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鎮猖獗,唐憲宗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的?以敵制敵,和平解決!

導言:唐朝在經歷開元盛世後,由於唐玄宗倚重安祿山、楊國忠等人,唐朝迎來了由盛轉衰的重要轉折點——安史之亂。雖然最終動亂平息,安史之亂還是造成了各地節度使與中央形成對立態勢,藩鎮割據形勢嚴峻。安史之亂既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也是促成後期藩鎮割據,五代混戰的直接原因。

安史之亂橫跨玄宗、肅宗和代宗三位帝王的統治時期。在此期間除了以高仙芝為首的叛黨之外,由於激烈的土地矛盾,地方節度使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聽朝廷調遣,只固守一地的將領。為了避免矛盾的進一步激化,三位帝王都對藩鎮勢力採取了容忍的態度,並未進行處理

德宗繼位之後,曾經採取過武力手段對抗藩鎮勢力,但是最終以失敗告終,皇帝也被迫下詔罪己;順宗年間對藩鎮的策略也宣告失敗,風口浪尖的關口憲宗被推上皇位,面對皇室大權旁落的局面,憲宗決定要極力打壓藩鎮勢力。


藩鎮猖獗,唐憲宗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的?以敵制敵,和平解決!

唐憲宗是唐朝後期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之一,歷史上著名的"元和中興"的開創者。面對地方與中央的權力對抗,他選擇了用法度來制裁地方的叛逆行為。

首先憲宗發掘了朝廷內部一批主戰派官員,在他們的支持下,開始一步步推進對地方的鎮壓策略。

元和元年九月,叛將劉闢在成都被擒,首戰告捷之後宰相李吉甫針對地方勢力做大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武將對地方軍隊的掌控力提出了更換領軍主帥的辦法來削弱二者之間的聯繫。

同年,唐朝三十六個鎮守軍主帥被更換,中央以皇權的絕對性,一舉扭轉了被動的作戰局面。元和十年唐軍在淮西與吳元吉決戰,經過四年艱苦卓絕的戰鬥,終於將淮西地區的掌控權收回中央手中。

淮西平定之後,其餘各州的節度使紛紛投降,作亂一時的藩鎮勢力在憲宗手中得到了平定,唐王朝迎來了隕落前的輝煌時刻。


藩鎮猖獗,唐憲宗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的?以敵制敵,和平解決!

唐憲宗平定藩鎮割據的策略

在憲宗之前的幾位帝王潛心經營下,唐朝的軍事實力有了長足的進步,經濟水平也逐漸恢復到足以支撐大規模作戰的水平。並且由於憲宗的發掘,朝廷之中聚集了一批優秀的管理者,政治上的風氣整體比前朝清明的多。除此之外,對藩鎮割據作戰之所以能夠取得最終勝利,一個重要的原因還是策略上的成功。

  • 柿子挑軟的捏

由於各地方經濟實力、人口數量以及一些歷史問題,藩鎮割據勢力之間有著比較大的實力差距。實力較強的,有河北地區的成德、盧龍等,而西川、淮西等地區的勢力則相對較弱,並且這些地區對中央的服從度也會更高。為了避免陷入更加難纏的多線作戰局面,憲宗選擇吸取德宗的教訓,將著眼點先放在了較為弱小的西川、浙西這兩個地區。

從較弱的地區取得初步勝利之後,朝廷沒有急於進行下一步的軍事行動。在出兵攻打成德地區時,由於中央軍事力量還不足以應對周邊諸多敵對勢力的聯合進攻,所以只好對其餘藩鎮的無理要求和騷擾行為忍氣吞聲。

吸取這些教訓之後,憲宗重新調整了作戰思路,開始利用藩鎮將領對朝廷的索取來進行各個擊破。


藩鎮猖獗,唐憲宗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的?以敵制敵,和平解決!

元和元年,朝廷集結兵力準備對西川開始軍事打擊,在正式出兵之前,為了避免盧龍等地從中作梗,朝廷先後加封盧龍和平盧兩地的節度使,用高官厚祿來穩定形勢

。對西川作戰開始之後,李師道擅自繼承了平盧節度使的職務。黃裳見其反心又起,就進言希望朝廷出兵討伐。為了避免主線戰事橫生枝節,憲宗不僅沒有對其進行懲罰,反而還給了他更高的官職。

  • 以敵制敵,坐收漁翁之利

藩鎮的混亂從根源上來自於唐玄宗末年朝廷中打壓異己,結黨營私的醜陋局面。唐憲宗時期,這些藩鎮的掌控者之間有不少,受之前的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影響,積怨頗深的。憲宗在瞭解了情況之後,開始考慮利用節度使之間的矛盾來進行聯合作戰行動。

討伐西川的戰役,中央聯合了長城、山南西道、劍南東川三地的節度使。平淮西一站更是糾結了十六個藩鎮的軍力才取得成功。平成德的時候,憲宗利用其與幽州。義武兩地的矛盾來激勵士氣,這兩地的軍隊果然助力不少。


藩鎮猖獗,唐憲宗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的?以敵制敵,和平解決!

藩鎮之間的矛盾也迫使一些實力相對弱的節度使倒向朝廷方面。由於人口發展和生產資源的搶奪,一些較小的藩鎮常常會受到周邊大鎮的征討,本就不甚豐厚的家底在一連串小規模作戰之後更是所剩無幾。一個藩鎮的勢力如果被其他藩鎮吞併,那麼節度使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也會因為"治理不力"等理由而被打壓至底。一些較弱的節度使,開始紛紛向朝廷投誠,以主動接受朝廷的調遣為條件,換取一些政治地位。

元和五年張茂昭歸附朝廷,憲宗全盤接手了他在義武的軍事部署,河朔三鎮之中就有了中央部隊的突破口。元和七年,魏博受周邊動盪影響,開始失去對局面的掌控,所以轉而投奔朝廷以求容身之所。魏博的貴婦為朝廷在河朔地區的作戰提供了最好的理由和堅實的後盾,經此事之後三鎮節度使紛紛投降,或自請出家,朝廷一舉奪回掌控權。

  • 以甜頭相誘,和平解決


藩鎮猖獗,唐憲宗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的?以敵制敵,和平解決!

在武力對抗的同時,唐憲宗還採取了用高官厚祿相誘惑,以促成對方自行求和的手段。封建時期願做一世梟雄的畢竟還在少數,很多地方節度使看到朝廷招安的態度,都十分感恩戴德,領兵入朝接受封賞之後安心的重又成了一朝重臣。

元和二年山南節度使為其子求娶公主,朝內有臣子認為一個逆臣賊子妄想委屈公主之尊下嫁,簡直滑天下之大稽。而憲宗對此事的處理方法則極為平和,不僅下嫁晉寧公主,又以厚禮相送。之後的幾年裡有這件事為引子,地方將領拖家帶口迴歸朝廷的越來越多,也為憲宗的統一大計掃平了幾個很大的障礙。

削藩策略的不足之處

藩鎮割據一直威脅著唐王朝的政權統一,即使是英明一世的唐玄宗也對此頭疼得很。而唐憲宗在登基之後,劈刀闊斧,將這個潛藏得毒瘤挖出,他對唐王朝的貢獻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重用宦官拖慢了結束戰爭的進程

藩鎮猖獗,唐憲宗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的?以敵制敵,和平解決!

從德宗開始,唐朝開始使用宦官群體來控制禁軍,這一點在唐朝成為定製。憲宗時期由於其本人就是被宦官扶持上位的,所以他對這個群體的倚重程度還要高於朝內百官。因為這樣的背景,唐憲宗在進軍藩鎮的過程中,步伐被拖慢了不少。

元和年間,朝廷派出宦官勢力對藩鎮進行滲透以求取得控制權。

七年,又以宦官為帥開始討伐成德。不過由於憲宗對宦官能力的錯誤估計,承德的戰爭持續四年之後還是以失敗告終。自此之後憲宗開始著眼於朝臣,不再啟用宦官為一軍主帥。但是由於他本人對臣子還是不能完全信任,用宦官作為監軍來牽制臣子指揮權的做法還是沒有改變,宦官在作戰之中多次起了消極作用,不僅拖慢了進程,還險些給朝廷以致命打擊。

作戰有始無終,遺留變數過多


藩鎮猖獗,唐憲宗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的?以敵制敵,和平解決!

在平復藩鎮的過程中,憲宗採用的逐個擊破戰略只適用於較為弱小的淮西、西川等地區,至於強勢的河朔諸鎮,則主要採取厚官相誘,詔安為主的措施。這樣的舉措雖然能夠一時起到作用,但長久來看地方的實際掌控權還是沒有完全收歸中央。如果某任節度使想要起兵反叛,那麼中央就只能被動的再次陷入爭戰局面。

從經濟角度來看,河朔的將領從朝廷拿到了極為豐厚的獎賞,還每每能夠以各種名義換取更大的利益。朝廷實際上是在以金銀換取一時的歸順,而晚年憲宗自滿於和平局面,開始大興土木沉迷佛教,終日的揮霍,再加上地方越來越大的胃口,國力的空虛也是日益嚴重。

結語

上文提到的各種策略,以及策略執行中出現的弊端,與執政者本人眼界的侷限性有很大關聯。因為前朝政治的混亂導致皇帝對臣子無法完全信任,私心啟用的宦官群體又關於玩弄權術,這是人員安排上的一個問題。

而唐王朝中後期經濟上已經開始走下坡路,逐漸虧空的國庫雖然在幾代皇帝經營下有了起色,卻還是難以支撐大規模長線作戰。這是中央地方軍事對比上,一直呈現弱勢的原因。而統治者在此期間卻不管不顧的大加揮霍,這樣的經濟條件下,中央既做不到對地方的完全打壓,又耗不起長久的金錢相誘。歸順的將領胃口被養的越來越大,一旦出現資金問題就有可能會導致第二次叛亂。憲宗的做法雖然一時穩住了局面,但長久來看並沒有對唐朝的頹弊起到什麼改進作用。


《梁書》

《舊唐書》

《中國通史》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