徹查清楚才是,不過,中宗卻沒去追究。

唐中宗李顯強大朋友圈:兩度為帝,父母、兄弟、兒、侄都做了皇帝

二是中宗為了邊疆地區的穩定,實行了和親政策,他把宗室之女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不過,和親時派的軍將卻令他很為難。最初他派紀處訥送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處訥推辭。然後他又派趙彥昭去,彥昭也推辭。最後,他命令左驍衛大將軍楊矩去,這才將和親之事完成。

三是中宗喜玩樂,在宮中實在無聊,他便想著法子來取樂。有一日,中宗駕臨梨園球場,教文武三品以上官員拋球以及分批拔河,韋巨源、唐休璟年老體衰,隨著大繩而倒在地上,很久都爬不起來。皇上及皇后、妃子、公主在看著,都大笑。

雖然李顯當過兩次皇帝,但是他性格庸弱無能,在位期間,重用外戚。他不顧大臣的勸阻,破格追封韋皇后之父親為王,並讓韋后參與朝政;封上官婉兒為昭容。教她專掌制命,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掌握生殺大權。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六月,唐中宗李顯被韋皇后和李裹兒合謀下毒暴斃身亡 ,終年55歲。

其實,說起來,和他一樣身邊“大腕雲集”的還有他的弟弟李旦,倆人真是難兄難弟,不過,李旦後來成為太上皇還享受了一段日子,而李顯的結局卻比他弟弟要悽慘的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