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绀弩:若非你名字不好,就是才女第一;萧红:我只是红楼痴丫头

聂绀弩曾经在一次长谈中,借用《镜花缘》的典故打趣萧红,称其若得一个好名字,凭借才华,必然可以名冠天下。但是萧红只是轻轻笑着说:

“我不是《镜花缘》里的人,我只是《红楼梦》中的痴丫头。”

诚然,萧红的一生,如香菱那般,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天才。

她一辈子都在和命运做斗争。

聂绀弩:若非你名字不好,就是才女第一;萧红:我只是红楼痴丫头

一、少年时,与侵略者对抗

萧红出生在呼兰府城。

她的父亲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算是个知识分子,从事教育工作;母亲也进过私塾,识得些文字,读过些书;她的祖父一辈,家境富裕,曾是封建地主。整体上来看,这是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家庭。

正是因为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加之祖父对其的宠爱,萧红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萧红也不负众望,认真学习。9岁入第一女子高等民国小学就读,萧红便因为文章出众,颇受老师的赏识。

聂绀弩:若非你名字不好,就是才女第一;萧红:我只是红楼痴丫头

五卅运动的火焰在中国蔓延。14岁的萧红也曾上街游行,出演宣传话剧。

正是从那时候开始,萧红慢慢懂得了对抗的意义。这次对抗是与外国资本家对抗,不过却拉开了萧红对抗的一生。

16岁的萧红从高小毕业,进入哈尔滨第一女子中学就读。在校期间,萧红将自己彻底沉浸在文学之中。

聂绀弩:若非你名字不好,就是才女第一;萧红:我只是红楼痴丫头

如香菱学诗那般,她早也看书,晚也看书。才华卓著的她,还在校刊上多次发表诗歌。

在她17岁那一年,“满蒙新五路”的改造,在群众中激起一片愤慨。萧红再一次站在了游行的队伍中,为抗日斗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她们白天上街游行,晚上便偷偷上街去贴标语。

聂绀弩:若非你名字不好,就是才女第一;萧红:我只是红楼痴丫头

二、

青年时,与生活对抗

19岁时,萧红顺利毕业,本想继续升学,但父亲却逼她回家结婚。萧红心里清楚,一旦回家成婚之后就再无可能上学。于是,她便假意迎合,实际上则偷偷前往北平,去往北平女师大附中读书。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萧父,恼羞成怒的他,公开宣布剔除萧红的祖籍。在这一系列举动之后,他还切断了萧红的生活来源。

迫于压力,萧红只好返回呼兰,而这一次的对抗则宣告失败。

聂绀弩:若非你名字不好,就是才女第一;萧红:我只是红楼痴丫头

返回呼兰后,萧红的日子并没有好过多少。

邻居的嘲笑,亲戚的白眼,都是萧红无法忍受的。她再一次选择了和生活对抗,她又一次离家出走。

这一次的出走,她结识了她生命中第一个男人——汪恩甲。但这一次,生活依旧没有给对抗者任何好脸色。就在萧红身怀六甲之际,哈尔滨被日本人占领,王恩甲也借口回家取钱,将萧红一个人留在旅店内。

聂绀弩:若非你名字不好,就是才女第一;萧红:我只是红楼痴丫头

多日不见人回,萧红无奈写信求援,终于在萧军的帮助下得以脱离困境。这件事之后,萧红便和萧军同居在一起,过上了贫苦的生活。与此同时,在萧军的带领下,萧红开始创作。不过那时萧红的创作,还是自费出版。

随着日本侵略者的步步逼近,哈尔滨的作家们的创作,受到了很严格的管控。

无奈之下,萧红再一次选择了对抗。在党组织的帮助下,萧红和萧军去到了上海。正是因为这个决定,让萧红成为了我国知名的女作家。

聂绀弩:若非你名字不好,就是才女第一;萧红:我只是红楼痴丫头

在上海的时候,萧红结识了自己的偶像,鲁迅先生。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萧红的创作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从而奠定了萧红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后半程,与战争对抗

1936年,25岁的萧红随着萧军去了日本。等她再次回到中国后,七七事变爆发。同年九月,上海沦陷。整个中国都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次年年初,萧红受邀到山西革命大学任教。如年少时一样,萧红再一次以自己的方式站在了抗战的前线。

聂绀弩:若非你名字不好,就是才女第一;萧红:我只是红楼痴丫头

在此期间,萧红迎来了自己创作的又一高峰。

她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写作上,一部部脍炙人口的书籍问世,同时也得到了茅盾先生极高的赞誉。但其实此时的萧红,已经疾病缠身,这些作品就像是她在生命最后发出的呐喊。

在萧红30岁时,太平洋战争爆发。此时的萧红,已经病入膏肓,无力再与侵略者斗争。

聂绀弩:若非你名字不好,就是才女第一;萧红:我只是红楼痴丫头

不过,斗争的精神从来都没有在她身上消失过,在生命的最后她提笔写下: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次年,日军占领医院,将所有病人赶出医院。

处在病情危险期的萧红,这一次没有对抗过病魔,最终永远的闭上了双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