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存欄對豬價的領先滯後性研究

豬的生養週期一直是生豬分析的重要抓手,主要邏輯線是從能繁母豬的生育時間著手,從能繁母豬開始,經過受孕、分娩等一系列過程,最後由母豬存欄轉化為生豬存欄,前後需要10個月的時間。從邏輯上講,這種相關關係應該是存在的,可能互相之間有領先滯後關係。

生豬存欄對豬價的領先滯後性研究

那麼母豬存欄到底是否能領先生豬存欄,或者能繁母豬存欄是不是可以確認十個月時間之後的生豬存欄量呢?我將生豬存欄數據序列和母豬存欄數據序列進行處理,全部轉化為周度數據,然後將母豬存欄數據序列從領先100周的週期開始,99周,98周,一直到滯後100周,與生豬存欄進行相關性比對。從邏輯上,100周已經遠遠大於生豬生養的10個月週期,因此足夠我們進行領先滯後分析。結果如圖:

生豬存欄對豬價的領先滯後性研究

橫軸:樣本編號;縱軸:相關性係數

相關性最大值在於第101個變量,也就是母豬存欄滯後1周,生豬和母豬存欄量相關性最強,相關係數為0.9865984,非常接近於1,1周時間相比外界所謂10個月的領先性,可謂沒有領先和滯後性。我們認為,雖然生養週期存在,但是這個10個月的窗口期,相比對於整體性豬價影響的因素(例如最近的豬瘟)來說是次要矛盾,因此從生養週期著手,通過母豬預測生豬存欄的思路是不成立的。

那麼,通過母豬存欄推測生豬存欄的邏輯不成立,通過生豬存欄研究生豬價格的關係是否成立?生豬存欄和生豬價格是否具有領先滯後性?從邏輯上,生豬存欄越多,豬價越低,兩者具有負相關性。但是並不是說價格立即會傳導到市場。因此,如果生豬存欄是一個領先指標,那麼對我們預測豬價也會有所幫助。我將生豬存欄數據和22城市豬均價進行周度化處理,同樣研究豬價領先100周到滯後100周的相關性關係,結果如圖:

生豬存欄對豬價的領先滯後性研究

橫軸:樣本編號;縱軸:相關性係數

我們看到,相關性最低的點出現在第85個變量,也就是生豬價格領先15周,二者負相關性最強,達到了-0.6118367。這個數據顯然沒有母豬和生豬之間的關係這麼強,但是對於領先滯後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同時,我們發現相關係數極大點出現在第159個變量,也就是豬價滯後59周以後,相關係數為0.03885177,基本可以看作是價格和存欄數據互相“獨立”。59周大約是從後備母豬到能繁母豬到生豬的生育時間,也是正好是換代的時間,是否是一個巧合,值得繼續研究。而從數據來看,豬價反倒是領先於生豬存欄,這可能跟農戶的出欄等決策也和豬價有關。

因此,從研究結果上來看,價格仍然領先。存欄數據可以作為一個較為長期的供應指標,用以基本面研究,而不應作為推測價格的領先指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