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欲求学问之长进,宜多求良友,扩充其识

"欲求学问文章日进,又似宜在省会多求良友,以扩充其识,而激发其志",这句话是曾国藩在家书中教导族中子侄的一句箴言。其所表达的意思是,想要谋求学问上的进步,就应该多结交一些优秀的朋友,以此来扩展充实自己的学识和见识,从而激发自己的志气。这也表达的是曾国藩谦虚好学、重视与有志德高之人交往的态度和愿望。

在曾国藩的日记和家书中,这类的至理名言是很多的。他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学问及事业和朋友的影响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他平生十分注重拜师访友,他与理学名臣倭仁的交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曾国藩:欲求学问之长进,宜多求良友,扩充其识

倭仁

学承正统,德高望重的倭仁曾"命授皇帝读",也被曾国藩视为有志德高的典型之子。倭仁的治学思想给曾国藩带来了很大影响,在曾国藩的成功之路上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倭仁的思想上以程朱理学为主体,兼取思孟学派及陆王心学的某些观点,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理论体系。他对理学有很深的领悟,并且善于约束自己,将理论与言行做到了很好的统一,其自身的道德修养与封建社会所追求的道德规范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因此也成为士大夫们学习的榜样。


曾国藩:欲求学问之长进,宜多求良友,扩充其识

曾国藩飞镖重视与倭仁这位良师益友的交往,且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按照他的教诲行事。倭仁指出理学"修己"的真谛在于通过"克己省复",将一切不符合封建道德的私心杂念在刚刚显露征兆时予以剔除,以便自己的思想能始终沿着先贤所要求的方向发展。不仅如此,他还将学术、心术与治术三者联为一体,使学问得到增长,道德水平日益提高,从而逐步体验和积累治理国家的政治经验和才能。曾国藩深谙其中之道,并将道德自省和经邦治国的法则都一一付诸实践,这也是他的思想和人格能够迅速升华,成为佼佼者的重要原因之一。曾国藩还将自己的日记定期送与倭仁审阅,对其不客气的批评也能够做到虚心接受。这种讨教的方式一直持续了快一年,直到道光十三年(1833年)七月,曾国藩出任四川乡试正考官,旅途匆忙,日记改用书信时才停止。


曾国藩:欲求学问之长进,宜多求良友,扩充其识

虽然生活的环境改变了,但曾国藩那种重视良师益友,善于向他人虚心学习的精神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这使他能经常从他人那里学习道新的知识和品德,并以此来补充完善自己。正如《论语·述而》中说的那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国藩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达到了“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