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的背後,75%房地產中介無法自救

“本來中介這一行就難做,經過這次疫情過後,環境不知道要蕭條多久,門店裡已經有3個人辭職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能撐多久。”

隨之孫儷、羅晉主演的職場劇《安家》的熱播,房地產中介人這個崗位被推出幕前。相比起電視劇中熱火朝天的買賣場景,現實裡的市場卻是一片蕭條,對於房地產人來說,這個春天並不屬於他們。

《安家》的背後,75%房地產中介無法自救

對比2019年,2020年無論是帶看量還是成交量都呈斷崖式下跌,其中二手帶看量和成交量下跌幅度均將近100%。

  • 小陳,某連鎖中介門店員工,位於北京
  • “現在幹中介,真的不如去送快餐”

小陳從2020年開始,一單都沒開。店長昨晚已經有意暗示他:“如果實在開不了單,要不換個別的做試試。”

去年大專畢業後,小陳便來到了北京,開始自己的淘金之旅。屆時,已經過了房子瘋漲的階段,他並沒有踩中風口。但是他相信,進入一個大的置業平臺,加上國家對租賃、買賣市場的不斷完善,中介必然是個剛需且有發展的崗位。沒想到的是,突發其來的疫情帶來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一開始擔心的是疫情來了,每個人都要被隔離,客戶可能不願意出門看房子。絲毫沒有往經濟不行那方面去想。隨後是暫停復工、裁員、閉市,說句不好聽的,小街上的門店都關了一大半,失業率那麼高,別說買房了,租房都成了一件難事。雖說有底薪,但僅有3000元底薪也被砍了一部分,自己房租都快還不上了。但其實也能理解公司的決定,畢竟我們不開單,也就意味著公司沒收入,都是息息相關的。

前幾天,有個離職的同事已經加入了買菜送餐行列,他說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出門採購,所以超市都推出了買菜服務,一個月幹下來也能賺個房租錢,總好過在這裡等死。昨晚店長都勸我離開了,我應該也會準備辭職,然後看看能不能去送送快餐什麼的,先熬過這一陣再說吧。”


  • 阿賢,某連鎖中介門店店長,位於深圳
  • “現在還有房東漲價,我實在無法理解”

阿賢從店員做到店長,歷經了4年的時間,也是這家門店裡最元老的員工。雖然平時不帶客看房,但是在面對門店裡6人的團隊,已有3人選擇離職,剩下一人還在湖北迴不來的情況下,她最近開始帶客看房。然而,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僅有5個客人,1人租房成功簽單。

“房子的買賣、租賃市場到底數據怎麼樣,其實網上都有數據可以看到的。不說下降5%,下降15%都有可能。昨天有一位房東找到我,說他的房子續租要加400元,租客聽完立刻就搬走了。我覺得有點可笑,真想問問他是不是不瞭解行情,現在漲價,怕是一個租客都留不住。現在房子放在我們這裡繼續招租,我好說歹說,他就是不願意降價,很無奈,這房租本就在這一片算貴的,漲租的話,這房子怕是今年都租不出去了。“

阿賢說,現在公司還在開發「無接觸看房」,通過抖音這些視頻平臺給用戶講解房子,目前她也在學習著直播的技術,但是這得建立在有客戶需要租房買房的基礎上,如果沒人願意買、沒人願意租,那也是徒勞。


  • 張張,某連鎖中介門店區域負責人,位於深圳
  • “現在還在鼓吹房價暴漲的人,非蠢即壞”

張張入行比較久,已經有八年的時間。這八年來,他在房產中介市場中走得順風順水,但是沒想到在2020裡遭遇事業裡的滑鐵盧。

“有時候看到朋友圈有些同行還在發房子多好賣、房價會暴漲這些新聞,我都覺得太虛假了。前幾天還有某盤的銷售在宣傳「再不入手就晚了」的消息。其實大家都是成年人,客戶也不傻,說房子暴漲這種話,客戶只會當你是個大忽悠。

對比起買賣市場,張張更看重租賃市場,尤其是各大公司都對這一行有試水的心態。在深圳,想要買得起房的人還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以租房為主。但是今年略顯蕭條的經濟環境,失業的人也越來越多,以往熙熙攘攘的街頭而今是門可羅雀,他反而對自己沒了信心,哪怕是在中國發達程度前四的城市裡,他還是不知道市場什麼時候能回春。

“我們也有被迫離職的員工,沒辦法,現在的人租房更追求性價比,雖然中介能拿佣金,但是重點在於願意看房的人太少。互聯網+置業的模式很好,但是高企的房價、經濟的萎靡,讓整個行業都變得不確定。


疫情之下的樓市,遭到了一個不小的重創。有人無奈退場,而也有公司摩拳擦掌準備大展身手。但是具體未來的走勢如何,恆大在2月出臺的打折售賣房子,也許正是一個隱藏的信號。

對於傳統中國人來說,房子的確必不可少,它與太多東西掛鉤——婚姻、教育。它越寶貴,我們越渴望得到,於是哄抬價格越高,而手握房產資源的房東們,權利也就越大。

而如果當房子成為了大部分窮盡一生都無法得到的奢侈品,它的價值還會那麼重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