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變態」的9件事

在日本,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透露著日本人們根深蒂固的保守,從古至今的規矩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在很多細節上都有著一種莫名的偏執,偏執到變態。談及日本,你能想到什麼?00後會津津樂道於日本動漫和秋葉原;90後們會熱衷於日本旅行和代購;80後們會傾心於日本製造的精緻;更年長的人們則可能對日本製造的災難刻骨銘心......這些都說明日本之於中國,無可迴避。 一個狹長的島國緣何吸引了中國人如此多的注意力和如此矛盾的感情?不僅是我們,今天與日本相親相愛的美國,在二戰中也苦於應對日本。美國文化人類學開創者魯思·本尼迪克特臨危受命,窮盡畢生所學,編查一切材料,歷時兩年完成《菊與刀》。這本書不僅指導美國政府佔領和改造了日本,更將日本民族的秘密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全世界面前!《菊與刀》的作者透過恩、情義、名譽等關鍵詞描繪了日本人的德行規範,同時描繪了一個由洗澡、睡眠、吃飯、戀情、酗酒等組成的人情世界,最後指出日本人的道德困境。其結論是,日本文化是不同於歐美“罪感文化”的“恥感文化”:他們以知恥為德行之本,依靠外部的強制力來做善行。這種文化的極端表現,就是日本流行的自殺現象和戰爭輸出。日本人以適當的自殺行為來洗刷汙名從而贏得令名,這讓我們再一次想起武士切腹。而對外發動侵略戰爭,其深層動因依然是名譽,日本人迫切要求在世界上贏得“尊重”。現在,就讓我們走進日本文化的秘密指出,一起讀一個赤裸裸的、變態的日本。《菊與刀》精彩書摘1、睡覺睡眠是日本人愛好的一種樂趣,也是日本人最熟練的技能之一。他們不管是什麼姿勢,也不論是在我們認為根本不能入睡的情況下都能舒舒服服地睡著。這件事使許多研究日本的西方學者驚奇不已。美國人幾乎把“失眠”和“精神緊張”看成同義詞,而按照我們的標準衡量,日本人的性格就是高度緊張的,可是他們卻能像孩子一樣入睡。美國人慣於認為睡眠是為了維持體力。我們大多數人,早晨一覺醒來,第一件事就是計算昨晚一共睡了幾個小時。我們根據睡眠的長短,便可知白天可以有多少精力和多大效率。而日本人睡覺則是沒有其他原因,他們就是喜歡睡覺,只要沒人妨礙,他們就能在各種時間、各種狀態下高高興興地入睡。2、等級制度數個世紀以來,不平等已成為日本民族有機的生活準則,既是最容易預見到的,也是最廣泛被接受的。對他們而言,承認等級制行為就像呼吸一樣自然。日本人在行使禮儀上不僅要考慮等級差別,還要考慮性別、年齡、家庭關係以及過去的交情等等。甚至同樣的兩個人之間,在不同情況下也要表示不同程度的尊敬。德川時代的法律使我們十分吃驚,竟然規定某個等級的農夫只能為其孩子購買一種偶人,而另一等級的農夫則只能買另一種不同的偶人。在美國,我們運用另一種不同的制約辦法,也得到了同樣的結果。工廠老闆的孩子有一套電動火車,佃農的孩子有玉米棒製成的偶人就已滿意了,我們沒有異議地接受了這樣的事實,我們承認收入上的差別,並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掙得高薪是我們自尊自重體系中的一部分。如果擁有哪一種偶人是由收入的高低而定的話,這並不違反我們的道德觀念——有錢人買比較好的偶人給孩子。在日本,發財致富被視為一種虧心事,而保持自己的適當身份則被視為好事。甚至今天,不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以遵奉等級制的習慣來確保自尊心。3、復仇日本人在緬懷往事時談得最多的就是中學高年級學生欺辱低年級學生的習慣。高年級學生對低年級學生頤指氣使,想盡辦法欺辱。他們讓低年級學生表演各種捉弄的屈辱噱頭。低年級學生一般對此都十分憎恨。因為,日本的男孩子是不會把這種事當做開玩笑的。一個男孩子被迫在高年級學生面前奴顏婢膝、四腳爬行,事後他咬牙切齒,策謀報復。而且由於不能立即報復,就會更加懷恨在心,耿耿於懷。他認為這件事關係到“對名分的義理”,是道德問題。也許,幾年之後,他會利用家庭勢力把堆放從職位上拉下來;或者磨礪劍術、柔道,畢業之後在通衢大道上當眾報復,使對方出醜。總之,如果不能有朝一日報此仇,就覺得“心事未了”。這正是日本人崇尚報仇的一種主要原因。4、恩日本人對東方孝道的看法是非常現實的,關於受父母之“恩”,他們有這麼一句俗話,可以意譯成“一個人只有在自己有了子女以後,才知道他對自己的父母欠了多少恩情債。”這即是說所謂父母之“恩”就是父母親日常實際所費的心思和所作的操勞。日本人深感美國人極度輕視這一切,而且就像一位作家所說的那樣,“在美國不忘父母之‘恩’的表現充其量不過是善待父母面已。”當然,沒有人會不對自己的孩子施“恩”的,對孩子的忘我關懷也是回過來報答自己在年幼無助時得自父母的恩情。一個人通過讓自己孩子得到同樣好或更好的養育的辦法來報答自己受之於父母的“恩情”。因此對孩子的義務也完全包括在“父母之恩”中。“恩”對任何人說來,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正如日本人常言的:“一個人永遠無法報答恩的萬分之一。”這是一種非常沉重的負擔,“恩的力量”常常被看成是可以壓倒個人偏愛的一種正當的力量。5、忠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佈投降時,世界目擊了這樣一個事實,“忠”發揮了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巨大作用。許多具有有關日本的經驗和知識的西方人曾認為,要日本投降是不可能的,他們堅持認為要散佈在亞洲和太平洋諸島上的日軍和平地放下武器,那是天真的想法。許多日軍在當地沒有遭到過失敗,他們確信他們追求的目標是正義的。日本各島也充滿著頑抗到底的人,佔領軍的先頭部隊必定是小規模的,因此當它推進到艦隊炮火射程以外時就有可能被全部吃掉。在戰爭中日本人無所畏懼,他們是一個好戰的民族。這些美國分析家沒有把“忠”的作用考慮在內。天皇一說話,戰爭也就結束了。6、洗澡日本人最喜歡的一種細緻的肉體享樂是洗熱水澡。從最貧窮的農民、最卑賤的僕人,到富豪貴族,每天傍晚都要浸泡在滾燙的熱水中,這已成為生活常規之一。最常見的浴槽是木桶,下面是燒炭火,水溫可達華氏110度或更高。人們在入浴以前要先洗淨身體,然後全身浸入熱水中,盡情享受溫暖和舒適。他們在桶中抱膝而坐,妝如胎兒,水浸至下顎。他們每天洗澡,其重視清潔與美國無異,但此中另有一番藝術情趣則是世界其他各國的洗澡習慣難以媲美。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年齡越大,情味越濃。日本人相處很多辦法來節省洗澡上的費用和程序,但入浴則不可缺少。在城鎮中,有像游泳池那樣大的公共浴池,人們可以到那裡洗澡,並與偶遇者攀談。在農村,幾個婦女輪流在庭院裡燒洗澡水,供幾家人輪流入浴,洗澡時被人看見也不在乎。7、恥辱與自殺日本人確實是一個講究禮貌的民族,但美國人不能因此而低估他們對誹謗的敏感。美國人發表涉及私人的評論是非常隨便的,猶如一種遊戲。我們很難理解日本人為何對那些無足輕重的話認真得要命。現代日本人對自己採取的最極端的行為就是自殺。根據他們的信條,自殺若以適當的方法進行,就能洗刷清自己的汙名,恢復名譽。美國人譴責自殺,認為自我戕害不過是對絕望境遇的一種自暴自棄的屈服,但在崇拜自殺的日本人中,自殺是一種有著明確目的的高尚行為。死亡=悲哀=美,這是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一個等式。死亡在到來的那一剎那,如同櫻花絢爛地飄落,這是美的極致,也是他們所想要的理想狀態。在日本人的觀念中,死亡意味著純潔、乾淨和超脫。他們毫不畏懼死亡,坦然地面對死亡,欣賞死亡,而且他們像是在體驗死亡,甚至樂於將死亡表演給別人看。日本人這種生死態度與世界上其他國家或民族的生死觀大相徑庭,恐怕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哪個民族會像日本民族那樣連自殺都變成一個程式或是藝術的。8、成長和約束日本的生活曲線正好與美國的生活曲線相反。這是一個巨大的淺底U字型防線,即讓嬰孩與老人享受最大的自由和隨心所欲。過了幼兒期以後,約束逐漸加強,直至結婚前後自由達到最低線。這條最低線在壯年時期持續很久,其後曲線重新逐漸上升,過了60歲後,男男女女又如同小孩一樣不再為恥辱而煩惱。在美國是把這個曲線顛倒過來的。對幼兒施以嚴厲的教養,隨著孩子體力的增長,這種教養逐漸放鬆,當一個人獲得了足以自食其力的工作,開始成家立業時,他就完全不再受他人的約束了。壯年期是我們的自由與發揮主動性的高峰。當一個人耋耄遲鈍,或精力衰退,或受人照顧,約束又開始出現。美國人甚至難以想像照日本模式安排的生活,在我們看來這樣的一生是反現實的。9、婚姻日本人特意培養肉體享受的興趣,然後又制定道德戒律限制人們縱情享受,不讓它成為人們的一種重要生活內容,從而使人們的生活變得艱辛。他們像創造精緻的藝術品那樣,培養了享受肉體的興趣,然後在充分品嚐過滋味後,又要他犧牲這些享受,履行自己的責任。日本人不像我們美國人那樣把戀愛與婚姻視為一個理想的統一整體。我們完全把愛情的深淺視為選擇配偶的基礎。“正在相愛之中”是我們最好的結婚理由。婚後丈夫受其他女人的肉體吸引會使妻子蒙受恥辱,因為他把理所當然屬於妻子的東西給了別人。日本人對此持不同的看法。小夥子在選擇配偶時應聽從父母之命,盲目地結了婚。在與妻子的關係中他必須嚴守禮節。即便在融洽和睦的家庭生活中兒女們也看不到父母之間有任何性愛的表示。“在這個國家裡,結婚的真正目的是生兒育女,”正如一個當代的日本人在某一份雜誌上所寫的那樣,“是保證家族生命的延續,除此之外的任何目的都只能起到歪曲其真諦的作用。”日本,一個小小的彈丸之地,一個資源極度匱乏的島國,一手造就了一場世界大戰,另一手造就了二戰後世界最大的經濟奇蹟。戰爭中的日本為什麼要扮演令人髮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國嗎?成為唯一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國家後,又是怎樣迅速復興崛起的?當今經濟衰退、政局混亂的日本,是否還秉持大國情懷……所有問題都能在這本《菊與刀》中得到解答。《菊與刀》這本書被公認為史上描寫日本文化的第一書。此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其極大的影響至今不減。如果你也想要仔細讀一讀這本書,推薦給大家“慢讀”系列版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